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寫給「已經有在做卡片筆記法,但有點掙扎,覺得怎樣都抓不到竅門的人」看。
如果你沒有實操過卡片筆記,可能除了第一點以外,其他的有點難懂。
我試著讓所有人都能看懂我的文章,但卡片筆記這門藝術我理解太淺了,沒辦法講得更明白;這些頓悟對我來說又太珍貴,我怎樣都想分享。只好 rant 一下,目前只能寫出這樣的程度。
▋1. 寫作是思考的外部鷹架:在紙上思考。
坐在石頭上沈思的雕像只是一種神話。深度思考必須仰賴寫作,只有在紙上思考,才是有效的思考。
《How To Take Smart Note》書中有個小故事。
一位歷史學家拜訪 Richard Feynman,他看到桌上的手稿,便說:「能看見費曼的思考紀錄,真是榮幸。」。
費曼說:「喔不不不,這不是我思考的紀錄,這只是我思考的過程,我只是都在紙上思考。」
歷史學家說:「喔,你是說你在腦中思考,然後記錄在紙上。」
費曼說:「不是。這不是紀錄,這只是過程。你必須在紙上思考,這只是那張紙。」
以寫作作為思考的外部鷹架,這點是讓費曼成為傑出學者的關鍵。
神經學家 Neil Levy 總結近數十年的學術研究,也做出同樣的結論:「紙本筆記或者電腦筆記,都沒有讓當代物理學,或其他必須動腦的學術工作變得容易,而只是讓它們『成為可能』。」
大腦擅長發想,拙於記憶。在紙上思考,是任何想進行嚴謹思考的人,都「不得不這麼做」的練習。
▋2. 輸入即輸出。
許多強調閱讀的人都會說,要把「輸入化為輸出」。
我認為更好的理解是:「輸入即輸出」。
《How To Take Smart Note》書中提到,優秀的閱讀者會「帶著筆閱讀」,隨時紀錄讀到某一個段落文字所產生的靈感。
這過程不是抄書,是寫下自己的想法、連結舊知識與思考,手寫下來的可能是原文的整理,或者延伸。「引用原文」只有在必要時才會做。
因為這樣做,你會「從輸入當下就在輸出」,因此根本不用擔心寫作有沒有靈感,你只需擔心「如何整理這些零碎的輸出片段」。
▋3. 筆記的價值是連結。
卡片筆記就是「完整收納零碎輸出片段」的藝術。
這些閱讀時零碎的輸出,都化為卡片,進入「歸類與連結」系統,和舊筆記進行比較、連結、碰撞、對話。
「連結」是最精華的,也是會體驗到筆記盒活起來的時刻:當你必須把新筆記跟舊筆記連結時,過去的自己,會跟現在的自己進行知識深刻對話。
然後你必須面對自我矛盾,你不得不邏輯嚴謹,因為不處理掉矛盾,卡片就放不進去。
你也會看出書本的品質。有時候同一本書竟然會產生互相矛盾的卡片,如果回去考證確定筆記沒做錯,那就會發現是作者寫錯了。
因為卡片筆記,你可以「真的批判性思考」,不是活在「我好像有在思考」的自我盲點假象裡。
▋4. 以「輸出」為標準。
卡片筆記是一個完全以「寫作輸出」為導向的知識庫。
例如,怎樣知道我要把一張卡片加進去我的卡片盒?「當我未來寫作時,會想要用上這個知識」,那就應該加入。
我應該如何歸類卡片的關鍵字?「想像你未來寫這本書,這個知識點會被收錄在叫什麼名字的章節?」章節名稱就是你的關鍵字。
有時為了收納新卡片,要創建一個新的索引頁。但,這個索引頁應該叫什麼名字?「假設你未來要寫一本書,那本書會有這張卡片,那本書會叫什麼名字?」書本名稱,就是你的索引頁名稱。
完完全全以「輸出」為標準。
我還是要強調:寫作是思考的外部鷹架,深度思考必須要有深度寫作。
我認為用「寫作」的邏輯去看待整個知識庫,是讓思考清晰的關鍵(也是《How To Take Smart Note》不斷強調的)
▋5. 以「自我」為標準
我走過最大的誤區,就是覺得自己要架構一個「個人知識百科大全」。這是錯的。
卡片筆記是完全以「寫作輸出」為導向的思考系統。
