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的逆襲》一逛書店是為了「遇見書」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老夫看書屬於雜食性類型的,有看過本粉專 #蛙來推薦一本書 系列發文的朋友就知道,從政治、歷史、藝術到心理類的都有,也因為這樣,相較於逛網路書店,老夫更喜歡逛實體書店。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每家書都有自己一套分類陳列的方式,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下列分享兩個《#書店的逆襲》這本書所列出的內容跟大家分享:


✏️「買了書就必須把書全看完」一根本是神話,很多人會有這種老套的想法。把書當作神聖之物,必須從頭到尾讀完,把書的內容完全吸收,這樣的觀念,是一種惡習。又或者是出於「別浪費」的精神一因為特地用錢買的書,沒全看完、吸收,是一種損失,這想法是多餘的。抱著 「別浪費」的精神反而是一種浪費。「必須把書全看完」的神話,現在要馬上捨棄。不需要因為買了書就一定要讀。買了書就結束了, 如果有讀,是你賺到,如果能用這種心態面對,心裡會舒坦些。


✏️練習在書店組合「意想不到 」的資訊:練習將意想不到的資訊組合最適合的地方,就是書店。書架上放著各種書。你可以拿一幾本書架上的書,想想看這些書有什麼關聯性。「你也可以去用關聯性的方式陳列書的書店, 思考那本書旁邊為何擺這本書等,想像一「下擺書的人 「觀點」為何。練習將不同作者、不同類型的書組合,將日常生活看到的事物以各種形式連結在一起。閱讀書籍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增加自己的觀點。不同立場、時代、國家的人怎麼看這世界?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是轉變觀點非常好的訓練。


看到近日有位讀書人說基於環保的價值觀,他認為出版業使用大量的紙張及過度出版,實在缺乏永續性,所以他不買書,而是儘量去公共圖書館借書。個人覺得實在可惜,這樣就少了好多遇見書的機會。


