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眷村:馬祖新村

Grace-avatar-img
發佈於遊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50+族群,那求學過程中一定遇過有著濃濃外省腔的老師,我記得有四川來的地理老師,國文老師唸課文的腔調和老蔣總統一模一樣,國小同班同學的爸爸就是我的導師,也是年輕時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青年軍,明知回不去了,才在台灣落地生根、娶妻生子的外省人。

大多數人來時匆忙,都是孓然一身,甚至身無分文,中央政府為了應付這突如其來的龐大移民潮,開始覓地建造軍方的眷舍,來安置各級政府官員、將領與軍職人員,形成散布在全台灣的眷村聚落。

2024/5/25日是先生學校辦理教職員工自強活動的日子,出發前看到第一個行程是馬祖新村,以為村民應該是來自馬祖的軍人及軍眷,應該也跟與過往參觀過的眷村大同小異,沒抱大太的期待,參觀過才發現是個非常有趣的景點,下次若時間充裕,一定停留久一點。

眷村書房

眷村書房

馬祖新村平面圖

馬祖新村平面圖


一進村口迎面而來的是眷村書房,是一個只限「內用」的小型圖書館,除了與馬祖新村有關的書籍,也陳列了許多以戰役為主題的書籍,最大宗的部分則是有眷村背景,或者外省第二代作者撰寫的書籍,如愛亞、朱天心、龍應台等等。

坐在櫃檯的志工親切地招呼我們,也簡介了「馬祖新村」命名的緣由,是當年蔣總統的夫人宋美齡帶領勞軍團前往馬祖慰問時,將領趁機提出安置這些駐守在前線官兵在台眷屬的住宅需求,上級為了穩定軍心,規劃了現在的馬祖新村,並非因當地居民來自馬祖而得名。

親切的大姐是導覽志工

親切的大姐是導覽志工

離開了書店與搭遊覽車出行的夥伴們會合,聽取了文化局志工的導覽,首批眷舍於民國四十六年建造完成,分配給陸軍84師少將級以下軍官與眷屬居住。眷村規模從原本預計的七十六戶擴大成後來約有兩百二十六戶,規劃者華心權上校,曾赴美學習,對美式庭院住宅情有獨鍾,於是設計了寬闊的棋盤式道路,同時擁有前庭和後院式的房舍,營造出獨門獨戶的居住空間。

全區都是磚造平房

全區都是磚造平房


周邊則陸續增設了活動中心、禮堂、社區公園、草坪、球場等公共設施,中心點是一個八角涼亭悅心亭,作為居民們休憩點,這個自給自足的眷村聚落,還曾在民國八十七年獲得全國模範社區,帶給全村相當大的鼓勵。

好特別的展覽

好特別的展覽

八角亭屋頂的八仙彩繪

八角亭屋頂的八仙彩繪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導覽志工曾是這裡的居民,由她來現身說法,非常有說服力,娓娓道來如數家珍,說的就是街坊鄰居的故事,講的是叔叔、伯伯那一代的豐功偉業,最有趣的內容是眷村媽媽閒暇時打麻將的光景,就像影片般自顧自地在腦海中播放起來,好有趣!據說還有婆婆媽媽都搬家了,還專程回來找老朋友打麻將,結束則特別到悅心亭拍照留念。

這裡也曾經是電視劇「一把青」的拍攝地,可惜我們停留的時間有限,無法讓導覽志工暢所欲言,也無法去尋訪劇中人物「師娘」、「小周」和「朱青」三人對戲的場景,是此行的一大遺憾,否則她一定還有更多故事和精彩人物可分享。

聽完導覽,四處悠閒逛逛,園區內除了文物陳列區之外,設有光影電影館及藝廊,許多維修過的房舍則變身成咖啡廳、手作小店,還有兩個人即可包棟的民宿,是個多元化經營的文創園區。

