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日記D308》地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很遺憾,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的行動,第一個專題及文章,就是放棄。但是,短暫的放棄並不是真的放棄,希望在未來,還能用其他方式跟大家見面!現在,希望大家能平靜的看待這整份「放棄日記」:)

2024/04/03 天氣晴 狀態:緊張

今天是放棄堅持做居住正義議題的第三百零八天

⌂⌂⌂ ⌂⌂⌂ ⌂⌂⌂

今天從一早開始,台灣過得非常不平靜

7:58,花蓮近海發生規模7.2地震,是921大地震之後最大的地震

一直到筆者在打這篇文章的 10:30,已經發生了30起左右的餘震,且超過震度四以上的餘震就有20起左右

台灣處在地震帶,平常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小震

網路流傳的笑話是:地震時,第一時間發動態、傳Line訊息的,就是台灣人

這個自嘲的笑話,可見台灣人對地震的習以為常

然而,在25年前的9月21日,發生了舊制規模7.3的淺層地震,全台規模都在四級以上

筆者當時也才4.5歲,矇曚懂懂的只有「睡到一半世界在晃」的記憶

在921滿25年的今天,筆者也是被驚醒,接著就開始聽到鄰居瘋狂尖叫、筆者在迷迷糊糊之中,覺得好像在玩遊樂園那種一直甩人的遊樂設施

(對了,筆者家在13樓)

等7.2那波震完,新聞、Line,開始播報傳遞全台是否有災情,筆者也開始關心朋友們是否平安

中間不乏看到一些假新聞或誇大的內容,像是「新北停班課」、「龜山島頭斷掉」(龜山島頭沒有斷掉,只是崩落了一小部份)

從這個現象可以看得出來,世界上真的還是有人「唯恐天下不亂」

⌂⌂⌂ ⌂⌂⌂ ⌂⌂⌂

地震是天災,無法避免

但在生活中、工作中,有許多「人禍」是可以避免的

近期,筆者剛提交「青年好政」的計畫書,但在最後階段,團隊內部也發生了一些小插曲

在提案前,團隊開了三次會,每次都有進度,第一次凝聚共識、第二次決定方向、第三次全員檢視計畫書給建議,每次開會都兩小時起跳,以臨時成軍的團隊來說,算是非常扎實的前置作業

然而,就在送出提案前一天,筆者再次把修改後的計畫書船上群組,希望大家幫忙給些修改意見

結果,收到了其中一位夥伴「落落長」的「建議」

夥伴給的「建議」,在筆者及另一位統籌組夥伴的眼裡,看得其實是感覺到受傷的

因為文中充滿「質疑」、「哪邊要調整但沒給出怎麼調整」等等的內容

這個受傷的點是,當下的我們自我懷疑的問自己「計畫書真的這麼糟嗎?」、也對夥伴們感到疑問「前一次會議不是有給大家看計畫書嗎?為什麼這個『建議』裡給的很多都是上次會議已經有出現的計畫書內容,那時候為什麼沒有給回應?」

統籌組另一位夥伴也是在看到這個建議之後,馬上打電話跟筆者討論,我們兩個就在那邊「自我檢討」了一陣子

自我檢討完,才釐清這應該不是我們的問題

首先,那位夥伴給的建議,八成都是上次會議時就出來的那個版本的計畫書的內容,一個字沒調整過,既然那時候沒說要調整,現在才說,又沒說要調成怎樣,那我們就當做她是在「發牢騷」

並且更加清楚統籌組的我們是有共識的:希望夥伴給的建議都是「有建設性」的,如果有覺得怪怪的,那就請提出修改意見而不單是質疑意見,因為單是質疑,只會顯得這個「建議」是「批評」,那麼,對於辛苦完成內容的我們,是非常不尊重,會讓我們感到受傷的!

說回「天災」跟「人禍」的這個議題

將青年好政這個事件帶到「人禍」來討論,是因為

以筆者小時候的脾氣,遇到這樣的事情絕對是直接開罵,質問對方為什麼上次開會不提出來,現在才在批評是幾個意思?

