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變態的神父 - 觀察社會及政治議題的新書發表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初次在網路上看到名為變態的神父的文章時,感覺蠻特別的:

明明是寫關於「母豬教」、林奕含、柯P等社會及政治議題的觀察,卻用著帶有詩性的、文學性的口吻抒寫,時而暗喻時而明諷,但卻感覺不到筆者的情緒激昂,彷彿⋯⋯就真的像是位神父一樣,只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為民眾娓娓道來這俗世中所發生的、光怪陸離的現象究竟從何而來、本質為何。


重點是:都是長文。在這個以圖象、短影音接收為主流的時代,他動輒幾千字的發文更顯得神父的特別,就跟他的名字一樣,真的變態!


推薦給大家,《#臺灣交響曲:#名為變態的神父自選集》。神父於1月26日18:30在 #思享森林咖啡共享空間,有新書發表會,歡迎有興趣有空的朋友們可以前往。


🔸摘錄自50-74頁「#柯文哲式的墮落」內容:

「⋯⋯ 就只是看到父親每次出席二二八紀念會,都會哭著回來,所以他想『乾脆這個日子消失好了』,這還會吸引一干人等,感念他的處境,設身處地的為他思考,他是多麼具有同理心,確實,不過 他可能很有情感同理心,但沒什麼認知同理心:爸爸為什麼哭?這件事,他沒有去想,只覺得爸爸哭,被感染了悲傷,他不想要爸爸哭,因為他去參加紀念會所以才哭,所以就讓這個紀念會消失,連帶這個日子消失,就不會有人哭。


我們來想想『符合現實』的那一面,這個日子如果消失,我想會有更多人想哭,但是他沒想到這個,他只是不想哭,不想感到難過和悲傷,這不過就是低等的移情作用。


如果意識到這個鄉愿是可以操作的,而能有利於自己的,那麼,事實、責任、真相,就會徹底的逆轉,他可能只要一朵花,就燒死了整片草原,然後移情到他身上的人,還會稱讚他燒的很好,甚至進一步的,去燒更多的東西,草原存在的理由被奪去,而群眾會相信,草原根本不該存在在那裡。

(中略)

我們發現柯文哲似乎善於製造這種『現象』,而且幾乎都被認為是非本意的,和他沒有半點關係,沒有人可以怪他,若有人怪他,便有一群人如媽媽抱著孩子,去責怪質疑他的人。於是乎,這個無辜的孩子,便樂於製造這種現象、玩弄這種現象,乃至於將人們心中重要的東西給燒個精光,還認為自己是沒有錯的。」


太貼切、太生動了!(生動的潛台詞:太靠北啦,這就是咳P啊!🤣)


