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別讓猴子控制你的情緒大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別讓猴子控制你的情緒大腦》

raw-image
★內心感到焦慮時,你要問的不是「我為什麼焦慮」,而是「我該如何中斷焦慮?」


【餵食猴子】

為什麼你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焦慮:你為了控制焦慮而一直在做的所有事情,實際上就是讓焦慮持續下去的原因。

抗拒、迴避和分散自己的焦慮感是向大腦發送錯誤訊息的行為。

這些行為造成更嚴重的焦慮循環,增加壓力荷爾蒙的劑量。

這樣的循環稱之為「餵食猴子」(feeding the monkey)。

猴子其實是個比喻,意思是猴子腦袋。

這個隱喻和人類行為本身一樣古老。

幾千年來,許多先賢哲人將人類的思緒比喻成一隻猴子:我們的心思,就像朝空中縱身一躍的猴子,從這根樹枝跳到另一根,從不滿足,從不休息。

憂慮在腦海中迴盪,像是許多猴子在吱吱嚷叫。

強大的情緒驅使著我們往任何看起來可能比較舒服的地方跳去。

然而,似乎怎樣都無法真的放鬆、寬心。


【簡單的錯誤】

為什麼比作猴子呢?

造成我們恐懼和焦慮的東西,豈不是更像一頭應該被消滅的野獸,或一個該被驅除的惡魔嗎?

並不是這樣。

大腦的這一部分相當忠誠勤奮地工作著,戮力維護我們的人身安全。

只是有時候它會有點野,可能反應過度,就像猴子一樣。

遭猴子腦袋挾持時,我們會犯下兩個簡單的錯誤。

首先,我們會高估威脅。

第二個錯誤是我們會低估自己的能力,無論要應對的是猴子警報中的負面情緒,還是真實發生的威脅。

我們在過馬路或爬梯子的時候,也許會有意外。

面對任何任務,你的確可能失敗。

當你張開嘴說話時,說不定會冒犯別人。

但是,就算威脅成真,生命也不會停止。

我們會試著應付,也會康復,我們可以從錯誤中學習並繼續前進。

在感受到猴子警報的負面情緒和感覺時,生命也不該就此打住。

 

【你本身並不是猴子】

我們嘗試掌控全局:滑手機;看電視;倒杯飲料;吃零食;血拼。

我們一份報告檢查三次,避免有錯。

我們明明想拒絕,卻說好。

我們在網路上查找症狀,確保那不是癌症病變的痣。

這些分散注意力的策略只能提供暫時的紓解。

猴子腦袋仍然不斷運作,時時警惕,等待空檔。

如果你曾經試過冥想,但半途而廢,那麼你會知道我是在說什麼。

一旦你稍微不那麼專心,猴子便趁虛而入,讓你感到焦慮並佔據你的腦袋。

關於這樣的猴子腦袋,我們只好照著俗話說的:「不要做無謂的抵抗了。」

猴子腦袋很古老,是大腦內的大腦,單純、專注、固執,全自動,不受我們直接控制。

即使在你最想擺脫它、享受當下的時候,例如獨處放鬆、在情人懷抱中,或追求夢想時,猴子還是一直都在。

儘管這聽起來令人沮喪,但實際上是個好消息。

如果你能把焦慮視為假警報,把焦慮的念頭想成猴子吱吱叫,那麼你已經開始治癒自己。

你知道猴子腦袋是人體運作的一部分,但你本身並不是猴子。


【打破循環】

我們如何獲得新經驗來支持新的開闊思維(expansive mind-set)呢?

就是不要餵猴子!

當我們用「開闊策略」來取代安全策略時,就可以打破焦慮的循環,並讓新的事物發生。

幫助我們放寬心胸的策略(開闊策略)並不是要減少焦慮,而是要改變焦慮的運作方式:吃掉猴子的王牌。

開闊策略可以有效打破焦慮循環,讓你獲得新體驗,以反擊猴子腦袋並鞏固新的思維方式。

另一個好處是,這些幫助你擴展的策略會教你如何改變焦慮的運作方式,最終減輕焦慮感。

要提出開闊策略很容易,因為它們通常與安全策略相反。

例如,在社交聚會上,害羞的人常用的安全策略是將自己固定在一個地方,然後等待其他人過來與他們交談。

這個策略確保了來者都是對你有興趣的人,因此不會拒絕你。

每當別人主動出擊,而你也不會被拒絕時,猴子就被餵飽,循環也就持續下去了。

為了打破這種循環,在社交聚會上,你可以嘗試新的開闊策略。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接近某人,然後問好。

接著,你可以問個關於他的問題或說說自己的事。

你需要為了派對而變成機智又風趣的人嗎?

