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創早餐會】菁兒醫師深入淺出談基因檢測,讓病人擁有選擇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小兒遺傳內分泌科陳菁兒醫師,分享什麼是基因檢測,以及「醫療選擇權」的概念。

你家中的小朋友,有面臨長不高的困擾嗎?或是準備生小孩的你,正煩惱著小寶寶會不會有先天疾病?越來越常受到討論的基因檢測,對我有幫助嗎?

 

分析醫療前景,選擇自己的發展路徑

小兒遺傳內分泌科的陳菁兒醫生,目前是禾馨小兒科診所和成長空間診所的主治醫師,同時於慧智基因擔任顧問醫師。大學時期就讀台北醫學大學,當時是公費生,因此畢業後先前往宜蘭服務兩年,接著再回台北。那時的她,並不像一般人選擇直接到診所工作,而是經過一番思考與分析,才做出職涯的選擇。

菁兒醫師當時有幾個觀察與考量。她認為,台灣的整體大環境面臨少子化、老年化與 M 型化三個狀態,「在這樣的前提下,醫療產業的趨勢就會朝『預防醫學』還有『精準醫療』走。」其中,基因檢測更是當中的顯學,預計在 2020 年到 2030 年十年間,全球投資在基因檢測的資本成長率將來到 40%。而菁兒醫師也觀察到,未來醫療若要在 M 型化的發展之下獲利,一種方法是走健保體系,量體大、單價低,或是另一個方法走自費市場,進入門檻較高但單價高。

當時的菁兒醫師觀察到一個缺口:基因檢測門檻高,生物科技公司很多但基層臨床醫生較少。「基因檢測在婦產科與癌症相關的發展較成熟,新生兒的基因檢測和健康檢查的基因檢測則是一個較新的版圖,加上在兒童成長領域中,遺傳內分泌專科的人數少且未來發展性高。」就這樣,菁兒醫師便選擇再次回到醫學中心受訓,並在兩年後順利取得專科證書。


帶因者檢測,幫助父母建立健康家庭

究竟菁兒醫師專長的基因檢測和兒童成長,該怎麼幫助病人呢?基因檢測涉及到基因與 DNA,「我們都說基因就像是一連的密碼,帶有一串的訊息,這就是 DNA 序列。」這串密碼可以控制身體的正常功能,當密碼異常時就會產生病變。而基因檢測就是檢測身體中的基因密碼是否正確正常。

了解自己的基因,可以應用在三個部分,包含疾病診斷、精準醫療(瞭解藥物成效)和預防醫學。在這之中,預防醫學裡的帶因者篩檢和新生兒檢測,便是菁兒醫師的專長。她說明:「因為『隱性遺傳』的緣故,即便沒有家族史,也會生出患病的小朋友。那『隱性遺傳』的意思,是指控制我們一個疾病的基因,總共有一對,一個來自於爸爸,一個來自於媽媽。這兩個基因要同時都壞掉,小孩才會有這個疾病。」

菁兒醫師又提出幾項數據,包含每個人身上平均有 2.8 個隱性遺傳的致病突變,每 100 對夫妻當中,就有兩對會生下患病的小朋友,而在所有小朋友的先天性死亡當中,有 20% 是遺傳因素所導致的。因此,若是基因檢測出父母雙方都是帶因者,便可以透過人工生殖的方式,挑選健康的受精卵再植入子宮。


透過知識宣導,賦予病人選擇權

「如果我早點知道的話,那我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小朋友這個情況」、「假設我可以早點做基因檢測的話,那我是不是就能生出一個健康的小朋友」,談及執業的理念,菁兒醫師提到,自己在臨床上很常聽到爸爸媽媽會有這些心聲。

「因此我認為在醫療產業中,給病人一個選擇權,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菁兒醫師認為,透過正確醫療資訊的傳達,讓病人擁有選擇權,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知道資訊後可以選擇做或不做,但至少他們有選擇。」而這也是她積極在推廣的理念。

目前菁兒醫師在看診之餘,也經營自己的粉絲專頁,在基因檢測、兒童成長、青少年發育和兒童長高等領域宣導理念。她也感性地提到:「我曾經有朋友為了孩子的健康考量而終止妊娠兩次。」在沒有基因檢測與生殖醫學介入的情況下,其實流產對女性身體或心理造成的影響是很大的。菁兒醫師認為:「至少在基因檢測之後,你知道這不完全是你的問題,也是很有幫助的。」



猜你也想問

Q:可否聊聊兒童成長的部分?

A:兒童成長的部分,我們會幫孩子透過骨齡的檢查,確認孩子是否有長高的空間。若有需要便透過打針吃藥積極治療。不過,充足的睡眠與飲食是最重要的!


資訊欄

  • 公司名稱:慧智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 代表人:蘇怡寧
  • 實收資本額:213,624,000


