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人看世界| 不要為了AI而A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AI工具

AI工具


最近觀察到一個現象,許多品牌在OOH也開始使用AI生成圖片,最近看到最令我震驚的就是某個知名牛奶品牌在人來人往的廣告燈箱版位也使用了AI算圖的素材,畫面中的小孩明顯不自然的笑容跟人工感極強的視覺,讓人當下對這個品牌好感度立刻扣分。


或許很多人會想,AI算圖有這麼嚴重嗎?許多公司企業不是都這麼做。

身為從事品牌行銷長達十五年的創意人員,我必須誠實的說,有,真的有這麼嚴重。


嚴重的點在於,這攸關到品牌形象。

在進入正題之前,就先來說說所謂的「品牌形象」是什麼?


你希望你的品牌是個什麼樣的人?

品牌形象又分為品牌識別(CI) 跟核心精神,除了LOGO、標準字、包裝設計等代表企業的視覺元素外,它還代表著品牌的價值觀、使命和文化。而消費者往往會根據品牌形象來做出購買決策。舉例,全聯福利中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透過品牌形象的重新塑造,成功從乏人問津的軍公教通路搖身一變成為國民超市,締造出億萬業績。


因此,維持良好的品牌形象至關重要,不僅可以建立起消費者的信任和忠誠度,更能進而提升品牌的市場競爭力和長期盈利能力。


所以回到一開始的主題,AI算圖有這麼嚴重嗎?


就像前面提到的,品牌形象至關重要,應該不會有人希望自己的品牌給人廉價、沒有人味的感覺吧?雖然AI技術越來越發達,但目前的AI生成圖片還是缺乏攝影師實拍的細膩度與人味,導致圖片看起來顯得生硬、不真實。雖然可以省去製作時間和人力的成本,但長期下來可能反而對品牌造成負面影響。想像一下,一個高端品牌如果使用劣質的AI圖片來宣傳其產品,你會怎麼看待這個品牌呢?


但不可否認的是,AI技術確實可以為品牌帶來許多創新和便利,但如何妥善運用,而不是為了節省成本或是為了AI而AI,最後造成品牌形象的損害。畢竟對企業經營來說,失去消費者的認同與信賴,才是真正的得不償失。



