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6|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雙語班學生,最不想上雙語課。∣菜b導日記∣倒數696天

#雙語班學生說,雙語"很假"。


某天,某(非英文)師終於股起勇氣,準備把昨晚背好的"雙語劇本"派上用場,才說了兩句英語後,此時台下…
(雙語班)某生:「老師,你可以不要(用英文上課)嗎?

那個某師,就是我;

那個曾經也一度樂見「高中雙語班」的我。


在《雙語教育》的閱讀心得裡,我認為台灣的雙語教育任務,首推「能破除 對英文的恐懼 即可」。那是我去年的感想。

在不到一年的期間裡,我繼續與學校新聘的外師一起進行雙語教學,不禁有點顛覆的感覺?!這種感覺,與我在這一年裡的菜b導身份不無相關,在每次段考後,與學生晤談成績狀況,讓我慢慢對於"高中雙語課",又有一些新的想法了……


❦ 關於雙語班

.學生不像早年那樣恐懼英文口說了

教育部在2022上半年大張旗鼓地蠻力推行雙語教育政策之時,應該沒料想到2022下半年出生的ChatGPT,會對世人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擴及各種領域層面,包括教育界!加上AI的助力,網路媒體的發達,線上自學通路的繁盛,我真心覺得,台灣學生,已經不再像以前那麼恐懼說英文了!


.雙語教學,沒有「具體可評鑑的教學目標」。

政府雙語政策上路匆促,所以根本沒有做好配套,所謂的"雙語教學",通常都是由外師來規畫教學活動,外師雖在故鄉國家已取得教師證,但是他們的專長項目不一定能搭配台灣的英文課堂需求,所以,外師自行編撰的教學活動,良莠不齊,有些太幼稚,有些太無趣,而雙語班的學生,就是那小白鼠。而且這些教案、教材,政府並沒有規畫把關機制來確認。


.為雙語而雙語,排擠了其他學科的學習及選擇

若把重點回歸到「雙語班」本身,為了讓選讀雙語班的學生,真的有許多時間沉浸在英文環境下學習,他們犧牲的是普通班學生擁有的多元課程選擇。想當然爾,雙語班學生一週的課程也一樣是35節正課,雙語課排擠了其他的課程選擇,也就是雙語班學生,是一群高中課程裡有比普通班多一些英文的接觸,但其他種類課程都相對難以接觸到的一群學生!

這真的是雙語班學生想要的高中學習狀態嗎?

再者,雙語班從國小、國中到高中開始強力推行,之前我曾耳聞,"重點大學"亦將承接這群孩子,到大學校系繼續執行雙語教學?!但真能落實嗎?大學的課程專業深度可是更翻倍呢!這樣的深度,適合直接以英語來教授嗎?

此外,學測內容沒有變、招生考科沒有變、繁星招生的門檻也沒有變!因此雙語課程不只排擠了其他多元課程的接觸,而且也排擠了深度學習英文學識所需時間!!

疑,雙語班學生都花這麼多的時間在學英文了,怎麼還沒辦法好好深度學習英文學識呢?

因為有外師在場的雙語課堂,至多都著重在口說流俐度、口語文法、口說勇氣而已!有關英文的「學識」與「有深度的詞彙」,在草率的雙語課堂上,其實難以磨練及深入觸及;講白了,雙語班的學生,也可能是英文口語好一些,但英文的深層底蘊、或其他科目,可能都處於不健康的學習狀態,尤有甚者,是英文也沒有增強到哪裡去,學科又一塌糊塗!

而且雙語班裡,還是會有孩子想努力把"各科"都顧好,那些孩子想必花費大量的時間應付外師要求的課業(口說錄影、英文活動作業等),及原本台灣學制下的課程學習,學業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壓力令人不快樂,情緒的出口何處去?普通班學生為何不用受到雙語的糾纏?只因自己身在雙語班!

