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2|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第一篇

科學??哲學???

說實話,科學跟哲學原本是同一家的,但在19世紀後就分開了。 分成「科學家的科學哲學」與「哲學家的科學哲學」。

大家都會好奇,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嗎?

其實不然。事實上,它們密切相關,只是關注的部分不同。


科學家的科學哲學

今天的主角「科學家的科學哲學」,是科學家以「科學方法」對各種「存在」追根究底,以減除疑惑、使大家更了解這個宇宙的一門學問。換句話說,這是以一種嚴謹的態度去解釋這個宇宙的一門學問。


科學方法最核心不變的方法與步驟是:

  1. 觀察(observations):使用儀器或感官,有計劃的觀察環境、現象、事件等。
  2. 提出問題(questions):針對其中不合理、或有疑問的地方,提出問題。
  3. 設假說(hypotheses):當舊有的理論不能解釋「一些新的事實」時,需經由猜想得出一個假說。 
  4. 驗證(test):對假說之檢驗。(分為「邏輯分析」和「實驗檢驗」)
  5. 結論(conclusion):檢驗完畢,不管支持假說與否,必得出實驗結論。(支持、不支持、特定條件下支持/不支持都是結論)。


所以為何要學科學?

說穿了,其實要不要學習科學的根源在於自己。而所有科學方法的過程都有一個共通點:最主要的參與者都是「你」,你自已觀察、你自己提問、你親自驗證、你自己驗證、你自己修正假說、你自己得出結論。


結語

最後,我用一句話做結尾,也是我推薦大家學科學的原因,歡迎大家在底下留言分享你對科學的看法喔!

用科學看待宇宙,就好比不必質疑過去的成就是否出自自己。因為我可以很肯定地說,這成就是我親自拿的!


其實還沒結束啦,別忘了追蹤我的IG喔!您的支持是我繼續撰寫科學文章的動力💪!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hesciboy2009/

引用文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真正掌握一個科學知識,不僅要學會它,還需要能夠正確地講述給別人。如果你能讓別人理解,也理解得正確,能夠讓他與其他人分享這個知識,那麼你就真的學會了。 在這個Blog裡,我希望能與大家一起討論、分享、教學大家科學知識!希望大家能贊助、支持加分享,您的支持將化為我繼續撰寫科學知識文的動力!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