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2|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讀寫日常問〕寫作文到底可不可以「虛構」?

本文為喜閱樹Podcast節目【閱寫越快樂】EP.55文字整理
|節目主持|梁虹瑩老師、陳冠穎老師


2023年秋天,一篇文學獎的散文得獎作品,引發網路上「散文是否可以虛構」的討論。事實上.在台灣,對於散文必然是作者實際經歷的預設,可以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因此,在該事件中,雖然作者後來言明這是友人授權給他作為寫作素材的經歷,許多讀者仍感覺「受騙」。


這樣的期待似乎始於大家童年的作文教育,身為讀寫教師的我們,藉由此議題,延伸到寫作教育中也常被提出的問題:寫作文時可以虛構嗎?


喜閱樹的兩位老師都認同,寫作本來就不是以「逐字稿」呈現個人經驗,就算是書寫親身經歷,寫作時必然經過選取詮釋和剪接,這就是創作的必經過程。因此我們認為,必要時候「虛構」就是一種寫作技巧。


眾人較無法接受的虛構,是以「我」的第一人稱,敘述從未真實發生的事。過去每逢大考寫作測驗,常常出現「又死了許多阿公/阿嬤」的揶揄,在這之中,有多少長輩是為了滿足孫兒的寫作需求而「假死」?而在測驗場中,寫作的需求則是滿足老師設下的命題。在命題作文的練習與測驗中,我們會希望孩子從真實經驗出發,因此不會請學生模擬其他人的想法。可是,成長過程中寫過無數篇命題作文的老師們應該心裡也有譜,那些「自己的想法」真的都是自己的嗎?其中或多或少包含虛構成分,確切比例閱卷老師無法判別,或許也不需要判別。當然,大家都不希望被「欺騙感情」,可是當寫作有了明確的目的:測驗、比賽,如果希望自己的作品受到青睞,但又沒有與命題相關的真實經驗,或自身經歷平凡無奇無聊,可以怎麼辦呢?


這或許就是學生在作文中虛構的第一個原因。寫作測驗的目的,應是讓學生能用文字有結構、順暢表述自己的思考及想法。但命題作文的主題,有時候不一定能引起所有學生的相關共鳴,如果沒有相關經驗,那也只能憑藉想像去書寫了。


再者,「缺乏動機」也是讓學生想要在作文中虛構的原因之一。當命題作文成為考試與作業,寫作好像只與這兩件事相關,而讀者只有等著評分的老師。那如果對題目無感,或者不想在文章中分享自己的真實感受,用「掰」的不是更為輕鬆嗎?而善於掌握讀者(老師)口味的學生,也可能為了感動讀者,放棄自己平凡的經驗,選取他人的故事來寫作。


為什麼要感動閱卷老師呢?是因為「作文」長期以來延續抒情美文的傳統,過去常出現的都是框架較為明顯的命題作文,無論抒情或議論,都會有某種類型的文章更受推崇。而像2024會考題,是一個跳出框架的好題目,也反映了近幾年大考作文的新方向:符合真實社會需求。


大考題目近年逐漸進化,例如近兩年題目都是提供相對客觀的資料,讓學生解讀與分析,再連結到個人生活經驗與觀察,這樣的轉變讓寫作測驗逐漸能跳脫抒情美文傳統,而今年又更具普遍性,符合學生的普遍經驗。當然,我們需要在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知性與感性的書寫能力,但出題者可以在出題過程中檢核自己出的題目是否符合普遍學生的經驗,,否則他們也就只能虛構。


而當學生走進我們的寫作教室,事情也不只是可以/不可以那麼簡單。當學生問:「老師,我可以用『掰』的嗎?」當然我們都覺得沒有不可以,不過我們也會告訴孩子,真的沒有類似經驗時,可以結合課堂中的引導與想像,寫出符合主題的「故事」。不過,掰出來的東西不一定真情,可能符合主題,但不一定深刻,有時也會流於匠氣。所以真正的思考不是可不可以虛構,而是有沒有必要虛構?


如果一個孩子,平日就能對於自己的生活有所觀察、感受,擁有豐盛而獨一無二的生命經驗。如果當他們攤開稿紙,面對的是一個寬廣的命題。如果在他下筆之時,能感受到讀者對於傾聽與回應的熱情,那就沒有虛構的必要了,不是嗎?


關於一開始提到的「文學獎」,我們也會想,或許不能怪罪那些為了獎項而使用某些策略、做出某些決定的寫作者,因為許多人從小對作文的印象,就是「被迫虛構」才能高分,而當他掌握了寫作這項技巧,無論他想透過獎項得到什麼,對部分讀者來說傷感情的虛構,其實是很理所當然的。


身為讀寫教師,我們覺得應該重點放在寫作教育的養成文化,拋開目的性與分數導向,除了讓命題更加符合真實需求外,我們也希望能在教學上養成孩子的觀察力、感受力和聯想力,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引導與啟發的機會,讓孩子累積生命經驗,並藉著書寫過程,對事物進行更深入的思索。


用文字好好表達自己,不用為了什麼目的去虛構。我們所盼望的讀寫教育,是可以讓孩子理解寫作這件事情的本質。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梁虹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