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2030年到的逼近, 我們的教育機構到底做了多少有效的先期作業,以及多少一系列該有的配套行動呢。
如果幾十年持續被強調的 “越早開始越好”、“國語發音” 模擬去記英字、學前就急著送幼童上語言學校,至於學到什麼,家長們弄不清楚,語言學校不必講究,而且教育單位也不清楚如何有效過問實際成效,那麼大家是否都只算得上是在 “複製過去三、五十年英語看不出成效的蘑菇歷程”, 只是投入更多的資源到一個看不見底的大黑洞而已。
英語有效的培育方針是大事一樁,需要慎密的研究、精確的教學設計,以及遠瞻的成效評估。
請朋友們在這件與我們 “大大小小” 都要關連的議題上提供你們寶貴的經驗與想法。
(Fred Chou, Mar.14, 2024,寫於花蓮)
—--
以上的分析並非憑空臆測,而是以我在雙語幾十年來的摸索學習、大學到研究所的切身磨練、日常應用與 ESOL 教學的經驗,外加英國協社會25年的文化融匯所累積的心得,讓我一直在心中存著一個很大的疑慮,到底教育單位清不清楚應該如何評估,或是應該如何控管各級英語教育的合理成效?
有空的時候, 敬請朋友們瀏覽一下,我即將分享的三篇我的英語學習歷程的貼文。 相信多少可以對英語這個語言應該如何正視、以及學習英語的些許技巧,以及用心於國語的研習也是學習英語的重要功夫,得到值得參考的一些客觀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