付費限定

戰略觀點的總體架構(軍事篇)(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台灣談軍事的人,往往是緊盯其中一樣,好比看到運費很高,就痛罵不已,每一個相關經理都在收回扣,如果採用他的方案,運費就可以降到最低,獲益最大化。而這些都建立在其他成本不會變動的前提上,簡稱廢話。當初就是知道運費調低,其他成本上升才這樣做,結果這些「專家」都以為不講話的,都比他不懂。

近年,有朋友問筆者,怎麼不大講政治跟軍事的實務問題了?

因為不想講,好好去把事情做好即可。既然有個確認要做的大方向,剩下的就是把中程目標訂出,短程計畫擬好,然後一步步執行即可,網路的名聲很重要嗎?

畢竟光講有什麼用,網路上的KOL當到大,官僚就會理你嗎?不要說笑了,網路流量換成實際選票,開根號都嫌給太多,沒有傳統媒體搭配到處講,影響力就是很低。不然某些政治KOL為何竭力要上電視,去政論節目鬼扯?因為只有如此,才能結合到線上流量,讓真正有錢的中老年人斗內。

志不在此,何苦執著在這些流量,想著怎樣變現?

先「知軍」,才有開啟軍事議題討論可能

筆者跟朋友在做的,就是提升台灣人對軍事的「認識」,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正確的認識問題。太多人喜歡提出解方,不管問題本身的環境限制、時空背景。不然向各位提問一個最基本的,怎樣的狀況叫做進入「城鎮戰」?

軍武迷、專家就先別破梗,請各位讀者自己想想,不要急著搜尋,問問自己怎樣才算城鎮戰?標準在哪裡?範圍、兵力、影響所及怎樣劃分?

如果用區域範圍論,台灣現在西海岸房子蓋到海邊去,好的登陸點上岸,進入陸地沒2公里,就會見到樓房喔。還不只是透天厝跟平房,四、五層比比皆是,十層以上也不奇怪,大概就桃園海岸因為機場限高還好一點。所以,如果我們把戰場放在城鎮外圍就算是,那台灣幾乎沒什麼地方不是城鎮作戰。

若我們將使用民房,開戰前徵用些高層住宅,建築適合防守,射界開闊的陣地,就算是城鎮戰的一環,那依照武器射程論,台灣早就沒有非城鎮作戰的空間。

換言之就是軍方標語「灘岸決勝」的範圍極狹窄,軍隊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

所以,這個問題嚴不嚴重?很嚴重。因為許多台灣人聽到城鎮戰,腦袋想到糟糕點,就是德勒斯登大轟炸、東京大空襲,全台灣陷入一片火海;想好一點的就是二戰電影,台北市變成斷垣殘壁,沒有一片完好的地方,接著就是因為恐懼,認為進入城鎮戰等於輸了,那就投降好了。

台灣現在有幾個人會去思考,各種攻台劇本中,扣掉大規模登陸,中國若要採取部分制空權得到後,就開始送上小規模部隊上岸,那我們是立刻進入城鎮戰範圍喔。也就是幾百人在掩護下衝上桃園海灘,頂多兩台輕中型裝甲車,沒多少彈藥的步兵營,就代表戰爭輸了,十幾萬陸軍的台灣要立刻投降?

