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輿論與道德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修養都是利益。佛家也說利益衆生。只不過我們把利益狹隘化了。我們把它專注在富貴上。而富與貴都有獨佔性,錢就那麼多,有人多就一定有人少,有人當選總統,就一定有人落選!惟一沒有獨佔性的,只有修養,更難能可貴的,它還有傳染性!

突然寫這麼硬的題目,好像在考大專聯考。是因為在互動時,有人附上一篇大作。拜讀過了以後,心裡有點感觸。一毛不拔的楊朱,很難看到有關他思想的論述。偶爾只能從莊子、列子中看到一點點。孟子說天下不歸楊,即歸墨。為什麼隻字片語都很難找呢?因為有利人和卻不利統治!

    avatar-img
    4會員
    36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楊子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要談的不是自私,也不是利己,而是最終人們會發現,親人、朋友都將不存在! 女兒出國玩兩周,幾乎是她搭車前往機場的那一剎那,我就開始想她了!事實上在她決定的時候,我就在沙盤推演了。天人交戰了很久,想想她早晚會有自己的家庭,想想人生規律,我死亡以後,誰來陪伴她呢?不如讓她在快樂的旅遊中,慢慢習慣身邊沒
    問過一位年輕人,如果一個月只有三萬多塊錢,他會怎麼活? 他說他會很謹慎的計算每一筆支出,絕對不會浪費每一分錢。 而我又很疑惑地問,就算他能活到一百歲,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個日子!那為什麼沒有很用心地對待每一天呢?他沒有給我答案,甚至連思考都沒有,只是很厭煩地以為,我又在說教了! 我是在說教嗎?
    看著公司的一幅字畫,突然想起已經往生廿年,寫下柳永望海潮的那位朋友。 我不太喜歡他對感情的態度,但是見了他妻子一次以後,我就不再多嘴了。他是我見過第一位被妻子用蕃茄醬玻璃瓶砸傷頭部,跑去醫院急診然後被醫生報警處理的男人。他後來搬出去住,薪水百分之八十給妻女,他的生活很拮据,卻也很自在。他走的很孤單
    因為視覺中樞受損,左眼有時會看不到東西,所以去針灸了一年。因為主治醫師調走了,才沒有繼續下去。 有次有位實習醫生問我,不會懷疑兩千多年前的理論跟技術嗎? 我的回答是,一種技術可以持續兩千多年,一定有可取之處,問題是你們到底有沒有弄清楚正確的方法!鍋子也用了快三千年了,今天不是還在用鍋子嗎?材質可
    在朋友的家裡,他正在看一個宗教頻道,突然跟我討論起輪迴的觀念。 他說如果真的有輪迴,累世以來,趙錢孫李他都姓過了,那祖先牌位有什麼意義? 我一貫的想法是無法証明存在,但也無法証明不存在。不能証明的事情,就不要去傷腦筋了!重點是相信那一邊,會讓自己的生命有一點自以為的舒適。 而拜祖先牌位,是一種
    春雨潤萬物而無聲,自然而然地就影響了成長。 有時我會很堅持的探索,為什麼我會擁有一些執著?可能是一本書,可能是一場電影。但是在我不識字之前呢?後來才發現,是被父親的生活左右的! 民國五十二年,父親有了我;五十六年,他喪偶。那是個還會有小老婆的年代,更遑論是再娶了。何況我父親擁有一間知名度很高的印
    想要談的不是自私,也不是利己,而是最終人們會發現,親人、朋友都將不存在! 女兒出國玩兩周,幾乎是她搭車前往機場的那一剎那,我就開始想她了!事實上在她決定的時候,我就在沙盤推演了。天人交戰了很久,想想她早晚會有自己的家庭,想想人生規律,我死亡以後,誰來陪伴她呢?不如讓她在快樂的旅遊中,慢慢習慣身邊沒
    問過一位年輕人,如果一個月只有三萬多塊錢,他會怎麼活? 他說他會很謹慎的計算每一筆支出,絕對不會浪費每一分錢。 而我又很疑惑地問,就算他能活到一百歲,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個日子!那為什麼沒有很用心地對待每一天呢?他沒有給我答案,甚至連思考都沒有,只是很厭煩地以為,我又在說教了! 我是在說教嗎?
