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17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從德國有機建築談新的建築典範-體系性建築(下)

raw-image



三、新有機建築-體系性建築


  筆者試著以新的哲學典範-體系性哲學,探討在該哲學下的新有機建築-體系性建築,以補充、拓展、延續有機建築的哲學與生命。體系性哲學的核心是關係與互動;即透過關係與互動,形成一整體性、原創性、非線性因果性、開放性、動態性、循環性。以下試著以該哲學比較德國有機建築及體系性建築:


(一)整體性


  德國有機建築的整體性為,「部分與整體和諧」、「建築物的整體在人的行進中被發現」、「機能性的呈現是生活景觀的整體層面」。第一,該整體性,區分部分與整體。第二,整體須待建築完成後,實際走進建築才可掌握、發現。第三,將機能等同於生活景觀,掌握機能即可掌握生活,反之亦然。體系性建築則為,第一,部分與整體需在關係中才可區分,並非部分的總和大於整體,而是部分與整體有不同的關係。第二,建築師設計時透過智性掌握的整體,僅是整體的一種關係,而整體關係於建築生命週期中並非一陳不變的,而是動態改變的。第三,機能並不等於生活;機能將人的生活標準化、量化,透過經驗歸納,認為人的生活有跡可循、一陳不變,然而,如同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休謨認為,因果推理不具有邏輯必然性;人的生活、尺度、關係並非一陳不變的、必然的。故整體與個別是關係、互動、辯證的,而非透過還原、歸納可獲得;人並非機器,其行為並無法透過歸納、經驗預測,有機建築的機能思維背後預設了人的行為是理性的,可被歸納、經驗預測,而忽略了體系性的非理性、偶然的部分,及人與人、人與建築、人與環境之間等產生超越機能的關係。


(二)原創性


  德國有機建築的原創性為,「如自然創造生物體那樣來創作建築」、「利用虛像創造另一新的視覺感官」、「創造個人的居住觀」。第一,建築是自然性的創造而非社會性的創造。第二,除了利用園林空間室內化,創造動態、不規則的視覺感官外,亦透過透明性與反射性的材料創造虛像的視覺感官。第三,透過體析業主的生活態度,創造其符合其居住觀的建築。體系性建築則為,第一,人有自然性需求與社會性需求,前者為人與自然的關係,如:生理需求,後者為人與社會的關係,如:文化、歷史、語言。古希臘哲學家色洛芬尼曾說:「倘若馬和獅子都有手,而且像人一樣都能用手畫畫和塑像的話,馬一定會畫出或塑成馬形的神像,獅子則會畫出或塑成像獅子的神像。」自然並不會創造建築,而是人與自然與社會關係才創造了建築。第二,人與建築、環境的關係並非僅止於視覺,而是在與他人、建築、環境的開放、循環互動關係中,產生視覺與視覺感官外辯證的心靈圖像,如;「家」的心靈圖像非僅有視覺感官,更多的是互動關係。第三,如同整體性,人的行為並非理性的、可被歸納、經驗預測的,如:認識的朋友,無法在兩三天就認識、理解,又使用者不只一人時,如何體現所有人的居住觀?建築師的觀察是透過智性觀察,其僅考慮可見的、可被量化的、必要的行為,且放大、聚焦該行為(階級性),使得不同的觀察者產生不同的結果。體系性建築並非移植業主的居住觀,而是讓居住觀成為互動關係下的結果;揭露未被看見、不可見的、不可量化的、偶然的、潛在的關係。如:建築與鄰房關係、使用者與里民的關係、環境與建築結構的關係。原創性如同氫與氧結合為水,產生原有所沒有的性質,此原創非無中生有的原創,而是在既有的條件下、在舊有的互動關係中產生新互動關係。


(三)非線性因果性


  德國有機建築的因果性為,「空間的序列如同生活的序列在運行」、「旋轉的移動模式使視覺空間變化不再只是推進或拉遠,而是動態旋轉」、「一個空間一個機能,不應存有擁有相同機能的不同空間」。第一,生活能夠被化約為空間序列。第二,透過設計回路的動線,產生動態的視覺空間。第三,機能各自獨立。體系性建築則為,第一,生活是不可被化約的,是活出來的;生活是超越建築的,生活是多因與多果的,非單一因果的,如:「瑞士起司理論」(Swiss Cheese Model),說明事情往往是多個原因所產生的,如:主次因或原因間相互互動。第二,動線並非僅有一種機能;動線並非為了視覺感官,而是為了某個目的而行動的路徑,且動線並非「線」,而是動態的、綿延的、網絡的互動關係。建築師設計的動線,為智性邏輯想像出來,具有一定方向性、線性、固定的路徑。然而,生活更多的是動線外、非線性、不具方向性、不可預測的路徑與視線。第三,機能並非獨立的,如同人的行為並非獨立的只考慮當下,更多是為了未來;而除了現在與未來的互動關係外,過去的記憶亦會影響、修正當下及未來的行為。故人的行為是過去、現在、未來三者相互影響、辯證的結果;機能所推出的關係僅是單一線性因果的關係,而無法由網絡的關係回推、化約為單一機能。