這比一次大戰時義大利整團向隆美爾投降的案例還扯蛋。

我們現狀是對問題沒有認識,不想討論各種劇本,也不願意去討論,直接跳到贏定了跟輸定了兩個結論。放棄思考最輕鬆,反正選出的政客要負責,自己只要罵就好。

放下身段虛心學習,不懂裝懂只會見樹不見林

筆者的意思是,光是一個城鎮戰定義就沒人在講,大家講這個都是自己認定,雙方沒有交集。

泛綠想的是一群殘兵敗將,痛苦萬分的泅水上岸,等著被國軍圍攻殲滅。

泛藍想的是毫髮無傷的百萬大軍,踢著正步登陸,國軍未發一彈就被滅了。

至於怎樣達成雙方想像劇本的前置條件?不討論。

如何進行這些劇本所需要的物資整備?不討論。

戰爭發生的各種交互運作變化?不討論。

也就是,台灣人對於軍事的認識處在「點線面」中,連點長怎樣都不清不楚的狀態。然後我們的政客把這幾個點,連成一個好大的面,泛綠的說這是恐龍,泛藍的說只是小雞。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594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6.7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單獨看一張金字塔,筆者的經驗上遇過不少人,認為這是有解的。如果真的只有一座金字塔,實際上的產業結構,更加的複雜,是多座山峰,連綿層疊。 若我們將每個人擁有的技術層次,很粗暴的區分為頂尖、上、中、下四層,把之前的常態分佈直接依照產業壓縮,那麼我們會發現到一個很驚人的事實。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面對這種已知的風險,先進國家怎麼處理,台灣又怎麼去回應? 基本上,全部都在犧牲本國農業與輕工業,將土地、資本集中在有競爭力,技術具有獨特性、低替代性的產業上,高替代的就外移,去低廉成本的地方生產。與左右派一點屁關係都沒,大家都在犧牲,差別在於右派是直接砍死,左派政府是先打...
這篇要繞回軍事,算是把經濟跟社會的架構,重新架到戰略的基本,擁有一支武裝力量,足以對抗外敵入侵上。戰略的觀點,究竟怎樣從經濟跟社會,去看到軍事乃至於戰爭這回事?
怎麼人力困境講到這?  人力困境的本質是不匹配,早年台灣教育水準很差,可說是師資問題,許多歷史因素,造成現場有大量不合現代教育標準的公教人員。後來師專的成立提供小學教師,師大則是中學,幾十年後的今天,教師的產出已經過剩(反對的人麻煩看一下教甄錄取率)。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單獨看一張金字塔,筆者的經驗上遇過不少人,認為這是有解的。如果真的只有一座金字塔,實際上的產業結構,更加的複雜,是多座山峰,連綿層疊。 若我們將每個人擁有的技術層次,很粗暴的區分為頂尖、上、中、下四層,把之前的常態分佈直接依照產業壓縮,那麼我們會發現到一個很驚人的事實。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面對這種已知的風險,先進國家怎麼處理,台灣又怎麼去回應? 基本上,全部都在犧牲本國農業與輕工業,將土地、資本集中在有競爭力,技術具有獨特性、低替代性的產業上,高替代的就外移,去低廉成本的地方生產。與左右派一點屁關係都沒,大家都在犧牲,差別在於右派是直接砍死,左派政府是先打...
這篇要繞回軍事,算是把經濟跟社會的架構,重新架到戰略的基本,擁有一支武裝力量,足以對抗外敵入侵上。戰略的觀點,究竟怎樣從經濟跟社會,去看到軍事乃至於戰爭這回事?
怎麼人力困境講到這?  人力困境的本質是不匹配,早年台灣教育水準很差,可說是師資問題,許多歷史因素,造成現場有大量不合現代教育標準的公教人員。後來師專的成立提供小學教師,師大則是中學,幾十年後的今天,教師的產出已經過剩(反對的人麻煩看一下教甄錄取率)。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相信熱愛自己國家的人,面對有個時常野蠻叫囂要傷害你的鄰國,心中總會焦慮地想做甚麼,而後備自訓或軍事自訓可能會是眾多選項之一。 然而在開始之前,這邊嘗試理性解析一下這整件事情,或許了解一下再決定也不遲。
Thumbnail
溝通、談判的目的,不是「獲勝」,是取得共識。懂得多的人,反而需要負擔更多的溝通成本。
Thumbnail
