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日誌|生命是一段享受過程的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三月初提出的閱讀計劃,已進入最後兩本的階段(中間看了兩本閱讀計劃以外的書),正在看《與自己對齊》一書,劃線劃到停不了,有很多感悟,因此看得比較慢。

這是一本心靈解答書,作者是靈媒媽媽 Ruowen Huang,之前就很喜歡她的書,讓我了解到靈界的面貌,也讓我對人生中的許多事物有另一種看法。其實作者有YouTube頻道,但比起看影片,我更喜歡看文字,因為看文字可以隨時停下來慢慢思考。其實我很少看書加入太多自己的思考,不過這作者寫的書卻讓我想很多。

要從此書摘句真的不容易,不是因為找不到摘句,而是找到太多難以選擇,不過今天想配合一下昨天所做的夢,所以就選擇了這一句:「生命是一段享受過程的旅程,而不是只為了達到終點的任務。」

容許我繼續引用書中接下來的句子:「我們之所以選擇了平台、身體、靈魂伴侶與課題來投胎,都是希望可以從過程中學習到經驗與領悟。在這一段路上我們會遇到許多不同的人事物、體驗人生的高低起伏與喜怒哀樂,但無論你體驗到的是什麼,它們全都是為了讓你生命變得更多采多姿的存在。迷路只是為了讓你欣賞不一樣的風景,也讓你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到達的目標究竟是哪裏。」

那麼我昨天夢見什麼呢?我夢到自己的肝酵素指標很差,醫生表示我剩下三至六個月的壽命,在夢裏我沒有很悲傷或徬徨,就是在跟別人述說著這個狀況,並思考有沒有什麼可以延續生命的方法。然後,醒來了。

醒過來後,我沒有立即意識到自己剛才在做夢,我花了很長時間釐清到底什麼是真什麼是假。我想了很久才確認我只剩下三至六個月壽命的事只是夢中的設定,現實中的我安然無恙。當然立即鬆一口氣,還未判死期,我還有時間可以做我喜歡做的事。

老實說,就算身體狀況沒問題,我也不能保證自己還能活多久,意外的事誰能預測呢?就是有一天過一天,而因為一直活著,也就一直有所追求。

我相信靈魂的存在,而靈魂的追求遠比肉身的追求重要,有了這份認知以後,我更在意心靈上的滿足,大大減少現實中的欲望。

我不再害怕死亡,也不認為死亡是純粹的悲哀。我滿足於當下的人生,也對這一輩子感覺滿足,當然我暫時還想繼續留在人間,依然有許多事情想做,感覺自己的使命還未完成,然而,我很清楚沒有人能逃得過死亡,真的要迎接死亡,我也能說我對這一生了無遺憾。

