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人生做了幾次很不一樣的職涯嘗試,去到一些出乎眾人(包括自己)意料之外的產業或企業上班。有些經驗不論體感或客觀環境上都讓自己吃了不少苦頭,歷經這些不舒適也更認識自己,更知道自己的喜歡與不喜歡,還累積不少聊天的談資XD雖然不後悔當時的選擇,但重新回顧這段歷程,現在的我會定義當時的選擇頂多是「探索自我」、「嘗試未知新事物」,而不是有意義地跳脫舒適圈。
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走了一條跟同儕不一樣的路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與眾不同。
有時候以為進去一個很艱困的環境叫跳脫舒適圈,但可能只是自討苦吃。
最近聽到一個說法我很喜歡,所謂跳脫舒適圈是要去一個會感受到興奮、躍躍欲試的地方,但心裡又充滿害怕、恐懼,在這種時候我們直面內在恐懼,勇敢朝著目標前進。
依據自身的經驗,「害怕」是個很具參考性的指標。要做一件很害怕又想做的事,我們往往會用很多理由、藉口不去面對,甚至會刻意想繞道先去做別的事,透過假裝忙碌逃避真正想做的事,因為太想要又太害怕失敗,我們在夢想面前常常變得異常膽小。
從小我們被教導「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以為吃苦就會獲得某種獎勵跟回報,但吃無意義的苦,就像生病不吃藥,把自己搞得渾身不舒服,卻不會為自己帶來益處。從A公司換到B公司、A產業換到B產業,都不意味著跳脫舒適圈,除非這個跳躍是與自己的目標契合,當我們深刻知道這件事對自己的意義,跳脫舒適圈才有意義。
當我們有明確想前往的目標,但又很害怕該怎麼辦呢?Wisdom Bread 影片《當你焦慮時,做這件事10分鐘》哈佛教授 Dr. Arthur Brooks 分享,我們可以透過回答這三個問題,直接把焦慮寫下來:
大部分的恐懼、焦慮都是我們自己想像出來的,透過書寫具象化後,訓練我們的心智冷靜下來;面對變化我們一定會緊張,關鍵不是克制緊張,而是讓自己感到習慣。當我們放眼在長期效益,也比較不會著眼於當下的不舒適。
另外,也要留意留在舒適圈不一定不好,不需要為了跳而跳,胡亂跳出舒適圈還有可能導致時間或資源的浪費。舒適圈就是我們過去經驗的積累,或是我們習慣的模式,不論在職場、情感、人際關係、生活上我們都會構築自己的舒適圈,當我們感受到自己有著「好像應該跳脫舒適圈」的想法時,往往就是對現狀產生新的需求、感到不滿足。這種時候可以奠基在原有的舒適圈,並有計劃地擴大舒適圈。
擴大舒適圈,就是在擴大我們的認知邊界。舉例來說,對於原有的工作已相當上手,感到成長停滯時,可以垂直深化專業,或是橫向學習旁枝能力,以達到綜效;想要提升人際互動的技巧,可以先從與店員、不熟的同事開啟small talk開始。相信每天一點點的改變,累積下來都會是可觀的成長,祝福大家舒適圈都能變得跟拉布拉他河一樣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