    看著公司的一幅字畫,突然想起已經往生廿年,寫下柳永望海潮的那位朋友。 我不太喜歡他對感情的態度,但是見了他妻子一次以後,我就不再多嘴了。他是我見過第一位被妻子用蕃茄醬玻璃瓶砸傷頭部,跑去醫院急診然後被醫生報警處理的男人。他後來搬出去住,薪水百分之八十給妻女,他的生活很拮据,卻也很自在。他走的很孤單
    因為視覺中樞受損,左眼有時會看不到東西,所以去針灸了一年。因為主治醫師調走了,才沒有繼續下去。 有次有位實習醫生問我,不會懷疑兩千多年前的理論跟技術嗎? 我的回答是,一種技術可以持續兩千多年,一定有可取之處,問題是你們到底有沒有弄清楚正確的方法!鍋子也用了快三千年了,今天不是還在用鍋子嗎?材質可
    在朋友的家裡,他正在看一個宗教頻道,突然跟我討論起輪迴的觀念。 他說如果真的有輪迴,累世以來,趙錢孫李他都姓過了,那祖先牌位有什麼意義? 我一貫的想法是無法証明存在,但也無法証明不存在。不能証明的事情,就不要去傷腦筋了!重點是相信那一邊,會讓自己的生命有一點自以為的舒適。 而拜祖先牌位,是一種
    春雨潤萬物而無聲,自然而然地就影響了成長。 有時我會很堅持的探索,為什麼我會擁有一些執著?可能是一本書,可能是一場電影。但是在我不識字之前呢?後來才發現,是被父親的生活左右的! 民國五十二年,父親有了我;五十六年,他喪偶。那是個還會有小老婆的年代,更遑論是再娶了。何況我父親擁有一間知名度很高的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段很多解釋,大道廢,假仁義就出來了,假智慧就有了,六親不認,孝順有了,國家社會亂,忠孝仁愛出來了。   先說說什麼是大道?這裡所講的大道應該是公共道德。當社會缺乏公共道德,所有的仁義都是假仁義。打著仁義
    Thumbnail
    你的道理可直達身心靈,而我的道理只能顧及生存,並不表示我的道理不在你的道理之中。
    Thumbnail
    早期人家,為了養家養孩子,有錢賺就好,比較不會去思考工作內容符不符合善良和慈悲。加上民風閉塞,資訊也不流通,除了佛寺廟宇的師父講經說法順勢帶入因果觀念之外,並沒有其他管道可以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因此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造罪又造惡。 吃人一斤,還人十六兩,這就是因果循環,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不過如果放
    Thumbnail
    讓參與者都能成就私心才是大公無私。
    Thumbnail
    最近在研究老子的道德經,裡頭有關於經營事業、感情、還有人際關係的寶藏。 道德經裡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無為‘’,意思就是一個人能坦蕩心胸、無目的性、無私去做任何事,而這樣的內在境界,會自然散發出一股有魅力氣場。 擁有無為心態的人也會影響周遭環境,讓大家都願意把事情做好,或是也跟隨他的腳步成
    Thumbnail
    自我課題在爆發的人我沒有義務善後,這跟幾歲、你行不行沒有關聯。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前兩章說明了人遵循道的概念、以及效法天地之道來行事,則能行不言之處、處無為之事,是世間美善的一部分。但要特別注意在前進時,是否能保持道心則是最為重要的,尤其是負面人性的出現。緊接在第三章,便說明了負面人性出現的幾種狀況,而人應該將自己放在什麼狀態,才能避免這些情境,讓自己保持好道心。
    Thumbnail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7 道德是建立在習俗之上嗎?
    當用「道可道,非常道」來解《道德經》第十九章,就會發現文章中不如不要有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如果人民就會這麼好,又何必多寫出來描述,可見這章是在說明循環與進程的終點,只要鍥而不捨,就會終於捨得。
    Thumbnail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段很多解釋,大道廢,假仁義就出來了,假智慧就有了,六親不認,孝順有了,國家社會亂,忠孝仁愛出來了。   先說說什麼是大道?這裡所講的大道應該是公共道德。當社會缺乏公共道德,所有的仁義都是假仁義。打著仁義
    Thumbnail
    你的道理可直達身心靈,而我的道理只能顧及生存,並不表示我的道理不在你的道理之中。
    Thumbnail
    早期人家,為了養家養孩子,有錢賺就好,比較不會去思考工作內容符不符合善良和慈悲。加上民風閉塞,資訊也不流通,除了佛寺廟宇的師父講經說法順勢帶入因果觀念之外,並沒有其他管道可以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因此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造罪又造惡。 吃人一斤,還人十六兩,這就是因果循環,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不過如果放
    Thumbnail
    讓參與者都能成就私心才是大公無私。
    Thumbnail
    最近在研究老子的道德經,裡頭有關於經營事業、感情、還有人際關係的寶藏。 道德經裡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無為‘’,意思就是一個人能坦蕩心胸、無目的性、無私去做任何事,而這樣的內在境界,會自然散發出一股有魅力氣場。 擁有無為心態的人也會影響周遭環境,讓大家都願意把事情做好,或是也跟隨他的腳步成
    Thumbnail
    自我課題在爆發的人我沒有義務善後,這跟幾歲、你行不行沒有關聯。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前兩章說明了人遵循道的概念、以及效法天地之道來行事,則能行不言之處、處無為之事,是世間美善的一部分。但要特別注意在前進時,是否能保持道心則是最為重要的,尤其是負面人性的出現。緊接在第三章,便說明了負面人性出現的幾種狀況,而人應該將自己放在什麼狀態,才能避免這些情境,讓自己保持好道心。
    Thumbnail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27 道德是建立在習俗之上嗎?
    當用「道可道,非常道」來解《道德經》第十九章,就會發現文章中不如不要有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如果人民就會這麼好,又何必多寫出來描述,可見這章是在說明循環與進程的終點,只要鍥而不捨,就會終於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