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突破目前繪畫的慣性,參加了創作課。
課堂開始的前30分鐘,是一段流動時間,用來釋放當日堆積的感受,老師在紙上畫了一個圓圈,在圓圈裡創作吧。
我覺得自己不需要這樣的釋放。
靜下心開始後,下意識選擇了灰色蠟筆。一拿到手上,委屈湧上心頭,他佔據我的思想,我不停的在圓圈裡塗,釋放情緒,當情緒平復後,發現紙上的圖案很像月球。
畫月球時,回想起大約6年前在月曆上看到的一幅插圖。
記憶中,那是一個太空人的陵墓,旁邊有一些陪葬品,插圖旁的文字敘述是:「外星人讀取太空人的記憶,做出了陵墓的陪葬品」
當時被這張圖和文字感動的瞬間,至今仍深深印在我的記憶裡,不過那一張收藏已經遺失,完全找不到。
這段記憶浮現時,我領悟到,打動人心的創作形式並不一定是我羨慕卻無法寫出的長篇故事。它可以是任何形式:插圖、短篇、詩、漫畫……各式各樣的創作。
我無法確切知道讀者會因為什麼「點」而產生共鳴,就像我因為這張圖而感動,或許作者也未曾預料到吧🤣?
我現在已理解,創作理念的字數並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能真實表達自己的內心,不過於追求認同、不糾結於創作形式。
有那股情緒是因為最近畫完圖準備發文的時候,文字輸入區總是讓我腦袋一片空白。超羨慕能寫出感動故事,或能詳細描述畫作背景的人,每次寫創作理念,只能用一兩句話帶過,或是平舖直述的敘述畫面,總覺得自己寫不出動人文字,無法描述我所看見畫面的衝擊與感動,這樣生不出文字的情況讓我很低落。
現在想想,也許逼自己寫更多字,反而是一種缺乏自信的表現。我應該相信我的作品能夠說話,而不是靠文字去補救。
認清自己的心情後,我專注在月球的創作。我把月球的坑疤、點點都加入到畫中,放鬆地塗鴉。
這裡有一些阻礙,是既定印象,月球?要有疤、洞啊!
既定印象會吞噬創作的可能性,不過算了我今天已經領悟了一件事,這個就不理他吧。
這次30分鐘的畫筆釋放,給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覺得很有意思,也許每天早晨醒來後,可以當作一種習慣。之前我曾寫早晨日記,但寫字時會開始思考,不知道要寫什麼,怕寫不好(被作文荼毒太深了XD)。
畫圖的話,簡單多了~
這次經歷我明白,創作不必拘泥於形式,只要是真實的情感流露,創作目的就達成了。無論是哪一種長度的文字、插圖,都是表達內心世界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