了無遺憾,這點很重要,因為我很努力才做到這一點。

靈魂持續進化,我們的目標總會達成,不用心急,就算走錯路也不過是一個過程,享受每一刻,才是人生的真諦。

avatar-img
105會員
772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uzzle》是一本推理小說電子雜誌,第一期由四個短篇所組成,三篇華文創作,一篇翻譯美國魔術師兼推理小說家克雷頓.勞森的作品。 四篇作品中,我喜歡前兩篇,即陳浩基的〈耶夢加得〉以及理想很遠的〈結刊通知〉,後兩篇翻譯作品〈來自另一個世界〉和〈與犬共舞〉 ,我嫌一篇太古典一篇太日常。 先由我喜歡的
泰絲格里森的小說我看過很多本,但之前看的都是瑞卓利莫拉糸列,而這一次看的是醫療懸疑系列的第一本《貝納德的墮落》,沒有熟識的警探瑞卓利和法醫莫拉,看的時候總是有點若有所失。 書名叫《貝納德的墮落》,但書看到最後也沒有出現任何與貝納德相關的人或物,直到看後記才知道貝納德是現實世界中第一個進行心臟移植手
《被收購商遺忘的收屍紀錄簿》是崑崙的「清潔指南」系列的最後一本,亦是最血腥的一本,不過血腥歸血腥,超好看的,完全是看到停不下來。 這系列的第一本《獻給殺人魔的居家清潔指南》是講述有一個叫傑克會的組織,專門擄人開膛虐殺,而男主角十年則誓要將傑克會成員逐個獵殺,而他本身有潔癖,殺人後必然會將地方清潔得
《不能讓老師發現的霸凌日記》是一本讓人看得欲罷不能的小說,前天開書,只是看了一點點,昨天開始進入狀態,今天就將書看完了。 書名就揭示了小說內容是學校霸凌。女主角的父親被殺死後,她跟弟弟便分別住在大姑姑和二姑姑家中。女主角在學校被霸凌,二姑姑對她諸多不滿,二姑丈對她毛手毛腳。她對身處的處境越來越
買書不需要任何理由,喜歡就買囉。 今早打開讀墨首頁,不小心看到小說《方舟》的廣告,事前沒聽過這作者,也沒聽過這本書,甚至沒看到任何人推介,不過看完此書的簡介後,竟然不是默默將書放進書櫃就算,而是決定直接結帳。 推理小說啊,對我的吸引力總是最大,反正買書,也就連同之前朋友推介的《Puzzle Vo
又到新的一個月了。 雖然我閱讀較傾向隨心,但每個月初也會計劃一下這個月要看什麼書,其實是習慣每到月尾在圖書館借書,首先當然是要讀完借回來的書,然後再看自己買的書。 計劃畢竟只是計劃,我不一定完全照著閱讀,一來預約了圖書館的書可能會突然跑進來打亂計劃,二來有時看到別人介紹的書,可能就會被吸引了
《Puzzle》是一本推理小說電子雜誌,第一期由四個短篇所組成,三篇華文創作,一篇翻譯美國魔術師兼推理小說家克雷頓.勞森的作品。 四篇作品中,我喜歡前兩篇,即陳浩基的〈耶夢加得〉以及理想很遠的〈結刊通知〉,後兩篇翻譯作品〈來自另一個世界〉和〈與犬共舞〉 ,我嫌一篇太古典一篇太日常。 先由我喜歡的
泰絲格里森的小說我看過很多本,但之前看的都是瑞卓利莫拉糸列,而這一次看的是醫療懸疑系列的第一本《貝納德的墮落》,沒有熟識的警探瑞卓利和法醫莫拉,看的時候總是有點若有所失。 書名叫《貝納德的墮落》,但書看到最後也沒有出現任何與貝納德相關的人或物,直到看後記才知道貝納德是現實世界中第一個進行心臟移植手
《被收購商遺忘的收屍紀錄簿》是崑崙的「清潔指南」系列的最後一本,亦是最血腥的一本,不過血腥歸血腥,超好看的,完全是看到停不下來。 這系列的第一本《獻給殺人魔的居家清潔指南》是講述有一個叫傑克會的組織,專門擄人開膛虐殺,而男主角十年則誓要將傑克會成員逐個獵殺,而他本身有潔癖,殺人後必然會將地方清潔得
《不能讓老師發現的霸凌日記》是一本讓人看得欲罷不能的小說,前天開書,只是看了一點點,昨天開始進入狀態,今天就將書看完了。 書名就揭示了小說內容是學校霸凌。女主角的父親被殺死後,她跟弟弟便分別住在大姑姑和二姑姑家中。女主角在學校被霸凌,二姑姑對她諸多不滿,二姑丈對她毛手毛腳。她對身處的處境越來越
買書不需要任何理由,喜歡就買囉。 今早打開讀墨首頁,不小心看到小說《方舟》的廣告,事前沒聽過這作者,也沒聽過這本書,甚至沒看到任何人推介,不過看完此書的簡介後,竟然不是默默將書放進書櫃就算,而是決定直接結帳。 推理小說啊,對我的吸引力總是最大,反正買書,也就連同之前朋友推介的《Puzzle Vo
又到新的一個月了。 雖然我閱讀較傾向隨心,但每個月初也會計劃一下這個月要看什麼書,其實是習慣每到月尾在圖書館借書,首先當然是要讀完借回來的書,然後再看自己買的書。 計劃畢竟只是計劃,我不一定完全照著閱讀,一來預約了圖書館的書可能會突然跑進來打亂計劃,二來有時看到別人介紹的書,可能就會被吸引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離看完上一本書已經過了很久,這中間太多的掙扎、逃避和拖延使我暫停一段時間。這次會讓我再次想翻開書是因為又感受到現在的狀態停滯不前,面對生命的課題也總是感到無力,所以下定決心正視問題並想從書裡找到些什麼。
Thumbnail