水并

水并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自從我自己也成了百年古蹟餐廳的導覽志工之後,旅遊時遇到了導覽,都是我的在職進修時刻,我會仔細聆聽,分析解說者的用字遣詞、音調和咬字,也會觀察肢體語言,最重要的是如何鋪陳故事,吸引訪客的好奇心,這個眷村阿姨很樂在其中,一舉手、一投足都顯現了她的熱忱,明知我們給的時間不多,仍竭盡所能簡潔又清晰地完成任務,也留了一些伏筆和未盡內容,反而讓人萌生再訪念頭,我也從中學習到很多導覽技巧。

今日天氣陰涼,偶爾飄著毛毛雨,充滿詩意不減遊性。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早上8點多搭先生的便車出門,目的地是襄陽路,他去看門診時,我開車四處找車位,終於在立法院附近停車格停好車,我再往回走,目的地是228紀念公園。 好久沒來這公園了,我從公園路入口進入,迎面而來是固定式的捐血車,遠處的涼亭都圍上了施工中禁止進入的警示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通往博物館的牌樓也圍著,甚至是
一早舒適的眠床醒來,怎麼才5點半多,外面的太陽就金燦燦了,海上就聚集了許多衝浪客,
每年五月份的第一個週六都是南部高中孝悌楷模表揚暨母親節園遊會,接著星期一則是補假,今年男籃奪下隊史第8座冠軍,女籃也拿下第7名,家長會簡會長慷慨解囊,為行政及球隊全體隊職員規劃了宜蘭二日遊,多位副會長也共襄盛舉贊助諸多活動及餐飲,返家後站上磅秤,就知道這兩天「收獲」有多豐盛。 此行包下二台遊覽車,
偶然的機會看到種茭白筍的體驗活動,出於好奇按下了參加鍵,過了幾天,我再查看一下行事曆,是這星期日(4/21)上午9點,星期六晚上再度打開活動須知,準備了換一套乾淨的衣服,短褲、雨衣、水壺、袖套和帽子等,順便查一下
2024年4月18日天雨乍歇,開車帶小女兒到研究室寫論文,接近跟隨導航指示,開往南門市場,準備帶婆婆去逛逛這與眾不同的市場。 不得不說這停車場入口有點考驗開車技術,狹小的雙向出入口,萬一需要會車,真的會有點擦撞風險,B2和B3好像是市場攤商才能登錄的車位,我順著車道開到B4,車位還頗多,但可能今天
清明連假後的第二個上班日,和好友相約到陽明山賞海芋、吃美食,但天公不作美,上午10點左右離開中和是陰天,上了陽明山竟下雨了,原本小芸還安排了雨天備案,建議改去飯店吃Buffet,但我們其他兩個都覺得既來之、則安之,大家都有帶雨具,雨中漫步也挺詩情畫意的,於是就依原定計畫執行了。 負責開車的珍,是主
早上8點多搭先生的便車出門,目的地是襄陽路,他去看門診時,我開車四處找車位,終於在立法院附近停車格停好車,我再往回走,目的地是228紀念公園。 好久沒來這公園了,我從公園路入口進入,迎面而來是固定式的捐血車,遠處的涼亭都圍上了施工中禁止進入的警示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通往博物館的牌樓也圍著,甚至是
一早舒適的眠床醒來,怎麼才5點半多,外面的太陽就金燦燦了,海上就聚集了許多衝浪客,
每年五月份的第一個週六都是南部高中孝悌楷模表揚暨母親節園遊會,接著星期一則是補假,今年男籃奪下隊史第8座冠軍,女籃也拿下第7名,家長會簡會長慷慨解囊,為行政及球隊全體隊職員規劃了宜蘭二日遊,多位副會長也共襄盛舉贊助諸多活動及餐飲,返家後站上磅秤,就知道這兩天「收獲」有多豐盛。 此行包下二台遊覽車,
偶然的機會看到種茭白筍的體驗活動,出於好奇按下了參加鍵,過了幾天,我再查看一下行事曆,是這星期日(4/21)上午9點,星期六晚上再度打開活動須知,準備了換一套乾淨的衣服,短褲、雨衣、水壺、袖套和帽子等,順便查一下
2024年4月18日天雨乍歇,開車帶小女兒到研究室寫論文,接近跟隨導航指示,開往南門市場,準備帶婆婆去逛逛這與眾不同的市場。 不得不說這停車場入口有點考驗開車技術,狹小的雙向出入口,萬一需要會車,真的會有點擦撞風險,B2和B3好像是市場攤商才能登錄的車位,我順著車道開到B4,車位還頗多,但可能今天