avatar-img
29會員
183內容數
台大EiMBA創業創新管理碩士班專注於培養學生在創業和創新管理方面的領導能力和商館知識及經驗交流。,學生將受益於優秀的教學團隊和多元化的學習環境,最重要是建立信任的夥伴群,為未來在商業世界中取得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TU EiMB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 Impact Hub Taipei 的共同創辦人 Rich,熱情分享精采的創業經驗,以及 B 型企業要怎麼申請認證。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號稱「會走路的翻譯機」的浩爾,開誠布公分享創業經驗,以及近些年在經營線上英語教學的觀察。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肯特動畫的負責人、湠臺灣的監製肯特(張永昌),帶來台灣影視圈的動態觀察,以及湠臺灣的理念與近期力作《流麻溝15號》 的介紹。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EiMBA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睿律法商策略服務群的吳家華律師Queenie,分享訴訟律師與商務律師的不同在哪?有哪些給予新創團隊的法律建議?自己又是怎麼走這條律師路呢?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旺來醋工作室的孟岑,帶來團隊如何在正職之餘開發桌遊的故事,以及介紹這款演化主題的桌遊巧妙之處。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双融域的副總經理兼董事林秀芬 Fina,帶來沉浸式體驗的概念介紹,以及參與合方創意、双融域兩家公司的過去與未來。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 Impact Hub Taipei 的共同創辦人 Rich,熱情分享精采的創業經驗,以及 B 型企業要怎麼申請認證。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號稱「會走路的翻譯機」的浩爾,開誠布公分享創業經驗,以及近些年在經營線上英語教學的觀察。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肯特動畫的負責人、湠臺灣的監製肯特(張永昌),帶來台灣影視圈的動態觀察,以及湠臺灣的理念與近期力作《流麻溝15號》 的介紹。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EiMBA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睿律法商策略服務群的吳家華律師Queenie,分享訴訟律師與商務律師的不同在哪?有哪些給予新創團隊的法律建議?自己又是怎麼走這條律師路呢?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旺來醋工作室的孟岑,帶來團隊如何在正職之餘開發桌遊的故事,以及介紹這款演化主題的桌遊巧妙之處。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双融域的副總經理兼董事林秀芬 Fina,帶來沉浸式體驗的概念介紹,以及參與合方創意、双融域兩家公司的過去與未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研發 有沒有想過,琳瑯滿目的開架保養品,每一家都有研發中心嗎?每一位都是生化博士嗎?每個人都是專家? 這就像小孩子拿著針頭和聽診器對你說:「你生病了,要打針。」一樣好笑。 我並不是要質疑這些產品,而是希望各位能夠思考其真偽。 盲目追隨和輕信,就像加入一個教派一樣,蒙蔽了雙眼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如果沒有人記錯...醫院還有遺傳鑑定的項目可以做喔,啾咪 (但通常來做這項的,整團都很低氣壓...)
Thumbnail
先天散光兒童散光通常是「先天性的」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的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將分享孩子成長所面對的問題,成長的關鍵密碼以及適用的成長公式。希望能夠讓爸爸媽媽們輕鬆地陪伴孩子在快樂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Thumbnail
Emma分享:在孕醫 #超乎期待 的心得分享❤️ 我們在婚前做健康檢查時 除了更了解彼此的身體狀況外 也發現家族的遺傳病 因此,在生育上有所擔憂… 後來看到網路上關於PGT的文章 在胚胎早期做染色體篩檢 把帶病的胚胎篩選掉 在洽詢各家機構後,選了 #孕醫生殖中心 做完整個療
Thumbnail
2024 第二屆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技青年創業營學員分享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辦理此營隊為了讓青年學子瞭解扶植臺灣生技新創的核心價值,在臺灣的生技生醫新創理念紮根,並透過課程學習專業知能與激發創業熱情。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打從確定有身小倆口划指雲端 選定醫院醫生月中月嫂兼保母 育嬰用具養孩要訣都蒐羅齊全 誕生之日三代同慶風神來共舞
Thumbnail
為什麼我會提到目前正夯的表觀基因學?不是蹭熱度,而是因為這是功能性矯正之所以有效的立論基礎,基因所扮演的角色,沒主流傳統醫學講的那麼重要而唯一。 所以我們診所看診時很重視衛教、環境佈置,都有其道理,醫療之所以有效與持續性與否,不單只是醫護方的責任與作為,更是需要病人的配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研發 有沒有想過,琳瑯滿目的開架保養品,每一家都有研發中心嗎?每一位都是生化博士嗎?每個人都是專家? 這就像小孩子拿著針頭和聽診器對你說:「你生病了,要打針。」一樣好笑。 我並不是要質疑這些產品,而是希望各位能夠思考其真偽。 盲目追隨和輕信,就像加入一個教派一樣,蒙蔽了雙眼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如果沒有人記錯...醫院還有遺傳鑑定的項目可以做喔,啾咪 (但通常來做這項的,整團都很低氣壓...)
Thumbnail
先天散光兒童散光通常是「先天性的」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的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將分享孩子成長所面對的問題,成長的關鍵密碼以及適用的成長公式。希望能夠讓爸爸媽媽們輕鬆地陪伴孩子在快樂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Thumbnail
Emma分享:在孕醫 #超乎期待 的心得分享❤️ 我們在婚前做健康檢查時 除了更了解彼此的身體狀況外 也發現家族的遺傳病 因此,在生育上有所擔憂… 後來看到網路上關於PGT的文章 在胚胎早期做染色體篩檢 把帶病的胚胎篩選掉 在洽詢各家機構後,選了 #孕醫生殖中心 做完整個療
Thumbnail
2024 第二屆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技青年創業營學員分享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辦理此營隊為了讓青年學子瞭解扶植臺灣生技新創的核心價值,在臺灣的生技生醫新創理念紮根,並透過課程學習專業知能與激發創業熱情。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打從確定有身小倆口划指雲端 選定醫院醫生月中月嫂兼保母 育嬰用具養孩要訣都蒐羅齊全 誕生之日三代同慶風神來共舞
Thumbnail
為什麼我會提到目前正夯的表觀基因學?不是蹭熱度,而是因為這是功能性矯正之所以有效的立論基礎,基因所扮演的角色,沒主流傳統醫學講的那麼重要而唯一。 所以我們診所看診時很重視衛教、環境佈置,都有其道理,醫療之所以有效與持續性與否,不單只是醫護方的責任與作為,更是需要病人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