世茂出版.愛閱讀,就是我的Style

#智富出版

#獨立書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年的這個時候,吃台灣企業出品的甜點,追憶當年的人事物,記得他們的名字,並且避免類似的事情重演。每年二二八前夕,#義美食品 都會推出這款由 #李勳墉博士 設計標幟,委由義美製作的綠豆潤,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促使大眾對228的認識,李勳墉博士表示這個標幟沒有專利,大家可以妥善應用,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和記得
#厭世是自我調侃的方式_但我仍然堅守工作崗位。~共勉之~ 本粉專有一群觀眾是因為 #厭世教師 的圖文系列幹譙教育現場各種光怪陸離而開始追蹤的,但這一篇可能會有點逆風。前陣子有一篇「新課綱釀行政大逃亡 教學組長壓力超標 排課排到開學前一天」的報導,「又在冷飯重炒」#行政逃亡 這件事。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不應強迫他們。同時,應適時分享孩子的成就,並不要引起家長之間的焦慮感。孩子也應被視為個體,而不是父母願望的實現工具。
初次在網路上看到名為變態的神父的文章時,感覺蠻特別的: 明明是寫關於「母豬教」、林奕含、柯P等社會及政治議題的觀察,卻用著帶有詩性的、文學性的口吻抒寫,時而暗喻時而明諷,但卻感覺不到筆者的情緒激昂,彷彿⋯⋯就真的像是位神父一樣,只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為民眾娓娓道來這俗世中所發生的、光怪陸離的現象
臺灣選舉延續了民主之路。未來路況或更顛簸,選舉結果呈現臺灣政治多樣性,地方勢力對政治構成影響。傳統藍綠立場受到挑戰,新興勢力開始受到民眾注目,民進黨未來如何行銷政績展現形同重要課題。
#國防升級 這八年來與美國的關係穩定發展,除了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中美勢力的搏奕,另外還有 #蕭美琴 擔任外交人員的居中協調,台灣買到了許多以前買不到的武器、疫情嚴重的時候也能優先獲得疫苗的援助。另外就是2023年的9月台灣有自己製造的潛艦 #海鯤艦。跟自行研發的疫苗一樣,都是重要的國防力量,能夠避免
每年的這個時候,吃台灣企業出品的甜點,追憶當年的人事物,記得他們的名字,並且避免類似的事情重演。每年二二八前夕,#義美食品 都會推出這款由 #李勳墉博士 設計標幟,委由義美製作的綠豆潤,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促使大眾對228的認識,李勳墉博士表示這個標幟沒有專利,大家可以妥善應用,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和記得
#厭世是自我調侃的方式_但我仍然堅守工作崗位。~共勉之~ 本粉專有一群觀眾是因為 #厭世教師 的圖文系列幹譙教育現場各種光怪陸離而開始追蹤的,但這一篇可能會有點逆風。前陣子有一篇「新課綱釀行政大逃亡 教學組長壓力超標 排課排到開學前一天」的報導,「又在冷飯重炒」#行政逃亡 這件事。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不應強迫他們。同時,應適時分享孩子的成就,並不要引起家長之間的焦慮感。孩子也應被視為個體,而不是父母願望的實現工具。
初次在網路上看到名為變態的神父的文章時,感覺蠻特別的: 明明是寫關於「母豬教」、林奕含、柯P等社會及政治議題的觀察,卻用著帶有詩性的、文學性的口吻抒寫,時而暗喻時而明諷,但卻感覺不到筆者的情緒激昂,彷彿⋯⋯就真的像是位神父一樣,只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為民眾娓娓道來這俗世中所發生的、光怪陸離的現象
臺灣選舉延續了民主之路。未來路況或更顛簸,選舉結果呈現臺灣政治多樣性,地方勢力對政治構成影響。傳統藍綠立場受到挑戰,新興勢力開始受到民眾注目,民進黨未來如何行銷政績展現形同重要課題。
#國防升級 這八年來與美國的關係穩定發展,除了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中美勢力的搏奕,另外還有 #蕭美琴 擔任外交人員的居中協調,台灣買到了許多以前買不到的武器、疫情嚴重的時候也能優先獲得疫苗的援助。另外就是2023年的9月台灣有自己製造的潛艦 #海鯤艦。跟自行研發的疫苗一樣,都是重要的國防力量,能夠避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去書店都買了什麼呢?你相信在書店可以買到好人生嗎? 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透過八章節的安排,除了說明閱讀帶來的好處和能力之外,也分享如何挑選書籍、書籍的包裝和設計對閱讀吸引力的影響、如何與書做斷捨離⋯⋯等。而本篇文章則摘要作者書中的文句,並以個人的體悟和心得分享做回應。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因為喜歡閱讀 輾轉開啟對獨立書店的好奇 今天到水湳洞的非書店走走 很難想像在東北角海岸 有著一家書店
Thumbnail
很喜歡看書 不過多半都是到大型書店找書看書買書 直到最近才慢慢對獨立書店好奇
對於書籍愛好者來說, 每個書店都是通往新世界的門戶。 書店不僅是購書的地點, 它們是知識和文化探索的樞紐。 在台北的書店裡,我不僅購買了書籍, 更從中學習到了文化的深度和多樣性。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書店的關閉,也讓人感到文化的流逝。 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在這份體
先生熱愛閱讀,沒吃沒喝待在書店幾個小時不成問題。我老是取笑先生,書店明明不大,他一進去卻迷路了,總要花很多久才會找到門離開。逛書店難免買上幾本,日積月累書多成災,荷包與空間逐漸不堪負荷。我只得和先生溝通,書店多逛少買才是長久之計,好在他也認同。尤其這幾年我們盡量去圖書館借書,先生確實已較少買書。
Thumbnail
《書店的逆襲》三大重點: 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書架,可以激發更多靈感 有事沒事多去實體書店,從中了解大眾潮流 書店的未來是複合式書店 全書分為五章,從實體書店的力量開始,帶進書店和消費者行為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時候,開始談愛書人如何買書和囤書的好處。
Thumbnail
閱讀能提供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樂趣,在環保考量下可以嘗試購買電子書來支持出版業。本文探討了閱讀對個人生活和環境的重要性。
Thumbnail
各出奇招,非常有趣,各式各樣的銷售模式,比起網路販售或電子書的銷售模式,能尋求的生存方式,已經不是關乎價格或便利性,而是人們在意的什麼? 而這個什麼?可能是傳統書店最厲害武器,果然還是互動導向與人性化的銷售。 說實話,以上介紹的銷售模式,我是都很想體驗,閱讀是有趣,但去這種書店消費與互動,閱
Thumbnail
延續上回的閒聊,說到我喜歡逛書店發掘新書,相信大家都會發現這方法接觸到的書籍非常有限,而且要從數以千計的書籍封面作判斷,確實非常容易錯失好書。
Thumbnail
你去書店都買了什麼呢?你相信在書店可以買到好人生嗎? 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透過八章節的安排,除了說明閱讀帶來的好處和能力之外,也分享如何挑選書籍、書籍的包裝和設計對閱讀吸引力的影響、如何與書做斷捨離⋯⋯等。而本篇文章則摘要作者書中的文句,並以個人的體悟和心得分享做回應。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因為喜歡閱讀 輾轉開啟對獨立書店的好奇 今天到水湳洞的非書店走走 很難想像在東北角海岸 有著一家書店
Thumbnail
很喜歡看書 不過多半都是到大型書店找書看書買書 直到最近才慢慢對獨立書店好奇
對於書籍愛好者來說, 每個書店都是通往新世界的門戶。 書店不僅是購書的地點, 它們是知識和文化探索的樞紐。 在台北的書店裡,我不僅購買了書籍, 更從中學習到了文化的深度和多樣性。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書店的關閉,也讓人感到文化的流逝。 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在這份體
先生熱愛閱讀,沒吃沒喝待在書店幾個小時不成問題。我老是取笑先生,書店明明不大,他一進去卻迷路了,總要花很多久才會找到門離開。逛書店難免買上幾本,日積月累書多成災,荷包與空間逐漸不堪負荷。我只得和先生溝通,書店多逛少買才是長久之計,好在他也認同。尤其這幾年我們盡量去圖書館借書,先生確實已較少買書。
Thumbnail
《書店的逆襲》三大重點: 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書架,可以激發更多靈感 有事沒事多去實體書店,從中了解大眾潮流 書店的未來是複合式書店 全書分為五章,從實體書店的力量開始,帶進書店和消費者行為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時候,開始談愛書人如何買書和囤書的好處。
Thumbnail
閱讀能提供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樂趣,在環保考量下可以嘗試購買電子書來支持出版業。本文探討了閱讀對個人生活和環境的重要性。
Thumbnail
各出奇招,非常有趣,各式各樣的銷售模式,比起網路販售或電子書的銷售模式,能尋求的生存方式,已經不是關乎價格或便利性,而是人們在意的什麼? 而這個什麼?可能是傳統書店最厲害武器,果然還是互動導向與人性化的銷售。 說實話,以上介紹的銷售模式,我是都很想體驗,閱讀是有趣,但去這種書店消費與互動,閱
Thumbnail
延續上回的閒聊,說到我喜歡逛書店發掘新書,相信大家都會發現這方法接觸到的書籍非常有限,而且要從數以千計的書籍封面作判斷,確實非常容易錯失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