最後,唯一必得要上雙語課的雙語班學生,變成最不想上雙語課的學生。


.以上綜觀之,我認為"目前的"「高中雙語班」政策,應終結或精準改善。

因應雙語國家政策,推動雙語教學目的是以英語作為語言學習媒介,讓學生能多聽、多說並能理解學科知識,以增強英文溝通能力,進而具備全球競爭力。

但台灣高中的課業一直沒有鬆綁,教育部總綱帶給教育現場的多為限制而非助益,所以,天外飛來的雙語班政策,目前看來,我覺得不適合高中學制

👉只有英文口語日常對話能力,沒有其他紥實的學科能力,是不可能具備全球競爭力的。

👉政策制度課程配套無法達到目的,且學生對英語口說的恐懼已趨緩和,故我拙見---高中雙語班政策,應終結之,或是針對"教育現場現況",量身訂做配套改善精進。



❦ 到底該如何提升台灣學子「整體」英語能力?

.盼政府 能 對症下藥

---為英語弱勢孩子改增設【英語增能課

我在教學現場看到的是,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逐漸走向極度的M型兩極化,80~90分 vs 30~40分。台灣高中英文課程學科知識份量與考科內容,據說,是連外國母語人士都覺得不簡單!高分群的孩子們,從小就補英文長大,他們涉獵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單字,他們長期養成良好的英語直覺,這群孩子,若在高中繼續有恰當的引導,他們的成績維持在高分群,相對可及,而且不用"雙語班"錦上添花的加持……

低分群的孩子們,溯及既往,可能是在國小?國中?的某個關鍵的時期,面臨英文學習上的挫折、無奈與無解後,從此一蹶不振。

他們不是不用功,他們也知道英文超級重要,但自己隻身努力不來,最後在學習落差的底層苟延殘喘著。

我覺得若想提升台灣學子「整體」英語能力,應該是把這群低分群的孩子救起來

若能把雙語班的資源及人力,轉化提供給這群英語弱勢的孩子們,我覺的才是真實的對症下藥,當孩子們接受指導、陪伴,找到適合自己的英文學習好方法,讓英文成績提升,帶動自信及學習效益,那一定是CP值超高的一件事吧!

例如,讓外師進駐目前體制內的「自主學習課」,讓英語弱勢的孩子,能有機會與外師接觸,先從口說切入,不再恐懼英文,再慢慢拉抬自己願意接觸英文的勇氣,接進英文,讓英文慢慢進步。這樣不會增添新的課業壓力,又可以讓這學孩子,在空白課堂時間,把英文能力補強起來。

學校裡的外師,應該讓全校學生都有機會接觸及專注地向他們學習,雨露均沾,才對。


---為英語優勢孩子改增設【英語報告課

這裡指的是從課綱的制度層面改善,為「高中雙語班」客制適切的雙語教學配套,而非像現在這樣號稱沉浸式,而把許多不該執行雙語的課程也給拖下水。

而我觀察到那些英語程度良好的孩子,在現行高中學制中,如何能不再增加學業壓力,而又為自己的英語能力再上一層樓的學習方式,可能可藉由每週僅2節課即可,並以外師作為"主導老師"的英文報告課程。

每週僅2節課即可,別再外添學生學業壓力;但這2節課,是紥實地請外師為學子規畫有深度的英語學習內容,從外師的英語母語人士的角度出發,才可能提出中師沒法想到的英文學習層面。

不管孩子們是否補過英文,若是要能流利地使用英語口說,甚至搭配年紀成長所需的學術份量口說內容的需求,都是要繼續投注練習及時間。

所以,以英語"報告"的型式來練習口說,是我覺得可增強的一個切入點,相較生活用語等,在電影、線上資源等較易從補習班涉獵與自行學習,"報告相關學術口語內容"的層面,是孩子們較不易得到專業指導資源的,而且英語口說報告的能力,也具有職前能力養成的功能!

因此這類"正式又富禮儀"的報告口說內容,如果能有英語母語人士指導,並搭配正式的學術內容,一方面可以在現行108課綱制度中的自主學習,或各式多元選修中相輔相成的順水推舟,有中師的學術專業指導,又能有外師在口語措詞深度上的琢磨,才能很有效益地、繼續地增強這些英語已有一定水準的孩子們的能力,且英語報告課的成果,也較能像口試一般透過問答應對來確認,及評鑑。

退一步來看,給外師一個專屬於他們能揮灑的空間,讓他們放心且願意投資心血在其中,這樣並有效發揮外師的"功能"!否則千里迢迢高薪聘來台的外師,若只有與ChatGPT差不多的效益,豈不可惜了。






##

第102本《雙語教育》

『外師』的可憐之處 ∣菜b導日記∣倒數713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莊小昕❦祕密學院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