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園丁與木匠 #008: 會假裝有多重要


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搖籃

在所有動物中,許多都會打鬧和玩玩具,但只有人類的孩子會假裝。最基本的假裝形式就是角色扮演。這種假裝不僅僅是一種遊戲,更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和成長方式。這種角色扮演表明,孩子們即便知道這是虛構的情景,也能樂此不疲地沉浸其中。雖然以前有學者認為小孩分不清虛構和現實,但現在的研究者已經確定,孩子們其實能夠分辨虛構和現實的區別,特別是在他們假裝的時候。

假裝對於孩子來說,有兩個重要的作用。首先,它能夠幫助孩子們想像不同的可能性。舉個例子,有一個實驗是這樣的:研究人員先給孩子們玩一個帶鑰匙的音樂播放器,只有正確的鑰匙才能播放音樂。然後,研究人員告訴孩子們,播放器必須被拿走,但可以假裝一塊積木是播放器,並用假裝的鑰匙來開啟它。儘管沒有音樂播放出來,但孩子們能夠假裝聽到音樂,並跟著“音樂”唱歌。

接著,老師說要換個鑰匙,假裝這個新鑰匙不好使。孩子們又能夠假裝播放器無法播放音樂,並且面對假裝出來的沉默。這說明孩子的假裝能力非常高級,但也有三分之一的小孩沒有這種假裝能力。他們會堅持認為積木無法播放音樂,無法進入假裝的情境。

這個實驗把孩子們分成了會假裝和不會假裝的兩類。會假裝的孩子能夠想像出各種不同的可能性,而不會假裝的孩子則缺乏這種能力。這種能力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想像不存在的事物是創造力的起源。正如赫拉利所說,這是智人的超能力。永遠都是想法先行,敢想才能敢做。

高普尼克還專門做了實驗,發現讓孩子多進行假裝遊戲,可以激發他們想像不同可能性的能力。這不僅僅是遊戲,而是培養孩子創造力和應對未來挑戰的重要手段。

孩子的假裝遊戲:理解他人心理的關鍵

假裝遊戲不僅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力,還能培養他們理解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這種能力在學術上被稱為「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心智理論指的是了解他人的情緒、意圖、欲望,並判斷他人是認真的還是假裝的,他的信仰是什麼等。這項技能不僅對孩子,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要理解心智理論,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實驗來說明。假設有一個裝創口貼的包裝盒,孩子們一看就認識。但是當老師打開盒子,裡面裝的不是創口貼,而是曲別針。然後,老師合上盒子,問五歲的小孩兩個問題:

1. 你知不知道這個盒子裡裝的是什麼東西?

2. 你猜,別人會認為這個盒子裡裝的是什麼東西?

正確答案應該是:「我知道盒子裡裝的是曲別針,我認為別人會以為盒子裡邊裝的是創口貼。」能答對這兩道題,說明孩子具備推測他人想法的能力。自閉症兒童往往缺乏這種能力,因此在社交上會遇到很大困難。而研究表明,越是平時愛玩假裝遊戲的孩子,越能通過這個測試。

我們一生都在琢磨別人怎麼想,但心智理論學習的關鍵窗口期是在孩子18個月到五歲之間

在六歲以下,兒童最應該學習的兩件事:一是世界上的事物是如何運行的,二是人是怎麼回事兒。這第二項就是心智理論,理解人和善解人意是最重要的技能。而發展這種能力的最佳方法,就是通過假裝遊戲。

假裝遊戲對孩子的意義深遠,不僅僅是娛樂,更是他們認識世界和理解他人的重要途徑。家長應當重視孩子的假裝遊戲,鼓勵他們進行角色扮演,幫助他們在遊戲中學會理解他人,培養他們的同理心和社交能力。這不僅有助於他們的成長,也為他們未來的人際關係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蒙格的跨領域學習和多元思維模型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