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人我當》讀後心得

《壞人我當》讀後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壞人我當》讀後心得

《壞人我當》讀後心得

我很喜歡書裡談到為什麼要讀書,「在人生的黃金時間,如果每天不讀書,就是吃、睡、玩、混日子,真的是你要的人生嗎?」

小時候,我算是很認分讀書的那種小孩,不為什麼,就是不讀書也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所以讀書。

但我還是很慶幸,還好有讀書。

小的時候我並沒有養成看課外書的習慣,因為家裡的電視卡通實在太吸引人,再加上沒有人在家裡會看書,那就只好一起看電視了。

哆啦A夢、忍者哈特利、神奇寶貝、哈姆太郎、企鵝家族、蠟筆小新、烏龍派出所...

還有大人看的八點檔,我也照看不誤,沒錯,每天都跟著看到九點半、十點才捨得去睡覺,於是睡眠也很不足。

所以我非常理解,學生沒有辦法養成閱讀習慣、以及減少看電視的原因,這是整個家庭的事。

現在長大了,我無法改變我家客廳只要有人、電視就會開著的習慣,

但我可以做的是,選擇拿起一本書,在旁邊看著,順手拿一本給我先生,叫他一起看。


長大之後才發現閱讀的美好,親愛的孩子們阿,趕快拿起書來看吧!


//


另一部份書裡談到,為什麼不能打小孩,以及當別人用各種理由告訴你要打小孩時,如何去應對。

我自己也是走不打小孩派,書裡也寫到不要隨便對小孩大呼小叫。

為什麼不?如果動不動就對孩子吼叫,那麼孩子就會習慣那個強度,以後強度不夠強的,就叫不動了。

(學校老師如果強度比不上家裡,孩子到了學校簡直聽不到老師的提醒,然後家長還會跟老師說,老師你要兇一點)

但是難道身為大人的我們打算,一路吼吼吼,吼到孩子18歲嗎?還是一路打到18歲?18歲的孩子還給你打罵嗎?(是我的話就先逃了。)

不久前在"我們不只是老師"的粉專看過一句話: 「 你明明不輕易吼大人,為什麼任意吼小孩?」

這並不容易,即使是對老師來說,也很不簡單。

因為用罵的最快不費力,但是最不持久,而且強度要一次比一次強,請趕快跟那些鮮少罵人的老師說聲謝謝吧!

因為他們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去幫助孩子變好,而且是用對孩子好的方式、不傷害孩子的方式。


書裡還有很多我認為很棒的觀點,以及作者和孩子們的互動故事,推薦大家可以閱讀看看!(作者的其他系列書也都非常好看,大力推薦~~)


內容總結
壞人我當
5
/5
avatar-img
我還是老師。
6會員
11內容數
分享一些學校、生活、家庭裡的小故事,提供一點方向給路過的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還是老師。 的其他內容
記錄我和學生的對話,想和我的家長們分享,孩子有多可愛!
113.08.30 第一次帶班的第一個開學日...
人生中所有的失去,都是另一種獲得。 雖然少了一顆腎,但從住院開始的日子,我得到的遠比我失去的多。 感謝所有。
記錄我和學生的對話,想和我的家長們分享,孩子有多可愛!
113.08.30 第一次帶班的第一個開學日...
人生中所有的失去,都是另一種獲得。 雖然少了一顆腎,但從住院開始的日子,我得到的遠比我失去的多。 感謝所有。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文字中蘊含的力量,讓我彷彿被好幾種情緒團團包圍,有一種深沉的內在共鳴,在我體內慢慢發酵。這本書並沒有直白地告訴你「一切都會好」,而是讓你看到,那些我們以為的繞路或停滯,其實正好成為我們現在這個自己的關鍵轉折,或許,我們無法為別人決定什麼才是對的,每個人都只能靠自己,去選擇要怎麼活、活在哪個世界裡…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文字中蘊含的力量,讓我彷彿被好幾種情緒團團包圍,有一種深沉的內在共鳴,在我體內慢慢發酵。這本書並沒有直白地告訴你「一切都會好」,而是讓你看到,那些我們以為的繞路或停滯,其實正好成為我們現在這個自己的關鍵轉折,或許,我們無法為別人決定什麼才是對的,每個人都只能靠自己,去選擇要怎麼活、活在哪個世界裡…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