清明連假後的第二個上班日,和好友相約到陽明山賞海芋、吃美食,但天公不作美,上午10點左右離開中和是陰天,上了陽明山竟下雨了,原本小芸還安排了雨天備案,建議改去飯店吃Buffet,但我們其他兩個都覺得既來之、則安之,大家都有帶雨具,雨中漫步也挺詩情畫意的,於是就依原定計畫執行了。 負責開車的珍,是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父親是南部人,因工作的緣故,我出生於台北,之後因阿嬤年紀大了,父親請調回到南部。南部高雄是我的家鄉,我們起初是住在一個叫做甲仙鄉的地方生活,大姑媽小姑媽也都在附近居住,兒時有許多記憶都是在兩位姑姑家。其實真正的老家並不再這裡,只因老家在偏遠的山區,沒有太多工作的選擇,所以下山後第一個算是有開發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截至2024年5月的統計,目前台灣新住民的人數大約57萬人,已經快要超過60萬的原住民人口數,占台灣總人口比例將近2.5 %,而新住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對於這塊全新的環境他們在生活或文化上都需要多方的調適,以下我們就來看新住民在台灣面對什麼樣的困境?
Thumbnail
有一次在看新聞時,突然出現了一些熟悉的名字,原來是我當兵時候的指揮官或司令官,我的退伍令或成功嶺大軍訓結業證書都是由這些人蓋官印頒發的,原來退休後已經轉換跑道,跑去中共國聆聽昔日敵國黨魁的演講---田共去也! 這些軍中長官我一點也不佩服,就是國民黨黨國體制下的遺毒,現在台灣混不下去了,只好改變立場
Thumbnail
「蘆竹湳像是被遺忘在時間洪流中的老靈魂,是被現代人漸漸遺忘的舊記憶」,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總幹事 許書凡 娓娓道出這裡給大家的第一印象。繼承父親志業的許書凡與其他幾位返鄉幫忙的志工青年,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提供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協助下,從志工變正職工作,現在更已把這裡當家來經營。
鄉下長輩需要長時間的照護,需要提供便利老人家的一些設施,如扶手、安全座椅,保障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這個文章講述了一位同學準備從教職退休,為了滿足媽媽的希望,蓋大房子讓父母住,並提到了鄉下老人入城的難處。讓人們思考了長輩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眷村是臺灣特別的歷史記憶,對眷村的回憶隨著時代推進而慢慢淡化。這篇文章描述了造訪臺中市南屯區春安路眷村的故事,融合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眷村的深情記憶。
哪裡是家台灣是我的家,雲林是我的家,中國是我的家嗎?不是,可是我從小到大讀的是中國的歷史、台灣的歷史,英法聯軍的屈辱,日本殖民的痛我好像可以跟中國人民一樣共鳴、觸動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想統一,但不能理解的是他們使用的方式,砲彈、飛機、在地震當中網路上粗鄙的語言,武力的統一我們能幸福嗎?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今天上課的內容是關於故鄉的主題. 內容是指出生的故鄉和之後生活十年之後的第二故鄉, 這二間中間的變化及自己的感想. 是很有趣的內容, 老師也會要求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故鄉, 要怎麼介紹自己的故鄉讓其他同學也能多了解故鄉的特點. 幸運的是我的故鄉一直都在台北. 不管是出生, 求學, 工作都沒有離開過
Thumbnail
