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3|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藝林擷英|﹝台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觀賞紀錄

由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組組長,也是東海大學美術系任兼助理教授薛燕玲策展的﹝台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先來參觀預展,印象非常之深刻。再次來到台中市國美館102展示廳,重新觀賞黃土水的雕塑精品。

 李建崑攝影

李建崑攝影

黃土水 (1895-1930)被譽為 1910-1930 年代臺灣雕塑界唯一代表,在世僅36歲,在台灣雕塑史上却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915 年進入東京美術學校(今國立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雕刻科木雕部,學成返台,開啟了臺灣的「新美術時代」。

黃土水自1926年起,接受臺灣政商名人與昭和天皇岳父母、臺灣總督、臺電社長等委託肖像製作;更為臺北龍山寺雕塑釋迦像、與《臺灣日日新報》合製生肖作品,在當時的藝術界,非常之活躍。

李建崑攝影

1928-1930這兩年是黃土水創造力最豐沛的時段,傾全力創作〈水牛群像〉,卻不幸在1930 年 12 月 21 日因病逝世。其系列作品具有鮮明的臺灣風土色彩,這些國寶級珍品,都在這次大展中展出。

林熊徵胸像(李建崑攝影)

在〔人物塑像〕方面有顏國年氏、林熊徵氏、數田氏母堂、張清港氏母堂 、三本悌二郎氏 (山木農相胸像)、山木農相壽像、高木友枝氏、安部幸兵衛氏、郭春秧氏、釋迦出山等九座;從中不難觀察黃土水廣闊的人脈。不過,我個人比較關注的還是《水牛群像》及《甘露水》這兩件,因為這是他一生的代表作。

﹝水牛﹞(李建崑攝影)

《水牛群像》是 220x520公分(青銅尺寸)的大型浮雕,在薄薄的幾公分厚度中,創造豐富的層次與空間感。作品以三個牧童與五隻大小水牛構成主體,前後各安排農具,小草與芭蕉植物,充分展現出臺灣早期農村生活場景,也表露黃土水對家鄉臺灣的深情。這件作品的鑄銅版本,早在1998年就已捐贈〔國美館〕永久典藏,2009年3月2日文化部更進一步登錄爲國寶。(圖片詳見參導覽手册)

﹝甘露水﹞(李建崑攝影)

至於黃土水的代表作《甘露水》,其實是裸女雕像,創作於1919年,在1921年入選日本第三回「帝國美術展覽會」。黃土水使用佛教術語命名,除了顯現他佛教的信仰,也期盼這座裸女像 ,帶給人的不是「塵埃煩惱」, 反而如甘露水般的「清淨自在」,這中間有著深刻的辯證思考,個人認為是一件最能彰顯黃土水「藝術玄思」的作品。

黃土水師長相片資料.李建崑攝影

相片資料(李建崑攝影)

當我行走在展覽廳中 ,仔細端詳各類資料,包括書信、相片、昔日海報,撫今追昔,充滿思古之幽情。深深覺得在黃土水那個世代,在藝術理念上需要突破的地方非常之多,他顯然是個勇敢的先驅者,作品既屬於「鄉土的」,也是「現代的」。可惜英年早逝,如能享有天年,他應會有更多傑出的作品留傳給他所熱愛的台灣。(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酷愛藝術,生活中喜歡觀賞藝術展覽,也會將參與的藝術活動,作一些報導,或發表觀感。這些文字都集結在此,歡迎文友指教。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