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關於閱讀這回事(11):純粹的不純粹
付費限定

關於閱讀這回事(11):純粹的不純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如果你閱讀的書刊還沒超過100,或是還沒達到筆者說的,已經通達的程度,這步驟其實很重要。網路上太多人會去信奉特定人的思想,甚至當成信仰供奉,說穿了就是全景圖像都沒建立,就被洗腦了。你有學科的全景圖,就會明白這類書籍是否屬於哪一個大分類的小分類,這些年筆者見過蠻多自稱保守派把一些小分類論述當成聖經的案例,根本忽略這個小分類,是從托克維爾或是柯克思想中演變的。一旦陷進去,就會開始偏執,偏執帶來的後果,就是閱讀的不純粹。

很久以前,筆者就被問到,讀這麼多書怎麼可能保持純粹?寫書的人有自己意識形態,讀者也有,純粹想必是奢言。

嗯,沒錯,但筆者要表達的純粹,是一種閱讀初始目的很純粹,然後得出的不純粹結果。簡單說,不抱持特定想法,依照本心去閱讀,最後得出的結果,即是純粹的不純粹。

畢竟,誰能定義結果的純粹?各位都還記得,國中時會碰到一些國文老師,要求用純粹的欣賞角度去讀文章,發掘文章當中的美,雖然這多是為了應付考試,卻也表達出想要好好閱讀,抱持純粹的心比較好。

自認中立理性客觀的讀者,總是在超譯文本

這回到前面所說,閱讀本身就是目的,從這種想法出發的閱讀,就會純粹。

結果很純粹?筆者沒這樣想過。作者寫一篇文章出去,讀者就會有各種想法出現,這裡筆者經驗很多,常常週日廢文一篇,留言解讀一堆,其他地方分享的惡意想像一堆堆,而原作者自己在想什麼?喝咖啡時突然想到什麼亂寫一通罷了。

筆者想要表達的是,許多人在閱讀時,不管是書本還是網路文章,對於他人意圖的解讀太過強烈,進而否定作者本身,其實就是自我防衛機制,害怕受到影響,擔心別人受到影響。也就是,這種行為不是為了閱讀而讀,是為了批判而閱讀,目的不純粹,看別人的結論怎樣都不純。

但這沒回答結論不純的問題啊。

咦?筆者有說要回答嗎。就邏輯上而言,沒有結論很純粹這種事,每一個結論都是作者本身的經歷,你怎麼能夠藉此判斷這些結論,夠純粹才要信,不純粹就是別有居心。

就是因為這樣,你才會被政治人物洗腦,被媒體帶風向亂跑。

無論閱讀或政治,有精神潔癖最方便洗腦

有沒發現智慧型手機普及,社群軟體大爆發後,整個世界的政治風氣都變糟糕了。台灣不僅早有美國的滋事型網紅,更已出現滋事型立委,沒幹幾件正事,天天要求網民出征,連選區事務都可以推責任。重點是,為何那麼多人吃這套,這不是單純的意識形態可以解釋,用歐美的狀況來分析,可以用筆者說的純粹去解讀。

也就是這些政客表達的人設非常純粹,真心為你好、真心想揭弊、真心要改革,除了真心以外什麼都沒有,提的方案要不是鬼話連篇,就是不具備現實可行型。但因為他很真心,非常的純粹,進而讓你覺得這些小錯誤都可以忽略,畢竟在大弊案前,小小的揭露失誤,是處在容許範圍內。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8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0.5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捷運上看到男生書包插著康乃馨,讓我想起母親節的往事。從撿拾被丟棄的康乃馨,到父親過世前莫名其妙收到孫子獻上的母親節祝福!這些回憶溫馨動人。母親節不只是母親的節日,更是表達愛與感謝的日子。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我從這次的創作反思中,再次解構了個人的寫作模式,並重新定義自己的內在運作。趁機將卡關與破解方法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即便寫作可以有技巧、有心法,還可以透過外在導師(寫作班、寫作書)提供的方法練習輸出內容,但是,也能夠透過自我覺察提煉出屬於自己的內在模式,再以具體的表達架構回應「我是誰」。
在捷運上看到男生書包插著康乃馨,讓我想起母親節的往事。從撿拾被丟棄的康乃馨,到父親過世前莫名其妙收到孫子獻上的母親節祝福!這些回憶溫馨動人。母親節不只是母親的節日,更是表達愛與感謝的日子。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我從這次的創作反思中,再次解構了個人的寫作模式,並重新定義自己的內在運作。趁機將卡關與破解方法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即便寫作可以有技巧、有心法,還可以透過外在導師(寫作班、寫作書)提供的方法練習輸出內容,但是,也能夠透過自我覺察提煉出屬於自己的內在模式,再以具體的表達架構回應「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