但這次看到那長串的回覆,筆者反而心情沒有那麼大的波瀾,反而統籌組另一位夥伴比筆者更激動一點(但也沒有到口出惡言的程度)

如果今天,筆者還是小時候的脾氣,那可能這件事就會延燒到兩個人直接吵起來、甚至因此提不了案,團隊解散

這就是「人禍」了

而這次,筆者心中無太多波瀾,雖然還是覺得受傷,但是筆者的處理方式,是明確跟所有夥伴提出:「希望能收到有建設性的建議,如果沒有具體描述,會以這版計畫書送出,後面再慢慢釐清彼此的想法」的需求

(因為提案截止剩兩天,沒有具體指出怎麼改,筆者也想不出能怎麼改了)

就事論事、且口氣不差,也是筆者尊重夥伴提出的建議,這樣也許就能避免「吵架」或「非理性信念」的產生

畢竟,社會上其實很多事情,是因為人跟人之間相處不融洽、彼此又太感情用事(走心)而使一件小事延燒成大事,最後甚至產生很不好的結果

⌂⌂⌂ ⌂⌂⌂ ⌂⌂⌂

所以,筆者認為

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

能提前預防讓事件變得更糟的話,請不要吝嗇地去做

raw-image



地震導致房屋坍塌,就在事前準備「避難包」,可以在真的被困住時,保護自己、保護家人,增加自己活著被拯救的機會




raw-image



眼看要與人起衝突了,就先彼此冷靜,之後再好好的跟對方談,可以很嚴肅,但不能持續使用情緒性用詞、情緒性口氣,讓彼此都能「針對這件事」去處理,先把事處理完,再好好處理自己的情緒