#蛙來推薦一本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臺灣選舉延續了民主之路。未來路況或更顛簸,選舉結果呈現臺灣政治多樣性,地方勢力對政治構成影響。傳統藍綠立場受到挑戰,新興勢力開始受到民眾注目,民進黨未來如何行銷政績展現形同重要課題。
#國防升級 這八年來與美國的關係穩定發展,除了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中美勢力的搏奕,另外還有 #蕭美琴 擔任外交人員的居中協調,台灣買到了許多以前買不到的武器、疫情嚴重的時候也能優先獲得疫苗的援助。另外就是2023年的9月台灣有自己製造的潛艦 #海鯤艦。跟自行研發的疫苗一樣,都是重要的國防力量,能夠避免
【情境A】 老夫剛退伍時,在○○的A學校代課,曾經遇到有學生在課堂上會當著你的面直接毆打同學、也有學生會因為你指正他的行為,當場摔椅子對你斥罵著說:「講啥潲啦!幹!」老夫當時年輕氣盛,馬上就停止上課把這位同學叫到走廊訓斥了一頓,聲音大到樓上的班級都聽得到,同業工會們還探頭看看樓下發生甚麼事....
✏️課綱並不會硬性規定只能/不能挑哪些文章/作品,若真的覺得可惜,可以建議出版書商、或自選教材經審查通過就可以(若不懂行政程序請洽教學組)。 ✏️想要讓學生體會如何建立生命高度、如何調適生命中的重大挫折,有許多的方式及科目都可以融入此議題。如何根據學生的樣貌去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及技巧,個人覺得這也
《愛麗絲夢遊仙境》描述在現實生活中有所煩惱的愛麗絲,掉進了樹洞,遇到了滴答滴答趕赴下午茶時光的兔子。 《#蒼鷺與少年》則描述在現實生活中遭遇因戰爭搬家有適應新環境問題、父親再婚適應新家庭組合的真人,鑽進了塔裡,遇見了蒼鷺(正確的說是蒼鷺引誘了真人),一起踏上在「下之世界」尋找夏子阿姨/媽媽的奇
某日課堂上,因為課程內容的關係,有牽連到一些關於政治的議題(不然的話平常老夫是不會跟學生提政治的),所以就順勢問了學生們一個問題: 「就你所知道的,目前檯面上有可能成為總統候選人的人選中,你心目中最佳的人選是誰?」 👩🏻有一位女學生說:「柯文哲吧?」 ❓我好奇的追問:「為什麼呢?妳
臺灣選舉延續了民主之路。未來路況或更顛簸,選舉結果呈現臺灣政治多樣性,地方勢力對政治構成影響。傳統藍綠立場受到挑戰,新興勢力開始受到民眾注目,民進黨未來如何行銷政績展現形同重要課題。
#國防升級 這八年來與美國的關係穩定發展,除了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中美勢力的搏奕,另外還有 #蕭美琴 擔任外交人員的居中協調,台灣買到了許多以前買不到的武器、疫情嚴重的時候也能優先獲得疫苗的援助。另外就是2023年的9月台灣有自己製造的潛艦 #海鯤艦。跟自行研發的疫苗一樣,都是重要的國防力量,能夠避免
【情境A】 老夫剛退伍時,在○○的A學校代課,曾經遇到有學生在課堂上會當著你的面直接毆打同學、也有學生會因為你指正他的行為,當場摔椅子對你斥罵著說:「講啥潲啦!幹!」老夫當時年輕氣盛,馬上就停止上課把這位同學叫到走廊訓斥了一頓,聲音大到樓上的班級都聽得到,同業工會們還探頭看看樓下發生甚麼事....
✏️課綱並不會硬性規定只能/不能挑哪些文章/作品,若真的覺得可惜,可以建議出版書商、或自選教材經審查通過就可以(若不懂行政程序請洽教學組)。 ✏️想要讓學生體會如何建立生命高度、如何調適生命中的重大挫折,有許多的方式及科目都可以融入此議題。如何根據學生的樣貌去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及技巧,個人覺得這也
《愛麗絲夢遊仙境》描述在現實生活中有所煩惱的愛麗絲,掉進了樹洞,遇到了滴答滴答趕赴下午茶時光的兔子。 《#蒼鷺與少年》則描述在現實生活中遭遇因戰爭搬家有適應新環境問題、父親再婚適應新家庭組合的真人,鑽進了塔裡,遇見了蒼鷺(正確的說是蒼鷺引誘了真人),一起踏上在「下之世界」尋找夏子阿姨/媽媽的奇
某日課堂上,因為課程內容的關係,有牽連到一些關於政治的議題(不然的話平常老夫是不會跟學生提政治的),所以就順勢問了學生們一個問題: 「就你所知道的,目前檯面上有可能成為總統候選人的人選中,你心目中最佳的人選是誰?」 👩🏻有一位女學生說:「柯文哲吧?」 ❓我好奇的追問:「為什麼呢?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嚮往到海上與人類生活的人魚將孩子送到岸上,被一對老夫婦收養, 之後溫柔的人魚孩子還會發生什麼事呢?雖然不確定結局是什麼, 但我深深希望人魚能在最後獲得屬於自己的幸福ーー即使付出過代價。 準備好了嗎?想像你在一望無際的海洋上漂浮著,月光照耀在身上, 有點溫暖卻不刺眼。 現在,故事即將開始……
Thumbnail
在未來的世界,語言不再是唯一的溝通方式。透過「共鳴心靈」技術,人們可以直接感受到他人的情緒和思想,消除了語言的歧義和誤解。艾瑞克,這個對語言表達感到困惑的主角,成為了一名「共鳴輔導師」,幫助人們適應這種無需言語的新型溝通。