(四)開放性


  德國有機建築的開放性為,「無間隔,為一整體開放空間,...功能上可相互支援,視線上可穿透」、「引導人往確定的方向,並暗示另一空間的存在」、「有利的因子,如開闊的視野、遠景的山、充足的光線,...以大面玻璃回應」。第一,大的開放空間、無牆遮蔽、視覺上的開放。第二,具有方向性、確定性、延續性。第三,隱惡揚善的開放。體系性建築則為,第一,開放不單指空間上、視覺上的開放,更在於建築生命的開放;即建築沒有完成的一天,並非指建築設計未完成,而是建築施工後有其獨立的生命,持續與人、環境產生互動關係。第二,「確定」的方向即建築師透過智性邏輯想像出來的動線。然而,在人行為的方向之外,建築作為一獨立的生命,其具有獨立的發展方向與目的,自然而然的與人、建築、環境產生共生關係。第三,與自然的互動關係為脈絡的開放性,而非去脈絡的、僅視覺上穿透(大玻璃)的封閉性。開放性即是人、建築、環境持續在既有的自然性(生態)與社會性(文化、歷史、語言)上產生互動關係,而非停在建築師的想像上。


(五)動態性


  德國有機建築的動態性為,「空間的交錯安排產生動態的視覺效果」、「動態的空間形式是有機主義者一致追求,這亦是時代性的特徵」、「靜態的建築來說,自然的四季變化即是變動的,...變與不變重疊互換,即是李承寬企圖表明的場所精神」。第一,視覺上的動態。第二,動態的反應時代特徵。第三,動態是變與不變的重疊互換。體系性建築則為,第一,視覺效果非僅止於視覺而是關連於互動關係,即每個人在不同的互動關係下、不同的典範下、不同的前結構(文化、歷史、語言)下,看到同一現象會有不同的效果。第二,除了建築材料、結構反映時代經濟性、量化、模矩化的生產關係外,建築亦須反映時代的人倫關係;一棟建築少則40年長則超過60年,至少跨越三個世代,而不同世代、對生活有不同的態度。建築在堅固、實用、美觀之外,透過體系性的發展,持續不斷在既有的空間上,產生整體性、創造性、開放性的互動關係。第三,相對於四季變化的自然,建築是靜態的,然而,建築並非完全靜態;除了物理上有其生命週期外,哲學上如同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認為,「萬物是流動的」。建築透過其對立的元素,如:不同材質、不同方位、不同高程、不同機能、不同時間、不同記憶等,產生虛實、軟硬、遠近、亮暗、靜動等張力與辯證的運動。


(六)循環性


  德國有機建築的循環性為,「透過動線的運行而彰顯機能之間的共生,整體空間為一循環的關係,生命不斷地在運行」、「整體生活為一循環的體系」、「以開放、疊層的空間,串連生活動線的組成來界定空間與空間之間的關連性,連續的空間形成『回路』」。第一,透過動線串連機能,產生循環的共生關係。第二,生活為循環體系。第三,空間形成回路。體系性建築則為,第一,體系性的循環不僅止於動線的循環,而是「關係」;即關係是非單獨的,而是雙向的、相互依賴的、反饋的、共生的。如:好的機能,提供生活安身立命的處所,而好的生活,即懂得營造生活樂趣、藝術、創造好的互動關係,亦反過來豐富機能。第二,循環並非一陳不變的,如同生活亦非一陳不變,如同黑格爾哲學,精神的循環即是不斷辯證,並邁向絕對精神;人亦透過與人、建築、環境的互動關係,更認識自身。第三,除了空間機能的循環,還有能源(量)的循環、經濟的循環、生態的循環、都市的循環,及各循環間的大循環等互動關係。


  綜上,相較於柯布提出「住宅是生活的機器」,黑林則認為「住宅是生活的器官」,前者是以數學的量化、可預測性、線性關係思考建築;後者雖以生物的、自然的替代,卻仍舊是化約主義下的個別化而非整體化的看待住宅與生活的互動關係。有機建築僅為體系性建築的一種,如同線性因果關係為非線性因果關係的一種;作為新的建築典範,體系性建築取代、含括有機建築。


結論


  有機建築作為一套哲學,開啟了人與自然環境共生的關係。然而,其作為哲學,僅是系統性哲學而非體系性哲學,因其1. 預設建築有本質。2. 將生活化約為機能。3. 動線的線性因果關係。4. 去脈絡、忽略差異。5. 缺少動態的靜態結構。在今日隨時隨地可上網打破了機能界限、跨國界全球暖化、文化隔閡衝突的時代,互動關係變得極其重要,然而,新興的數位建築、生態建築、智慧建築卻不脫系統性的哲學思維。本文提出體系性哲學下的體系性建築概念;即以整體性、原創性、非線性因果性、開放性、動態性、循環性相互關係、互動、辯證下的建築思維,或可作為新時代的新建築典範。

2023/11/4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