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7|閱讀時間 ‧ 約 31 分鐘

事實・命運

經過上一次的事件洗禮之後,我才發現我學到了很多,也珍惜著有人說了重話而讓我有更深的體悟。第一次談戀愛,碰上了主動示好的女生,我應該很難去解釋什麼。然而回到了現在,或是更大的世界觀,去看待現代的人際互動,才發現我只是算是幸運的那一個人,也或者少數的那一群人。全世界的人際崩塌,連結關係已經不像當初的如此,我們不斷努力愛自己,對自己好,到處的凌亂碎片,斷層連結之後的世界像極了戰爭過後的廢墟,走到哪裡,看起來的危樓,到處的磚瓦與鋼筋水泥外露,一點隱私與遮風避雨的地方都沒有,大概唯有一個凹處的角落才算是個「家」吧?還是我們打開房門一看,盡是被轟炸的痕跡。


甚至,路旁還有一輛廢棄的坦克車,一邊還有未爆彈,食物在哪裡?冰箱裡面什麼都沒有,有麵粉,沒有工具沒有用,有麵包,沒有水沒有用,有奶粉,沒有熱水瓶,或是沒有瓦斯可以用,沒有用。如果未來的連結像是這樣的破碎,凡事自力救濟的情況,想一想情形會有多糟糕。


每一個人都試圖對自己好一點,用自己的工資換取更像樣的陪伴,就像名牌的手機與包包,或是有著高貴的家電品牌代表著美感與尊貴性的推崇一樣,要做某品牌界的高檔商品,就像戴森當初的標語那樣。說來說去的一種尊貴價值,放在物質高昂的生活包裝下,看什麼都像精品。


你拿不拿名牌包包不重要,因為總有人還沒吃飯,家當只剩下幾件衣服與褲子,內褲好幾天沒有換新,沒有任何聯絡方式,因為他們是街友,或者是貧苦人家的其中一員。家裡的房屋是用鐵皮屋搭建的,或是用防水布簡易鋪設而成,廁所在外面,可能只有一條布遮擋而已,食物呢?垃圾堆撿來的,或是水溝找到的,或是後巷找到的,裡面有吃剩的龍蝦殼,還有喝一半的琴酒,或是啃咬一半的雞肉,反正有什麼就吃什麼,你大概不會過這樣的日子,因為輪不到你,你也想像不到,中產階級之後的人生,就像努力要生活一樣的付出,才不會比下去。


通貨膨脹也沒有比他們生活更會是如何,他們大概也感受不到,冬天來臨時,瓦愣紙還是不夠暖,夏天熱得要命卻沒有水喝,怎麼人家過著怎麼樣生活也過了大半輩子,誰又在乎自己有沒有保險?因為還是輪不到你,管他馬斯克還是股神怎麼投入社會,捐了多少財富,錢會留在你口袋嗎?美國的有錢人會把財富放在菲律賓的窮人身上?還是中東的窮苦人家?非洲的窮人口袋中?看來都是遙遠的事。


我已經設法對自己好了,每天吃像樣的食物,偶爾還會加菜,只不過是有錢人派對中剩下來的食物重新加熱煮食,而你又看不到,不是嗎?中產階級用的是 iPhone,我只能用按鍵式手機,連 4G 網絡都沒有,甚至我沒有錢繳交月租費,只能用預付卡,當然仍有很多人沒有錢買手機,不是買不起,而是需求真的不大。


誰又在乎這個?說實話?紛亂的世界,富人越富,窮人越窮,錢財沒有往「對的地方」流動,就算不要救助我這個窮苦人,去想想世界上的最大的貧民窟好了!難道都不覺得改善生活的基礎設施是應該的嗎?或者至少讓家家戶戶有廁所,還有道路的品質能夠提升,不是很好嗎?誰又在乎政客在選戰前夕打了多少口號?你們難道就會把錢挹注在「對的地方」?讓「共同富裕」淪為是口號,還是政績?還是單純的「四個字」而已?


以上我講的不只是發生單一國家,而是共同連起來的一個現象,在低薪環境中,我稱之為平行世代的領域中,當這樣的氛圍持續受到石油與戰爭的影響下,負貧窮的層級只會更加讓我們很難有真正的出頭天,或者至少政治的氛圍渲染下,每一個人的色彩或多或少是加重了不少。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濃縮」吧?只要一點點就可以有效果,因為濃縮程度越高,就表示裡面的成分越是精純,越是可以達到所需要的量,不需要太多就可以見效,就像未來的藥劑只會越來越迷你,為什麼?因為要好吞服,還要簡單奏效。


因此「BJ4」容易如此不解釋,反正未來的極端分成了兩大派,極端的一端對抗另一端的反極端,形成各自的意見,你的臉書永遠都只有你的「喜好」版,你的 YouTube 永遠都要試探你到底喜歡看什麼類型的影片與類型,你的屬於你的,完完全全量化你這個人,如果你的想法沒有很極端,你大可把所有的影片標示成「不要推薦這個頻道」,甚至不要登入你的頻道與頁面。


但你為什麼還是登入了?因為我不喜歡某一個實況主,或是什麼新聞口水戰,還是某一類型的說學逗唱的影片,你想要有一個單純屬於你,或是至少看起來「像你」的首頁中所呈現的那樣。