願祝,大家一切平安~懷抱幽默感,與人和善度過餘生~

「遊睦社會行動」,是希望為現代遊牧民族,提供友善的心理支持、社區關係連結培力、實踐居住正義的團隊。然而,在多年無任何進展的無奈下,創辦人決定短暫放棄,但是既然都堅持了三年,不僅是要花很多時間放棄,更希望在最後還能留下點什麼,於是這本「放棄日記」就誕生了,在這裡,將會看到團隊的成立及放棄的過程與結果,一起見證遊牧終點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我們是一個努力了三年卻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行動的社會議題關注團隊。因為現實的無奈,讓創辦人決定放棄堅持這麼久的事情。並且想在最後,記錄下從決定放棄,到放棄後,生活及工作上的轉變。歡迎點進來,聽聽我的「放棄日記」。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我們是一個努力了三年卻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行動的社會議題關注團隊。因為現實的無奈,讓創辦人決定放棄堅持這麼久的事情。並且想在最後,記錄下從決定放棄,到放棄後,生活及工作上的轉變。歡迎點進來,聽聽我的「放棄日記」。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我們是一個努力了三年卻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行動的社會議題關注團隊。因為現實的無奈,讓創辦人決定放棄堅持這麼久的事情。並且想在最後,記錄下從決定放棄,到放棄後,生活及工作上的轉變。歡迎點進來,聽聽我的「放棄日記」。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我們是一個努力了三年卻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行動的社會議題關注團隊。因為現實的無奈,讓創辦人決定放棄堅持這麼久的事情。並且想在最後,記錄下從決定放棄,到放棄後,生活及工作上的轉變。歡迎點進來,聽聽我的「放棄日記」。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我們是一個努力了三年卻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行動的社會議題關注團隊。因為現實的無奈,讓創辦人決定放棄堅持這麼久的事情。並且想在最後,記錄下從決定放棄,到放棄後,生活及工作上的轉變。歡迎點進來,聽聽我的「放棄日記」。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我們是一個努力了三年卻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行動的社會議題關注團隊。因為現實的無奈,讓創辦人決定放棄堅持這麼久的事情。並且想在最後,記錄下從決定放棄,到放棄後,生活及工作上的轉變。歡迎點進來,聽聽我的「放棄日記」。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我們是一個努力了三年卻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行動的社會議題關注團隊。因為現實的無奈,讓創辦人決定放棄堅持這麼久的事情。並且想在最後,記錄下從決定放棄,到放棄後,生活及工作上的轉變。歡迎點進來,聽聽我的「放棄日記」。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我們是一個努力了三年卻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行動的社會議題關注團隊。因為現實的無奈,讓創辦人決定放棄堅持這麼久的事情。並且想在最後,記錄下從決定放棄,到放棄後,生活及工作上的轉變。歡迎點進來,聽聽我的「放棄日記」。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我們是一個努力了三年卻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行動的社會議題關注團隊。因為現實的無奈,讓創辦人決定放棄堅持這麼久的事情。並且想在最後,記錄下從決定放棄,到放棄後,生活及工作上的轉變。歡迎點進來,聽聽我的「放棄日記」。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我們是一個努力了三年卻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行動的社會議題關注團隊。因為現實的無奈,讓創辦人決定放棄堅持這麼久的事情。並且想在最後,記錄下從決定放棄,到放棄後,生活及工作上的轉變。歡迎點進來,聽聽我的「放棄日記」。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我們是一個努力了三年卻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行動的社會議題關注團隊。因為現實的無奈,讓創辦人決定放棄堅持這麼久的事情。並且想在最後,記錄下從決定放棄,到放棄後,生活及工作上的轉變。歡迎點進來,聽聽我的「放棄日記」。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我們是一個努力了三年卻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行動的社會議題關注團隊。因為現實的無奈,讓創辦人決定放棄堅持這麼久的事情。並且想在最後,記錄下從決定放棄,到放棄後,生活及工作上的轉變。歡迎點進來,聽聽我的「放棄日記」。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
