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就是「自己人」才能享受到工業國家的產業外移,用金字塔結構的角度來看,即是將下層產業轉給比較窮的盟國,那本國就可得到低價產品,降低的成本可以發展本國高階技術,盟國賺錢後也會回頭來買本國的高價產品。雙贏,前提是盟國,而且人家不大。那麼重點只是在盟國嗎?筆者為何說中國是關鍵?逢中必反?逢中必反可說是堪比軍事上「料敵從寬」的咒語,用來阻止思考非常方便。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量體不大,盟邦如果是小國,工作人力有一百萬,而我們是大國,基層工作人力有一千萬。那麼外移出去一百萬的工作,等於一百萬人失業,看起來很恐怖,但若透過職業訓練,增加新的產業,要消化掉並不難。再說通常會因為外移而失業的這一百萬人中,會有很多年紀較大,退休機制夠好,實際上的傷害都能承受。
但如果盟邦是大國,基層工作人力跟我們一樣有一千萬呢?
填不滿的,若盟國的生產成本夠低,我國不做任何攔截,任由廠商外移,那就會底層被掏空。
這是什麼意思?這其實是跟時間的比賽,如果我國外移產業使盟國得到技術的速度,與本國抵銷失業產生的負面衝擊速度相比快,那對本國來說,不見得會有夠多資金可以提升技術,更有可能是頂層變很小,中下層變寬。
白話一點就是,除了少數人透過外移變有錢,其他受到衝擊的人都會變窮,盟國成為競爭者,本國的中下層群眾來不及爬上去,就被打下來。
就理論而言,如果我國跟盟國真是一條船上的,那問題還不大,像是美國跟加拿大、墨西哥,往下走到北美貿易區,實質上就是往新的大美利堅合眾國之路,你們跟我們的國民都是兄弟,還能自由流動,那就真的沒問題。
但如果是台灣呢?各位可以想像台灣變成美國一州,人口流動會跟加拿大一樣便利?語言隔閡要花多久時間抹平?不要忘了,美國立國到擴張至太平洋的期間,許多新成立的州,花了數十上百年,才取得與其他工商發達的州相當的經濟力,消除州與州之間的歧視更久。
別覺得這很難理解,台灣自己內部難道就沒有歧視,每個縣市看待彼此都沒隔閡?
回到正文上,中國的問題在於量體太大。當初美國轉移工業到日本,日本轉到南韓、台灣,產業的流動用人口基數來算,都處於本國技術轉移可以接受的範圍。但這種轉移到了中國就出事,因為中國人口多到可以吃掉所有低階人力,而且不在乎環境成本,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最不欠的就是奴工,奴役自己人的力道之大超乎想像。
換言之,誰比成本比得過中國?製造業基於降低成本,若不趕著過去,被其他人搶得先機,那不就喪失價格優勢了。這是非常簡單易懂,到2024年今天台灣還很多人在講的概念,也真的不算錯。
但我們要想想的是,到底失去什麼。
產業轉移後,對本國的影響是立即性失業,台灣現在年輕一代,幾乎找不到製造業的工作,說穿了就是被掏空殆盡。製造業跟服務業在本質上不同,製造業需要經驗,沒學歷的技工在生產上就是比高學歷的強,高學歷的優勢在於改良、改善,對於改變製造思維有優勢,不是操作機台、抓生產條件上。
這意思是,我們稱為傳統的製造業,不大需要年年招募新人,這個年代輕工業趨近飽和,早已沒有經濟起飛期的擴張,每年開一個缺就不錯了。
那為何現在缺工?
因為這是長期弊病,製造業只要保有幾個老經驗的員工,是可以發揮200%的效率顧好機台,遠比找新人來填補有效,加上工廠外移的失業威脅,老員工沒有動機教會新人。等到經濟回春,製造業已經陷入老齡化,而台灣在產業外移後進行慣例的技術提升,必然與高教擴張相伴。
高教擴張是絕對會出現的,這是文化上的循環,也是仇視製造業的先進國家弊病,簡稱少子化。這個過程來自於技術提升的需求,當本國開始產業外移,就會有產業升級的壓力,產業升級只有走技術提升的路才有意義,不然就只是規模化而已。
技術提升代表高教必須要擴張,不然沒有足夠的高技術人力可用,而高教擴張的副作用就是少子化,提升教育程度會促成晚婚,晚婚降低生育率,這都是事實,各位先不用跑題去思考怎樣提高生育率。總之,少子化讓高教缺學生,為了補足生員,催促下一代生小孩,還不如降低招生條件,於是整個國家的人力在表面上,通通變成了高技術人力資源。
實際上是這樣嗎?大家心裡明白,一個世代的聰明人就那個比例,教育可以提高比例,但絕不可能全部。
這就變成,新世代的人想要進的是產業升級後的,或是全新的產業,而傳統製造業能找的人越來越少,平均程度也變低,要求還更多。那只好找外籍勞工,進來本國填補金字塔的下層人力。但我們以為從下層爬上中層的人力,會遠多於新產業的職缺,而技術越高的產業,需要的人力資源當然越強,而強不是只看學歷,而要真正的實力,遂讓學歷越高失業越多變成事實。
所以,不管哪一個產業都在缺工,因為我們基層製造業外移時掏空了金字塔下層,如果這個時間夠久,大家都有充裕的時間,可以累積資源爬上去,讓產業完成升級,那就不是問題。
是的,這就是美國成為世界經濟霸主後,開始轉移產業到盟國的現象,不管外移多少產業,每一次的規模就美國整體來說,都稱不上大,屬於可以調控的範圍。反正加補貼下去,失業的多點津貼,就學的多點補貼,幾年後總可以解決。
這個過程從60年代開始到90年代,大致上都很順利,因為像日本後來也變成已開發國家,台灣、南韓的高素質教育人力可以取得美日的高階技術,中南美、西非、東南歐各有其擅長的區位。
我們可以這樣說,在這近30年的時間,每個國家量體都不大,國民平均教育水準皆不同,工業大國放出的低技術產業,都找得到接收的對象。不僅僅是技術,二手機台的去處,需要海外第二春的本國技術顧問,在盟國之間的回饋下得到很大的發展。
中國的量體太大,而且這個量體對於環境是不在意的,有強烈預支未來的傾向。在極短的時間內吃掉所有已開發國家的低階技術,這讓不到十億的已開發國家下層,超過五億人都陷入了惡性競爭,還拿不出辦法。掌握輿論權的中產階級,有充分動機降低自己的消費成本,並對本國勞工苦難視而不見。
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在這數十年間,各國已開發國家的中產階級中,都可以找到對應的論點。
然後勞工階層根本沒時間提升自己,台灣還好一些,有很好的教育體系,緩和了這些衝擊。其他國家得要依靠大量補貼來支撐,如美國有海港的州,能取得低價中國商品,反倒過來用社會福利補貼勞工購買,好降低政治衝擊。
這就變成另一種循環,勞工階級工作越來越少,待遇越來越差,就越仰賴政府補助,沒有足夠教育資源,根本沒翻身機會,而為了讓自己生活可以維持下去,又不得不相信進口低價中國商品的好處,或說別無選擇。
然後就是美中貿易戰爆發了,講不好聽一點,中國沒有讓利的打算,也不打算回饋,強國自有其邏輯,所以自由貿易的默契被打破。
若中國人口只有一億人,這些問題就不會發生,會變成幾十年後在印度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