如果有啟發到你的話

歡迎追蹤留言收藏分享


小事敏感體質

自我成長|社會觀察|觀點啟發



歡迎進入高敏感人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短影音盛行的年代,龜兔賽跑帶給我們的啟示依然適用嗎? 我認為是的,而且更加適用,細節後面會說到,在那之前,我想先說說我的發現。 我發現,當整個世界都在搶快,真正厲害的人, 反而都在追求「慢」或者說「不急」。
啓發你下定決心,付諸行動的小事是什麼呢? 前陣子無意間滑到一則影片,內容讓我印象很深刻。影片中的女生談到她之前在美甲店上班了好幾年,有一天,她看到一個客人提了一個愛馬仕包走了進來,當下被她的優雅氣質跟自信給吸引,在言談中得知她有自己的一份事業,也能感受到她很享受自己目前的生活,這件事讓美甲
*寫於2022.12 「毛毛蟲如果沒有經過成蛹的尷尬,不可能變成美麗的蝴蝶,可是我一點也不想變成難看的蛹」 「我之所以一再的想起那些回憶,難道是因為我現在又要面臨尷尬的成蛹期了嗎?」 宮崎駿所有動畫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一部是心之谷 另一部就是兒時的點點滴滴 在這部片裡,即將面臨
所以,該怎麼劃界線? 自從開始接觸身心靈之後,很常在網路上看到各種文章提到「劃界線的重要」, 對身為高敏感人的我來說,這真的是一件很需要學習與練習的事。 雖然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但卻很少人分享「該怎麼劃界線?」 我曾經歷過像刺蝟一般的時期,當時的我以為所謂的劃界線就是要讓對方清楚明白我
直接說結論:我會二訪。 起初看到網路上兩極的評價,老實說還真有點擔心 等我自己親身體驗過後,瞬間豁然開朗,為何飛花落院的評價始終很兩極 怎樣才叫值得? 關於「值得」,每個人評斷的標準都不同  但我覺得有一個共同的評斷基準,那就
在短影音盛行的年代,龜兔賽跑帶給我們的啟示依然適用嗎? 我認為是的,而且更加適用,細節後面會說到,在那之前,我想先說說我的發現。 我發現,當整個世界都在搶快,真正厲害的人, 反而都在追求「慢」或者說「不急」。
啓發你下定決心,付諸行動的小事是什麼呢? 前陣子無意間滑到一則影片,內容讓我印象很深刻。影片中的女生談到她之前在美甲店上班了好幾年,有一天,她看到一個客人提了一個愛馬仕包走了進來,當下被她的優雅氣質跟自信給吸引,在言談中得知她有自己的一份事業,也能感受到她很享受自己目前的生活,這件事讓美甲
*寫於2022.12 「毛毛蟲如果沒有經過成蛹的尷尬,不可能變成美麗的蝴蝶,可是我一點也不想變成難看的蛹」 「我之所以一再的想起那些回憶,難道是因為我現在又要面臨尷尬的成蛹期了嗎?」 宮崎駿所有動畫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一部是心之谷 另一部就是兒時的點點滴滴 在這部片裡,即將面臨
所以,該怎麼劃界線? 自從開始接觸身心靈之後,很常在網路上看到各種文章提到「劃界線的重要」, 對身為高敏感人的我來說,這真的是一件很需要學習與練習的事。 雖然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但卻很少人分享「該怎麼劃界線?」 我曾經歷過像刺蝟一般的時期,當時的我以為所謂的劃界線就是要讓對方清楚明白我
直接說結論:我會二訪。 起初看到網路上兩極的評價,老實說還真有點擔心 等我自己親身體驗過後,瞬間豁然開朗,為何飛花落院的評價始終很兩極 怎樣才叫值得? 關於「值得」,每個人評斷的標準都不同  但我覺得有一個共同的評斷基準,那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AI帶來便利與快捷 AI技術的應用確實帶來了許多便利與快捷,但同時也引發了許多倫理問題,如數據隱私、偏見和公平性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開發和使用技術時,保持高度的道德判斷和責任心。以下,我將就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並討論如何在使用AI時保持道德標準和履行應有的責任。 數據隱私 AI技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14天每天超過10小時共2,700餘張圖片生成大量操作,AI繪圖用於商業製作的利與弊。
Thumbnail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這是什麼大問題嗎?這樣就寫一篇文章,會不會太混了! 會! 其實蠻混的! 哈哈哈! 1.英文不好,乾脆用中文。就用微軟 Copilot 設計工具 的網址在此。好啦!
Thumbnail
最近AI圖和文章盛行,並沒有說這樣不好,現在也有AI圖和AI文比賽,聽人說有個攝影師用他拍的照片去參加AI圖比賽,結果被發現後退賽,我感到悲哀的是用AI去生成的作品還說是自己寫或畫的,尤其是免費的,設定收費的可能是想賺錢,那免費的又說是自己寫和畫是為什麼呢?滿足自己虛榮心嗎? 最近網路上也看到
Thumbnail
基於好奇心還是有測試過方格子的 AI 建議,但拒絕使用。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未來,針對圖片生成的 prompt engineering 可能會越來越不重要。
Thumbnail
AI帶來便利與快捷 AI技術的應用確實帶來了許多便利與快捷,但同時也引發了許多倫理問題,如數據隱私、偏見和公平性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開發和使用技術時,保持高度的道德判斷和責任心。以下,我將就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並討論如何在使用AI時保持道德標準和履行應有的責任。 數據隱私 AI技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14天每天超過10小時共2,700餘張圖片生成大量操作,AI繪圖用於商業製作的利與弊。
Thumbnail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這是什麼大問題嗎?這樣就寫一篇文章,會不會太混了! 會! 其實蠻混的! 哈哈哈! 1.英文不好,乾脆用中文。就用微軟 Copilot 設計工具 的網址在此。好啦!
Thumbnail
最近AI圖和文章盛行,並沒有說這樣不好,現在也有AI圖和AI文比賽,聽人說有個攝影師用他拍的照片去參加AI圖比賽,結果被發現後退賽,我感到悲哀的是用AI去生成的作品還說是自己寫或畫的,尤其是免費的,設定收費的可能是想賺錢,那免費的又說是自己寫和畫是為什麼呢?滿足自己虛榮心嗎? 最近網路上也看到
Thumbnail
基於好奇心還是有測試過方格子的 AI 建議,但拒絕使用。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未來,針對圖片生成的 prompt engineering 可能會越來越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