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0|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僵僵人的美感改善計劃:力量的層次

    我剛開始踏入舞蹈教室那幾年,嘗試了蠻多種課程的,一開始是上現代舞(從很基本的葛蘭姆技巧開始),然後覺得自己開展度太差開始上武功課(嗯~~就是中國古典舞的基礎班,大量的拉筋,還有教片腿、蓋腿之類的基本技巧),後來越玩越歪,跑去上翻滾啊、武術這些課,搞得舞蹈教室的人都覺得我是東方咖(?)還給了我一個俠女的綽號。

    那陣子喜歡這些課,我覺得似乎是因爲,那種體能被使用到極致的感覺對我來説非常新鮮且刺激,很像是着迷於看自己還能做到什麽程度,當然了我個性中有某個部分也是很喜歡那種帥氣感的。(然後可能因爲本人就是很會用蠻力的那類型,在這些以力量為取勝基礎的課堂中,好像比較容易獲得成就感。)

    只是,到了學當代舞的時候,就發現這樣的身體其實跟舞蹈要的相距甚遠。

    一開始總是着急地模仿動作,努力地去擺出那個姿勢、老師的流暢感到了我身上整個就變成開快車趕路;老師語重心長地說:舞蹈不是武術,舞蹈要的是過程。(白話翻譯:看起來不像在跳舞,醜。)

    挫折了很久啊,覺得自己好像已經努力在「延伸、放鬆」了,但還是看起來好僵硬啊!(這種時候我們都會跟自己說,就是條件不好啦......)

    條件確實有影響。關節之間的距離比較大的人,能達成的開展度更好,但説到底,身體的過程卻不是筋開腰軟者的專利。

    如果説,每個人身體可以達成的動作幅度或力量極限就如同色彩濃淡一般,有些人可以從0~255(欸,大家知道數位色彩的編碼規則齁?就是從沒有顏色到單一色彩最滿的狀態),有些人可能是50~150,但即使如此,我們還是有那100層的差異可以去操作。

    很多僵硬的人會想,如果我把自己的動作能力幅度往上推到200、250(或同理,把身體鬆弛的感覺向下調降到25或0),是不是就可以看起來比較美?但其實我們真正最需要工作的,是那個控制渲染層次(也就是力量)的能力,它會讓人在動的時候看起來「有過程」。而這個過程會讓人覺得動作好像不是那樣突然地、粗暴地用力,不是直接從A點飆到B點,也因此就不會看起來「很僵硬」。

    推薦大家一個課堂上玩過的練習,做完這個練習之後老師驚嘆每個人的身體都變細膩很多~

    1. 在空間内遊走,一開始從自己的平日慣用的力量出發(不特別用力也不特別放鬆),在脚踩踏地板的時候,感受一下身體跟地心引力的關係。現在用了多少力氣,才讓自己可以抵抗地心引力、站直並用這個速度前進呢?
    2. 然後,隨機給自己一個百分比,去試著展現那個程度的力道(要用全身哦!)。如果說0就是身體完全用不了力、只能趴在地上被地心引力黏死,100是用力到脚步會跳起來,在這中間的各種力量大小,請玩玩看。

    有時候,我們的大腦及身體慣性,會讓我們總是使用固定程度的力氣去執行動作,雖然它其實可能不需要那麽多。如果身體沒有先建立對力量層次的覺知,跳舞的時候就不可能控制跟展現,不管大腦再怎麽想著「我要放鬆」它也是做不到的,因爲它就是沒有這種經驗啊~~~

    雖然説,力量有層次並不表示跳舞就很美了(還有很多其他要講究的呢,例如關節啓動的順序),個人覺得它對動作品質的改善程度是大大勝過單獨加强開展度跟力氣的,非常值得練起來。

    祝各位僵僵人揮手可以看起來像蝴蝶展翅,而不是要揍人(當然了,真的要揍人的力氣我們也是有的!要切換自如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閲讀雜食性動物,老在文組跟理工的世界之間跳來跳去,内心小劇場豐富,對於有興趣探究的事物會浮現連自己也不理解哪裡來的毅力。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