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看得見的堅固強大,
無形的觀念意識層次更高。
================================
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
天底下最為柔弱的,
能夠穿梭於天底下最為堅硬之物;
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
因其沒有形體就算沒有間隙也能進入,
這就是我之所以知道無為很有益處的原因。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
不用公開言語(命令)引導下屬行事,
運用無為的觀念領導所帶來的好處,
天下希能及之矣。
天底下幾乎沒有其他做法能達到這種境界。
================================
無有:有,有形之物也;無有,沒有形體。
間:間隙。
言:說話,引申為命令。
最為堅硬的岩石金屬,用一般器具難傷其分毫,竟能被不定形態的水與空氣給滲透、風化與锈蝕,此即為「無有入於無間」之一例。在硬度比較上,水與空氣是連基本形狀都無法維持的「至柔」,但以不同層次思考的話卻可為鬼斧神工之利器也。本章提醒人們別拘泥於表面的勝負優劣,亦勿執著在硬碰硬的對決較量,若能在觀念意識的層次有所突破,或能出現更為簡單輕鬆的突破方式。
如古人偏好施行「仁政」,而仁就是強調關係親近,仁政即是以仁為核心概念來施政。施行仁政的好處便是與民眾關係親近,易獲得廣大支持而成為合法性的基礎。依靠關係雖可減少信任方面的疑慮,並運用人情壓力降低政策推行的阻抗,但若在用人行事過於重視人際上的遠近親疏,必將反被關係準則束縛而綁手綁腳、阻礙重重,導致「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等沉痾陋習存在。
無為之事與不言之教在<明道.相對>已有詳細詮釋。相較於大有作為的行事表現,無為是更高層次的觀念突破,即在縝密評估規劃後授權下屬推動執行,且就事論事採用合理的思路,而不言之教則是充分授權的成敗關鍵,畢竟只要上級出口干預等同於把充分授權給破壞掉。然而不干預下屬就顯現不出領導者的有所作為,且由於擔心被貼上碌碌無為的標籤而希望聚焦在自己身上,因此有為與授權本質上相互矛盾。
無為觀念跳脫了仁的侷限,在道理的權衡取捨下該用仁則用、不該用仁則不用,由於把事情安排妥當後授權專人負責,相比親力親為更有餘裕顧及全面、無所偏頗,也不會因標榜特定概念反被綁手綁腳,這便是所謂「無為之益」。然若無觀念層次上的突破,依舊停留在有為的思維甚至誤解成不為,那麼將註定與無為的境界無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