不需要!難度太高了。

只要簡單地主動呈現自己,你就已經達成了目標。

請注意,如果你用舊思維來執行新策略,這樣不會進步。

你必須放寬心胸,來配合開闊策略。

例如,我講的話有時可能很無聊或很蠢。

我不需要正中紅心;我只需要達到目標。


【凌駕猴子的指令】

如果你發現,自己正在對自己講道理來反駁猴子的吱吱叫,請停下來。

猴子無法從理性或辯論中學習。

猴子腦袋透過以下兩種方式學習:

1.收到你證實它的威脅感受是真的。

2.未收到你證實它的威脅感受。

一直以來,你都用抗拒證實了猴子的感受,錯誤地教導它,現在該停下來了。

你能給吱吱叫的猴子腦袋最清晰的訊息,就是觀察它,感謝它,然後一遍又一遍地回到你新的開闊策略和思維方式中。

你的目標是凌駕猴子的指令,而不是淹沒或以任何方式破壞它。

 

~珍妮佛.夏農(Jennifer Shannon)/家庭及婚姻治療師,她是《青少年的羞怯與社交焦慮手冊》和《青少年焦慮症生存指南》兩書的作者,也是加州聖羅莎市的聖羅莎認知行為療法中心的共同創辦人。

~《別讓猴子控制你的情緒大腦:打破焦慮迴圈,找回人生掌控權》

~《Don’t Feed the Monkey Mind: How to Stop the Cycle of Anxiety, Fear, and Worry》

 

【博客來書店購買《別讓猴子控制你的情緒大腦》】

【金石堂書店購買《別讓猴子控制你的情緒大腦》】


 

#別讓猴子控制你的情緒大腦 #情緒 #焦慮 #人生

#閱讀筆記 #閱讀 #讀書 #讀書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方格子】

https://vocus.cc/salon/ohitori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偶希都理 #廖慧淑

avatar-img
360會員
2.1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你為每一件事物賦予意義, 你可以捨棄以往的負面經驗,撕掉舊標籤、創造新形象。
★以批判性思考原則,衡量各種奇異現象, 鍛鍊釐清論述、評估證據、分辨說法、自行尋找答案的能力。
★透過思維逆轉,學會自我提升,把討厭鬼全甩開!
★基因也許決定了某部分的人格特質, 但真正使性格趨於成熟穩定的,是一連串的生命事件!
★為什麼成功人士總說「我很幸運」,但你卻不會遇上這種好運?
★你為每一件事物賦予意義, 你可以捨棄以往的負面經驗,撕掉舊標籤、創造新形象。
★以批判性思考原則,衡量各種奇異現象, 鍛鍊釐清論述、評估證據、分辨說法、自行尋找答案的能力。
★透過思維逆轉,學會自我提升,把討厭鬼全甩開!
★基因也許決定了某部分的人格特質, 但真正使性格趨於成熟穩定的,是一連串的生命事件!
★為什麼成功人士總說「我很幸運」,但你卻不會遇上這種好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Thumbnail
關於焦慮,你需要的不是對抗,而是如何好好駕馭它!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把焦慮寫下來,就不會焦慮了嗎?」 如果是,我想是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中,透過脈絡梳理和自我對話,對焦慮來源產生更清晰的視角,或許它的本質仍是問題,但至少,問題被看清楚了。 如果不是,那又是什麼情況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Thumbnail
關於焦慮,你需要的不是對抗,而是如何好好駕馭它!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把焦慮寫下來,就不會焦慮了嗎?」 如果是,我想是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中,透過脈絡梳理和自我對話,對焦慮來源產生更清晰的視角,或許它的本質仍是問題,但至少,問題被看清楚了。 如果不是,那又是什麼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