台灣和日本一樣因為地理因素,是屬於地震活動和颱風十分頻繁的區域。想起22年前的921大地震造成上萬人傷亡,以及數萬間房屋倒塌;近年梅雨季與夏季颱風來臨時,臺灣各地總是下著傾盆大雨,使得低窪地區易造成水災。有想過這些災害發生在自己居住的地區該怎麼辦嗎?萬一周遭沒有大人怎麼辦?該採取哪些行動? 這系列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首先,我要鄭重的再次強調:台灣人好日子過太久,實在太沒有憂患意識了!最近一次遭遇全國性的大型天災,或許就是921震災。但是坦白說,那樣的強度與傷害性,離大型災難還有一段距離。至於人禍就更遙遠了,曾經親身經歷二次大戰的台灣人已經寥寥可數。 再看看五月中第一次宣布「三級警戒」時,有多少人像無頭蒼蠅般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
台灣和日本一樣因為地理因素,是屬於地震活動和颱風十分頻繁的區域。想起22年前的921大地震造成上萬人傷亡,以及數萬間房屋倒塌;近年梅雨季與夏季颱風來臨時,臺灣各地總是下著傾盆大雨,使得低窪地區易造成水災。有想過這些災害發生在自己居住的地區該怎麼辦嗎?萬一周遭沒有大人怎麼辦?該採取哪些行動? 這系列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首先,我要鄭重的再次強調:台灣人好日子過太久,實在太沒有憂患意識了!最近一次遭遇全國性的大型天災,或許就是921震災。但是坦白說,那樣的強度與傷害性,離大型災難還有一段距離。至於人禍就更遙遠了,曾經親身經歷二次大戰的台灣人已經寥寥可數。 再看看五月中第一次宣布「三級警戒」時,有多少人像無頭蒼蠅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期舉辦了一場改建說明會,但是參加人數卻非常少,讓我感到失望。會議過程中,地主的態度和缺乏誠信讓我深感不滿,甚至影響了整個會議的進行。這次經驗讓我重新思考與地主之間的合作關係,以及如何在未來的會議中取得更好的結果。我相信尊重與誠信是合作的基礎,但若不被珍惜,那麼放棄或許也是一種選擇。
Thumbnail
寫這篇文章時 已經完成打工換宿 安全回到台灣 筆電老舊不給力 造成沒有及時的更新 不可否認地 懶惰 也是一部分原因 (打工換宿的城市-蒲郡市) 一個人出走的孤單 正因如此 這段回憶才深刻難忘 結束後 也才可以 輕鬆地 笑談一切 (飯店前的竹島園地)
Thumbnail
概要:比較好的一次報告但是還是心情不好,遊戲本體已經關服三年卻還在試圖提供新內容的作品,頭暈,看小朋友作品。
Thumbnail
概要: 凌晨的地震,不適感,做事但沒做事,一天一餐,低濃度的存在於我生活裡的文學,網路觀察,交作業。
Thumbnail
清明連假就這樣結束了,好想繼續放假阿~~ 昨天我在fb滑到市長的貼文,因為4/3的地震,所以陸續開始有捐款的資訊,幫助花蓮重建,看到後我就拿起手機,轉帳到捐款的帳號了,這是我第一次捐款在台灣的天災,雖然以前看著新聞也會覺得難過,也希望自己可以做些什麼,礙於自己的狀況也不是很好,所以都沒有特別做什麼
Thumbnail
2018/09/07 00:06 命運寶箱 拍圖
不好的感覺又出現了,沒有定見,先活著,其餘免談。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63 看到fb動態回顧去年的今天3/3寫: 「放棄,不一定是失敗;放棄代表自己足夠成熟、知道何時該停損。」 昨天在ig看到這一句話: 『放棄有時候需要勇氣』。 週四與朋友Y晨讀分享也才聊這話題。 接著我問:「當初的放棄,妳會不會後悔or有所遺憾呢?」 Y說:「如果當初我沒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期舉辦了一場改建說明會,但是參加人數卻非常少,讓我感到失望。會議過程中,地主的態度和缺乏誠信讓我深感不滿,甚至影響了整個會議的進行。這次經驗讓我重新思考與地主之間的合作關係,以及如何在未來的會議中取得更好的結果。我相信尊重與誠信是合作的基礎,但若不被珍惜,那麼放棄或許也是一種選擇。
Thumbnail
寫這篇文章時 已經完成打工換宿 安全回到台灣 筆電老舊不給力 造成沒有及時的更新 不可否認地 懶惰 也是一部分原因 (打工換宿的城市-蒲郡市) 一個人出走的孤單 正因如此 這段回憶才深刻難忘 結束後 也才可以 輕鬆地 笑談一切 (飯店前的竹島園地)
Thumbnail
概要:比較好的一次報告但是還是心情不好,遊戲本體已經關服三年卻還在試圖提供新內容的作品,頭暈,看小朋友作品。
Thumbnail
概要: 凌晨的地震,不適感,做事但沒做事,一天一餐,低濃度的存在於我生活裡的文學,網路觀察,交作業。
Thumbnail
清明連假就這樣結束了,好想繼續放假阿~~ 昨天我在fb滑到市長的貼文,因為4/3的地震,所以陸續開始有捐款的資訊,幫助花蓮重建,看到後我就拿起手機,轉帳到捐款的帳號了,這是我第一次捐款在台灣的天災,雖然以前看著新聞也會覺得難過,也希望自己可以做些什麼,礙於自己的狀況也不是很好,所以都沒有特別做什麼
Thumbnail
2018/09/07 00:06 命運寶箱 拍圖
不好的感覺又出現了,沒有定見,先活著,其餘免談。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63 看到fb動態回顧去年的今天3/3寫: 「放棄,不一定是失敗;放棄代表自己足夠成熟、知道何時該停損。」 昨天在ig看到這一句話: 『放棄有時候需要勇氣』。 週四與朋友Y晨讀分享也才聊這話題。 接著我問:「當初的放棄,妳會不會後悔or有所遺憾呢?」 Y說:「如果當初我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