你會寫作的主題,通常就是你有興趣的主題,因此是否收納卡片,應該創建什麼名稱的索引頁,都應該遵循著你的「興趣」。
不要用架構百科大全的方式來做卡片筆記,除非你的興趣就是「寫一本百科大全」。
興趣是純粹自我的,一張卡片是否有意義,你自己說了算。
例如我有一張筆記:「蔡加尼克效應反面:刻意不完成工作,也會讓大腦在背景思考」。這對我來說就非常有意義,它充分解釋了「馬蓋先方法」為何管用。
但你應該看不懂,這只對我未來寫作時有意義。
不要寫百科大全,回到個人興趣。
▋6. 當個知識農夫,而非知識匠人。
匠人打造,農夫培養。
打造(build),對過程有百分之百的控制與要求,成品必須如同一開始的想像和規劃,這是一種「工程」。
培養(curate),是準備好土壤、肥料、陽光與水分所有需要條件,讓成品自然而然生長出來。對於成品如何長、怎樣長、何時長,並沒有辦法要求,因此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這是一種「生態」。
兩者無優劣,只是應用場景不同。
卡片筆記法,邀請你當一個知識農夫,而非知識匠人。
重複「寫卡片 -> 歸檔與連結 」的過程,就是在給你的卡片盒澆灌施肥,耕作。
因為有這套系統,發明人 Luhmann 可以「一但沒勁,就換主題」,他在法律、社會學、政治、教育等 N 種主題不斷切換,他的知識農場就同時在生長 N 種不同作物。
卡片盒就變成活的生態系,自然而然長出不同主題的文章,甚至書本。
我這個禮拜花特別多時間研究卡片筆記,因此我的知識庫中,「Index 20 - 卡片筆記與第二大腦」索引頁就特別興旺,一直被編輯整理。
同時最近我也在看《非虛構寫作指南》,那可能過幾天我開始整理,就會放下卡片筆記的索引頁,開始耕作「Index 1 - 寫作筆記」。
(這些都是隨我開心命名的索引頁,沒有標準)
善用卡片筆記,你就是個知識小農。有時候忙碌蕃薯,有時照顧玫瑰,有時候看顧你的九層塔。直到熟成了,就收割變成文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因為就像是 Luhmann,耕作時都是充滿興趣的主題。
▋7. 卡片筆記法的本質:切合自然生態系的底層邏輯
生態系的強度,取決於物種多樣性。每一個物種各自與其他物種產生連結、互動、關係。
同樣的,筆記庫裡面的各個筆記,也各自互相連結、想法上互動(每看一次都有激發)、產生關係。
由下而上建構筆記庫的過程,會長成一個有生命力的知識生態系,這過程看似靜態的文字,竟然會主動跟你說話,有強勁的生命力。
這個過程也是隨機、不可預測、不可計畫的,就像是生態系中,基因變異產生的遺傳多樣性,交配出全新的物種。
隨著興趣,這邊讀一點,那邊讀一點,每一次都紀錄下一個想法,很快就會發生筆記與筆記之間的「連結」、「衝突」、「雜交」。
這是符合自然生態底層邏輯的筆記方法,也是打造個人知識生態網絡的方法。
▋幫你整理
1. 寫作是思考的外部鷹架:在紙上思考。
2. 輸入即輸出。
3. 筆記的價值是連結。
4. 以「輸出」為標準。
5. 以「自我」為標準
6. 當個知識農夫,而非知識匠人。
7. 卡片筆記法的本質:切合自然生態系的底層邏輯
從這幾點出發,你會發現卡片筆記現存的那些討論,連結該怎樣設定、該用 obsidian 還是 heptabase ,都只是工具。
我個人最大的啟發點,是 1.。
寫作是所有思考的底層邏輯,始祖人看見動物寫成壁畫、國家的運作寫成法律、產品的運作寫成說明書、人生的故事寫成小說、畫面與鏡頭語言寫成腳本。
卡片筆記法邀請你放下「寫作是一種嗜好」的價值觀,然後理解:「所有的思考,皆無法脫離寫作」。
人但凡想要真正看清一件事,就必須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