為了找尋生命的真相,此生願意付出多少呢? 那年,剛從傳統的佛教團體離開,是因為發現將近十年的打坐冥想跟幾本佛學的書,無法使我從一次情傷的苦海裡解脫,那樣的盲點使我開始對外尋找,一條不同的修練道路。
Thumbnail
這幾年很喜歡閱讀一些關於「後設」的書籍,例如學習如何學習、如何閱讀、如何體驗生命等等,我覺得這些書能夠幫助我把自己歸零,重新檢視長久以來靠著自身經驗和直覺慣性建立的行為模式,這往往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並且懂得放下一些無意義的堅持,用更好的方法來做各種事。
Thumbnail
#我不是人生勝利組 #我是人生努力組 努力在妻子、母親還有自己的路上,慢慢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書本來是2021年要推薦給朋友女兒的(其實會去做1對1的優勢訓練也是這樣。)總覺得自己沒有接觸就推薦,沒有責任感(很花錢也很多學習。畢竟,學習是我的最愛。所以想說自己還是先讀完才能推給別人使用。 表格化可能也是我的一種熱情,這個我可以常常回顧我的清單。這個圖,我相信我會改非常多次,也會一直
Thumbnail
今年春節看了幾本書,有的文字對我來說讀起來生硬,就花長一點時間分章閱讀,有的則容易入口,不出一天就可以讀完。因為期待自己讀的書可以用在生活上,即便是一個、二個觀念或方法都好,所以趁著剛讀完,最是有感時,給自己做點書寫,寫下關於此書的學習點。今天先分享這本書:
​我很喜歡書裡談到為什麼要讀書,「在人生的黃金時間,如果每天不讀書,就是吃、睡、玩、混日子,真的是你要的人生嗎?」
Thumbnail
年初才收到的書,很意外自己蠻快就讀完的,起初只是翻一翻,結果就這樣順讀下去,最近似乎蠻常這樣的,我想,主要原因是作者推廣閱讀的理念與我此刻的想法非常接近,再加上,近期心理的狀態實在是很需要透過閱讀來發洩。
Thumbnail
每次漫步在圖書館,隨手從架子上取下書本,拿到沙發上看,或是進一步把它借回宿舍閱讀,都是一個個奇妙的緣分。 昨天我借的這本書——由慧敏法師寫的《停下來,才能看見》首先是因為書名吸引我,因為我覺得現階段的我,在像一隻箭很認真地不斷往前衝了很久之後,需要停下來,否則我的*「智商」、「感性」和「靈性」這
Thumbnail
離看完上一本書已經過了很久,這中間太多的掙扎、逃避和拖延使我暫停一段時間。這次會讓我再次想翻開書是因為又感受到現在的狀態停滯不前,面對生命的課題也總是感到無力,所以下定決心正視問題並想從書裡找到些什麼。
Thumbnail
為了找尋生命的真相,此生願意付出多少呢? 那年,剛從傳統的佛教團體離開,是因為發現將近十年的打坐冥想跟幾本佛學的書,無法使我從一次情傷的苦海裡解脫,那樣的盲點使我開始對外尋找,一條不同的修練道路。
Thumbnail
這幾年很喜歡閱讀一些關於「後設」的書籍,例如學習如何學習、如何閱讀、如何體驗生命等等,我覺得這些書能夠幫助我把自己歸零,重新檢視長久以來靠著自身經驗和直覺慣性建立的行為模式,這往往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並且懂得放下一些無意義的堅持,用更好的方法來做各種事。
Thumbnail
#我不是人生勝利組 #我是人生努力組 努力在妻子、母親還有自己的路上,慢慢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書本來是2021年要推薦給朋友女兒的(其實會去做1對1的優勢訓練也是這樣。)總覺得自己沒有接觸就推薦,沒有責任感(很花錢也很多學習。畢竟,學習是我的最愛。所以想說自己還是先讀完才能推給別人使用。 表格化可能也是我的一種熱情,這個我可以常常回顧我的清單。這個圖,我相信我會改非常多次,也會一直
Thumbnail
今年春節看了幾本書,有的文字對我來說讀起來生硬,就花長一點時間分章閱讀,有的則容易入口,不出一天就可以讀完。因為期待自己讀的書可以用在生活上,即便是一個、二個觀念或方法都好,所以趁著剛讀完,最是有感時,給自己做點書寫,寫下關於此書的學習點。今天先分享這本書:
​我很喜歡書裡談到為什麼要讀書,「在人生的黃金時間,如果每天不讀書,就是吃、睡、玩、混日子,真的是你要的人生嗎?」
Thumbnail
年初才收到的書,很意外自己蠻快就讀完的,起初只是翻一翻,結果就這樣順讀下去,最近似乎蠻常這樣的,我想,主要原因是作者推廣閱讀的理念與我此刻的想法非常接近,再加上,近期心理的狀態實在是很需要透過閱讀來發洩。
Thumbnail
每次漫步在圖書館,隨手從架子上取下書本,拿到沙發上看,或是進一步把它借回宿舍閱讀,都是一個個奇妙的緣分。 昨天我借的這本書——由慧敏法師寫的《停下來,才能看見》首先是因為書名吸引我,因為我覺得現階段的我,在像一隻箭很認真地不斷往前衝了很久之後,需要停下來,否則我的*「智商」、「感性」和「靈性」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