系刊主編出了一個題目,要求我以「故鄉」為主題書寫一篇小文,暢敘我對故鄉的感覺。我究竟是那裡人呢?想想,還真有些惘然。 按戶籍登記,我算臺北縣(現在是新北市)人,我的出生地是中和。當中和、永和的界域還不是那分明的時代,有時還得花費口舌說明我的故鄉是「臺北縣中和鄉」,而不是「臺北縣永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父親是南部人,因工作的緣故,我出生於台北,之後因阿嬤年紀大了,父親請調回到南部。南部高雄是我的家鄉,我們起初是住在一個叫做甲仙鄉的地方生活,大姑媽小姑媽也都在附近居住,兒時有許多記憶都是在兩位姑姑家。其實真正的老家並不再這裡,只因老家在偏遠的山區,沒有太多工作的選擇,所以下山後第一個算是有開發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截至2024年5月的統計,目前台灣新住民的人數大約57萬人,已經快要超過60萬的原住民人口數,占台灣總人口比例將近2.5 %,而新住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對於這塊全新的環境他們在生活或文化上都需要多方的調適,以下我們就來看新住民在台灣面對什麼樣的困境?
Thumbnail
有一次在看新聞時,突然出現了一些熟悉的名字,原來是我當兵時候的指揮官或司令官,我的退伍令或成功嶺大軍訓結業證書都是由這些人蓋官印頒發的,原來退休後已經轉換跑道,跑去中共國聆聽昔日敵國黨魁的演講---田共去也! 這些軍中長官我一點也不佩服,就是國民黨黨國體制下的遺毒,現在台灣混不下去了,只好改變立場
Thumbnail
「蘆竹湳像是被遺忘在時間洪流中的老靈魂,是被現代人漸漸遺忘的舊記憶」,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總幹事 許書凡 娓娓道出這裡給大家的第一印象。繼承父親志業的許書凡與其他幾位返鄉幫忙的志工青年,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提供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協助下,從志工變正職工作,現在更已把這裡當家來經營。
鄉下長輩需要長時間的照護,需要提供便利老人家的一些設施,如扶手、安全座椅,保障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這個文章講述了一位同學準備從教職退休,為了滿足媽媽的希望,蓋大房子讓父母住,並提到了鄉下老人入城的難處。讓人們思考了長輩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眷村是臺灣特別的歷史記憶,對眷村的回憶隨著時代推進而慢慢淡化。這篇文章描述了造訪臺中市南屯區春安路眷村的故事,融合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眷村的深情記憶。
哪裡是家台灣是我的家,雲林是我的家,中國是我的家嗎?不是,可是我從小到大讀的是中國的歷史、台灣的歷史,英法聯軍的屈辱,日本殖民的痛我好像可以跟中國人民一樣共鳴、觸動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想統一,但不能理解的是他們使用的方式,砲彈、飛機、在地震當中網路上粗鄙的語言,武力的統一我們能幸福嗎?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今天上課的內容是關於故鄉的主題. 內容是指出生的故鄉和之後生活十年之後的第二故鄉, 這二間中間的變化及自己的感想. 是很有趣的內容, 老師也會要求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故鄉, 要怎麼介紹自己的故鄉讓其他同學也能多了解故鄉的特點. 幸運的是我的故鄉一直都在台北. 不管是出生, 求學, 工作都沒有離開過
Thumbnail
系刊主編出了一個題目,要求我以「故鄉」為主題書寫一篇小文,暢敘我對故鄉的感覺。我究竟是那裡人呢?想想,還真有些惘然。 按戶籍登記,我算臺北縣(現在是新北市)人,我的出生地是中和。當中和、永和的界域還不是那分明的時代,有時還得花費口舌說明我的故鄉是「臺北縣中和鄉」,而不是「臺北縣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