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8|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陪你讀書|不再被未讀 ——《聰明簡潔的溝通》


■ 「聰明簡潔」意味著尊重每個人有限的時間與注意力。 —— Manny Li,《曼報》創辦人


《聰明簡潔的溝通》



🌟導讀:


本書為新聞媒體公司 Axios 為推廣「聰明簡潔溝通法」所做,在人人日漸對長文失去耐心的年代,教讀者如何用直接、簡潔的方式傳達重點。

該技巧適合用於,社群媒體、電子報,會議與電子郵件,讓我們第一時間抓住讀者的關注。


🌟心得:


●| 200 字的重點|✏️

作者將一篇文章切為四大塊,個別是

✔︎ 吸睛引子,作為主旨,需要限制在六個字內

✔︎ 有力的導言,簡單、直白和肯定

✔︎ 為什麼重要,背景脈絡

✔︎ 了解更多,讓讀者自行選擇是否要知道更多

盡可能在手機的一面中,把上述內容完整表達。



●|讀者至上|✏️

或許你跟我一樣,在學生時代被迫在走廊或者操場上聽校長或教官發表他們的「觀點」,絕大多數時刻都是無聊且沒必要的冗長,因此我們多半沒有麼好感,甚至選擇性失聰。我們的專注在一件事情的黃金時間僅有 26 秒。

因此我們應該盡可能簡短且清楚的表達,避免降低我們在對方心中的好感度,珍惜每個溝通的機會。


●| 詳情請見附件|✏️

我自己在辦公室寫郵件也是遵循盡可能簡潔明瞭,主旨要將專案和事件寫清楚,一封信不超過兩個重點,需在什麼時間點前回信標示清楚

如果有必要,將相關的資料放在附件或提供網址,但約有八成的人都會以簡報內容下決定,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式,將結果導向想前往的方向。



🌟總結


科技業中每天十幾封信是常態,畢竟通知相關人員寧可多不可少,我們處長甚至給我看過每天三百封信的信箱。要試圖讓大家不再未讀你,盡可能讓信件清楚、一目了然。(我還遇過有同事直接把某人的信設為直通 Trash /幫 Trash 改名


當然,三位創辦人也強調,不是在我們應該越寫越短,而是將簡短且精準的表達視為工具,協助我們進行溝通,對於有些前瞻的科學研究與理論推測,本來就應該小心謹慎的制定其範圍。

這本書推薦在科技業工作,信件經常石沉大海的朋友。


以上就是本周的分享,喜歡請記得追蹤跟小紅心鼓勵創作者們持續更新~ 下週預定是 Josh Davis 的《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有興趣可以先閱讀,這樣下週收看書籍推薦時就能有線上讀書會的效果哦。




🌟衍生閱讀:


1.關於在碎片化時代提昇閱讀力→

陪你讀書|無法集中的優勢——《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閱讀力》

2.關於如何讓自己被看到 →

採購人生|關於導師Mentor 這件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用簡短的語句、心智圖總結一本經典或熱門書籍。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