你是你那樣,我是我那樣,每一個人都不想改變,我也不想,於是這樣的世界下去,你猜會發生什麼?喔,只會更加的極端觸及更多的反極端現身,只是還沒有觸底?為什麼?因為改變與否,我們只是無法現在做決定,而有人也會被迫做改變,我是會去改變,還有一部分的人們,不可能一直這樣下去對立下去,所以我就會禮讓女生,遷就女生,去陪伴對方,愛情大概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吧?我就是那個願挨的那一個人。


但其實雙方都應該互相設想,可惜現實不是這樣,或者就以現在的狀況來說,當每一個人真正應該相互設想時,世界其實可以活得很自在快樂,然而,我們現在所呈現的情況就是一個在牽扯另一方的世界,去將就這樣的世界會是如何?民主可以不讓步,但是極端就會更上層樓,但不可能處處出言挑釁,我們只是想試試看多少能耐,因為一旦擔心核武大戰開打,出事的不是只有發射國,還有整個世界都會被受到影響,這已經不是當初那樣為了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做出的改變與犧牲,無法同日而語。


美國經歷過經濟大蕭條做出了多少改變,今天可以如法炮製嗎?金融危機可以再一次重複這樣下去嗎?房貸風暴造成了多少慘況還記得?影響了多少國家,多少訂單量,可以再一次這樣的世界造成了多少空前危機?疫情如果還要再一次,還要犧牲多少生命,我們才能痛徹心扉,大徹大悟?








你的 YouTube 永遠都要試探你到底喜歡看什麼類型的影片與類型,你的屬於你的,完完全全量化你這個人,如果你的想法沒有很極端,你大可把所有的影片標示成「不要推薦這個頻道」,甚至不要登入你的頻道與頁面。









而這些——都是生命啊!如果裡面有你的家人,你願意再來一次嗎?沒有人願意?德國納粹再來一次更淒慘的大屠殺,這次死亡的又是哪一個種族?世界已經影響了這樣,我也相信沒有人願意還要「遲早的事」再來真正遲早會發生,而如果破碎的環境更加宛如大爆炸的場景經歷再一次,你大概不願意回到宇宙最混沌原始的那一刻起。恐龍再來登陸一次?這世界會造成多少生態系崩塌?我們能夠阻止像《侏羅紀世界》的電影系列那樣的未來世界不會發生?或者只是另一個生態系大亂?


我們來看看人類所做的蠢事好了!只要把一個外來的物種帶到一個新的國度,你猜會發生什麼事?繁殖量大增,原生物種滅絕,然而,影響的物種,包括食物來源被迫改變,然後你就看到外來物種影響一個物種,食物鏈大亂,不管是植物還是動物物種,只要一個物種入侵,影響的層面不只有一層,而是有千千萬萬層。


城市越築越高,城市中的鳥兒撞擊玻璃的事情時有所聞,因為天際大廈上的玻璃讓牠們迷失方向,好一點可以被保育人士治療,壞一點就當場斃命,處處的鳥兒屍體,這些的根本原因是誰造成的?人們。為什麼建築物越蓋越高?因為陸地不夠用,填海造地的成本太高,加上移居大城市的人口越來越多,城市的土地就只有這樣,別忘了還需要公園綠地,不可能所有的土地都拿來蓋房子,社宅不夠用,商業大樓到處都是,城市的動物被迫要影響,除了鳥兒之外,還有其他動物,例如老鼠,例如松鼠,例如野狼,例如紅貓熊,浣熊等等,當動物與我們「同住」,是我們搶他們土地太兇,還是要怪他們太野蠻?


人類製造出來的問題百百種,我們居然還要頒發獎項?自己的問題無法徹底解決,如果已開發國家可以徹底解決現在的現有問題,獎項根本就不是重點,重點則是每一個人都願意攜手改變這樣做,才有現今的環境。垃圾的減量是需要靠大家,而不是環保鬥士,還是和平獎人士。政治的問題則是現在的國家有太多的權力鬥爭,當上國家元首的人不好好治理國家,反而把整體國家弄得烏煙瘴氣,社會的治理無法依靠群體之間相互合作或是共同競爭,反而弄得更加對立,辯論辯不出真正的結論,那麼國家的崩潰近在眼前。


罵政府不行,政府就把你關進大牢,要你做教育勞改,對你做思想體罰,要你愛黨愛國,還有你這個家。思想經不起一點點批判,那麼國家的進步活在自己的體制中,改革改到後來,中間的體制成了圭臬,其他的通通要罰,國家只有「國家」的媒體才能看,沒有新聞自由,言論自由,這些所謂的自由,用極端一點的說法來說就是控制你的嘴,你可以想,可以說,但不能過於批評,至於什麼是過度?黨說了算。


人權?沒有人權可以言,甚至沒有人性可以參考。政治犯是政治最佳的極端理由,一點點不正確就可以成了囚犯,民主好?還是極權好?我想你心裡自有一把尺,只不過,即使身在「民主」的世界中,也別把民主的批判當作一回事,自由心證,相信自己有理就有理,那只是更加水火不容,所以才需要好好管控。


然而問題是管控本身,或是往極權靠攏,還是往民主靠攏,拉回不出一個「很政治」的一條路線,如果我們看到的間諜遊戲般,情報是真的,還是虛晃一招?假新聞破碎成宛如真實的新聞連結,這就是鬥智的開始,也是另一個世界的開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喜歡寫作,寫出人生的意義,這整個世界的平衡規範與了解,洞悉我們之間,深入未知的世界,讓世界更有一個真正的美好。我們不需要烏托邦,但需要每一個人去思考現在世界的局勢,每一個人都要改變,未來才有真正的意義。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Fornik Tsai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