看見新聞又開始報導軍事演習,總讓我不自覺認為,如果我們要的世界和平是這樣,那麼為何每一年都要軍演?國防預算年年增加,就是為了「可能」的世界衝突作準備?說來真的很好笑,又如此矛盾。現在野火燒不停,我們除了要維護自然景觀,還要防止可能的戰爭,為什麼?說來說去都是因為國家之間的角力不斷,台灣與中國的
政府的目的是控制人民 全球強大力量網絡   少數人控制多數人 錯誤的人毀掉了一切 政治充滿欺詐而沒有誠信 當危機變成了生意
Thumbnail
軍事理論對普通人來說太過遙遠,真能用一句話來解釋嗎
哪一種概念是對的?這可能與幕僚的人際關係有關。
……根據可靠消息,你準備好背水一戰了嗎?
Thumbnail
對時限的保密則應全程為之。 在第一階段單獨準備時,就必須對利害關係人做大量的調研、溝通、聽證,才能確立我方的談判目標、議題、方案、策略、底線、破局後的最佳替代安案等。 各國非但不會以「保密」為理由,來拒絕和利害關係人做溝通,還會運用各種手段來鼓勵他們表達立場、意見、提出疑慮,以求策略之周延。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在战场上,双方军队在开始战斗之前,军队中的指挥官会如何选择或者决定战斗地点呢?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在理想情况下,其中一方必然会想办法迫使对方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战斗。他们会选择一个能够发挥自己优势,抵消敌方优势的地方。比如敌人有很多坦克,
Thumbnail
要研究台灣本土防衛,得對陸軍的部署方式有一定概念,不能亂套烏克蘭或以色列模式,不然會很狀況外。以公開資料就可以看出台灣陸軍的調整,相對於海空軍往外拓展,陸軍延續不少黃埔大陸軍觀念,但也必須在縮減軍力下,往陸戰隊模式轉型,提升對海對空能力。 台灣陸軍指揮層級 ★軍團:北中南三個區塊,但因為台灣西岸平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相信熱愛自己國家的人,面對有個時常野蠻叫囂要傷害你的鄰國,心中總會焦慮地想做甚麼,而後備自訓或軍事自訓可能會是眾多選項之一。 然而在開始之前,這邊嘗試理性解析一下這整件事情,或許了解一下再決定也不遲。
Thumbnail
溝通、談判的目的,不是「獲勝」,是取得共識。懂得多的人,反而需要負擔更多的溝通成本。
Thumbnail
看見新聞又開始報導軍事演習,總讓我不自覺認為,如果我們要的世界和平是這樣,那麼為何每一年都要軍演?國防預算年年增加,就是為了「可能」的世界衝突作準備?說來真的很好笑,又如此矛盾。現在野火燒不停,我們除了要維護自然景觀,還要防止可能的戰爭,為什麼?說來說去都是因為國家之間的角力不斷,台灣與中國的
政府的目的是控制人民 全球強大力量網絡   少數人控制多數人 錯誤的人毀掉了一切 政治充滿欺詐而沒有誠信 當危機變成了生意
Thumbnail
軍事理論對普通人來說太過遙遠,真能用一句話來解釋嗎
哪一種概念是對的?這可能與幕僚的人際關係有關。
……根據可靠消息,你準備好背水一戰了嗎?
Thumbnail
對時限的保密則應全程為之。 在第一階段單獨準備時,就必須對利害關係人做大量的調研、溝通、聽證,才能確立我方的談判目標、議題、方案、策略、底線、破局後的最佳替代安案等。 各國非但不會以「保密」為理由,來拒絕和利害關係人做溝通,還會運用各種手段來鼓勵他們表達立場、意見、提出疑慮,以求策略之周延。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在战场上,双方军队在开始战斗之前,军队中的指挥官会如何选择或者决定战斗地点呢?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在理想情况下,其中一方必然会想办法迫使对方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战斗。他们会选择一个能够发挥自己优势,抵消敌方优势的地方。比如敌人有很多坦克,
Thumbnail
要研究台灣本土防衛,得對陸軍的部署方式有一定概念,不能亂套烏克蘭或以色列模式,不然會很狀況外。以公開資料就可以看出台灣陸軍的調整,相對於海空軍往外拓展,陸軍延續不少黃埔大陸軍觀念,但也必須在縮減軍力下,往陸戰隊模式轉型,提升對海對空能力。 台灣陸軍指揮層級 ★軍團:北中南三個區塊,但因為台灣西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