人家都寫日記,我寫回憶錄,而這回憶錄的回憶其實蠻不堪的,原本一直掙扎要不要這麼赤裸裸的剝下教會那層偽善的面罩,寫或不寫,都有難處,但想想,反正基督教在台灣就是小眾中的小眾,看的人應該有不多,而像我這樣經歷這麼多而有能寫出真相的,應該更少,而會對我寫的興趣的,那應該是滄海一粟,應該安全,所以就來寫吧。
上一篇我也許是用詞不當,因為離上帝最近的時候,應該是不會有什麼憂鬱症發作,那時只會祈求度過難關又或者毫無知覺, 小時候,我在鄉下信道教的文化家庭長大, 說來不信怪力亂神,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我們終究還是吃東方飲食習慣東方文化,不得不說那廟宇裡的對於一般人還是有一點效果, 我小時候總是被
Thumbnail
分享法文的詞性變化與我的單字記憶方法,也分享了我的Notion單字庫,依據詞性分成兩組做筆記。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蹉跎了一生卻從未念過全球最暢銷的奇書,你識字嗎?這是我的偏見!
Thumbnail
改變是唯一不變的真理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改變是唯一不變的真理。無論是科技、經濟、社會,還是文化,都在不斷地變化。因此,學習適應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習適應,是指個體在面對環境變化時,能夠做出相應的調整,以維持或提高自己的效能。 認知適應 個體在面對新信息或新情況時,能夠對自己的認知結構進行調整,以
Thumbnail
初次在網路上看到名為變態的神父的文章時,感覺蠻特別的: 明明是寫關於「母豬教」、林奕含、柯P等社會及政治議題的觀察,卻用著帶有詩性的、文學性的口吻抒寫,時而暗喻時而明諷,但卻感覺不到筆者的情緒激昂,彷彿⋯⋯就真的像是位神父一樣,只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為民眾娓娓道來這俗世中所發生的、光怪陸離的現象
Thumbnail
嚮往到海上與人類生活的人魚將孩子送到岸上,被一對老夫婦收養, 之後溫柔的人魚孩子還會發生什麼事呢?雖然不確定結局是什麼, 但我深深希望人魚能在最後獲得屬於自己的幸福ーー即使付出過代價。 準備好了嗎?想像你在一望無際的海洋上漂浮著,月光照耀在身上, 有點溫暖卻不刺眼。 現在,故事即將開始……
Thumbnail
在未來的世界,語言不再是唯一的溝通方式。透過「共鳴心靈」技術,人們可以直接感受到他人的情緒和思想,消除了語言的歧義和誤解。艾瑞克,這個對語言表達感到困惑的主角,成為了一名「共鳴輔導師」,幫助人們適應這種無需言語的新型溝通。
人家都寫日記,我寫回憶錄,而這回憶錄的回憶其實蠻不堪的,原本一直掙扎要不要這麼赤裸裸的剝下教會那層偽善的面罩,寫或不寫,都有難處,但想想,反正基督教在台灣就是小眾中的小眾,看的人應該有不多,而像我這樣經歷這麼多而有能寫出真相的,應該更少,而會對我寫的興趣的,那應該是滄海一粟,應該安全,所以就來寫吧。
上一篇我也許是用詞不當,因為離上帝最近的時候,應該是不會有什麼憂鬱症發作,那時只會祈求度過難關又或者毫無知覺, 小時候,我在鄉下信道教的文化家庭長大, 說來不信怪力亂神,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我們終究還是吃東方飲食習慣東方文化,不得不說那廟宇裡的對於一般人還是有一點效果, 我小時候總是被
Thumbnail
分享法文的詞性變化與我的單字記憶方法,也分享了我的Notion單字庫,依據詞性分成兩組做筆記。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蹉跎了一生卻從未念過全球最暢銷的奇書,你識字嗎?這是我的偏見!
Thumbnail
改變是唯一不變的真理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改變是唯一不變的真理。無論是科技、經濟、社會,還是文化,都在不斷地變化。因此,學習適應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習適應,是指個體在面對環境變化時,能夠做出相應的調整,以維持或提高自己的效能。 認知適應 個體在面對新信息或新情況時,能夠對自己的認知結構進行調整,以
Thumbnail
初次在網路上看到名為變態的神父的文章時,感覺蠻特別的: 明明是寫關於「母豬教」、林奕含、柯P等社會及政治議題的觀察,卻用著帶有詩性的、文學性的口吻抒寫,時而暗喻時而明諷,但卻感覺不到筆者的情緒激昂,彷彿⋯⋯就真的像是位神父一樣,只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為民眾娓娓道來這俗世中所發生的、光怪陸離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