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要逃避問題,而是要找回面對問題的新力量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行禪師弟子獻嚴法師:

『當前我們面對各種危機同時爆發...。為了盡我們所能面對這些挑戰,我們需要方法加強心靈的清明、慈悲和勇氣。

精進的禪修和正念修習並非逃避這些問題的麻醉劑,而是令內心平靜,更清晰地觀照自己和這個世界。

由此而生的清明和洞見,讓我們採取最適當和有效的行動,轉化目前的狀況並重建全新的文化,讓所有生命得到應有的尊重。』

(原文來自<禪與拯救地球的藝術>)

.

.

這段話讓我想到敘事陪伴的核心理念,同樣也是透過許多的修練,用問題之外的視野來觀照彼此。這樣做從來不是為了逃避問題,而是想要從這些視野中獲得新的、有力量的身心體驗,讓彼此回到自身生命主人與專家的位置,由此對自身生命經驗產生「往內在紮根的生命力」,包含對自己及他人的清晰、接納、慈悲、勇氣、珍惜、欣賞、感動等等,因而能採取對生命脈絡最貼近的行動,轉化對原有問題與困境的應對心態與行為,發展出嶄新與更幸福的生命故事。

更白話地說,敘事陪伴的修練不是不看問題,而是知道只看問題卻缺乏支撐改變的生命力,這常會讓問題變得更大。所以在問題之外的視野中找資源找方法找力量,然後回來重新面對問題,讓改變發生。

敘事陪伴就像一個溫柔堅定且有智慧的好朋友,當我在遭遇挫折或問題時,他不把我這個人當成問題,而是陪伴我去探索我的生命力,一次次陪我帶著更多力量回來,陪我重新看待與選擇我和問題之間的關係。到最後,即使問題還在,但我已不再感覺困擾,而是更有力量繼續往渴望的人生前進。


我喜歡把學習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幸福對我而言不再是名詞,而是動詞,是去活出來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篇文章探討了幸福的概念,並提到了許多相關的見解和訊息,強調了積極行動和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文章內容包括了Arthur C. Brooks和Oprah Winfrey的觀點,以及對達成更幸福的做法。
專業能力、生活實踐力、教學能力都是獨立的能力,不相互等同。對於社會主流認可專業能力很高的人,並不意味著他們具有高水準的生活實踐力。反之,生活實踐力高的人,也不一定會獲得社會的認可。教學能力則是另一種能力,懂得原理不等於善於教授他人。
瞭解修習團體和共學的重要性,相互支持,覺察自我的存在和與世界的關係,傾聽和發出慈悲的言語,療癒孤立和分離之感,以及將幸福、安樂帶給世界。
這天她刻意演這齣戲,是因為......
在某次線上團體,在每個人輪流說話時,輪到有個成員,她說今天想分享和男友發生的一個事件,她覺得心情很複雜,想請大家幫忙整理她的感受及需要,事前問過她的男友,在她身旁的男友也同意在這個團體裡討論。 當她說著事件的經過,我問她這裡面有哪些感受,她說有不理解男友為何這麼做的困惑、對男友發怒的害怕、對自己無法
有些人, 跟他在一起,跟他說話, 他會讓我覺得, 他很好很棒很厲害, 我自己很不好。 不過看到自己的美好, 從來不是別人的責任。 還有些人, 跟他在一起,跟他說話, 他會讓我覺得, 我自己也有很好很棒很厲害的地方, 然後我體會到他真的很好, 還可以引發出我的好, 跟我的好是不競爭對立的。 這樣呼喚美
這篇文章探討了幸福的概念,並提到了許多相關的見解和訊息,強調了積極行動和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文章內容包括了Arthur C. Brooks和Oprah Winfrey的觀點,以及對達成更幸福的做法。
專業能力、生活實踐力、教學能力都是獨立的能力,不相互等同。對於社會主流認可專業能力很高的人,並不意味著他們具有高水準的生活實踐力。反之,生活實踐力高的人,也不一定會獲得社會的認可。教學能力則是另一種能力,懂得原理不等於善於教授他人。
瞭解修習團體和共學的重要性,相互支持,覺察自我的存在和與世界的關係,傾聽和發出慈悲的言語,療癒孤立和分離之感,以及將幸福、安樂帶給世界。
這天她刻意演這齣戲,是因為......
在某次線上團體,在每個人輪流說話時,輪到有個成員,她說今天想分享和男友發生的一個事件,她覺得心情很複雜,想請大家幫忙整理她的感受及需要,事前問過她的男友,在她身旁的男友也同意在這個團體裡討論。 當她說著事件的經過,我問她這裡面有哪些感受,她說有不理解男友為何這麼做的困惑、對男友發怒的害怕、對自己無法
有些人, 跟他在一起,跟他說話, 他會讓我覺得, 他很好很棒很厲害, 我自己很不好。 不過看到自己的美好, 從來不是別人的責任。 還有些人, 跟他在一起,跟他說話, 他會讓我覺得, 我自己也有很好很棒很厲害的地方, 然後我體會到他真的很好, 還可以引發出我的好, 跟我的好是不競爭對立的。 這樣呼喚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這時候的首要工作,是從刺激你的對象那邊,把注意力收回來,注意你自己的呼吸,然後注意自己的心念,那麼你的心馬上會平靜和安定下來。接著再以平常的呼吸,注意自己一呼一吸之間的感覺和感受。你的心情放鬆下來,身體也會隨著放鬆,這時候,人家要你生氣,你也氣不起來了;人家要你反擊,你也不會反擊了。
Thumbnail
戒行常存時省身 慎思明辨自清心 恐無常一旦現前 懼其無備災禍臨
Thumbnail
逃避問題,不是智慧的選擇,因為恐懼只會讓我們的困境愈加深重。勇敢面對,才是智者的態度。 每一個問題,都是一個潛在的機會,只有正視它,才能找到解決之道。 面對問題,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唯有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 害怕和逃避,只會讓問題更複雜,真正的智慧在於直面挑戰,迎難而上。 困
● 如何維持內在和諧(穩定)?●如何抵抗現代生活中的焦慮和沮喪? Ans: 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把意志放在自己可控制、可努力的地方,我們要全心專注進入心流,不讓慌亂、雜念進入意識中干擾。 跟人有關的,用各種溝通技巧想辦法協調; 不能控制的部分,放寬心,用隨遇而安的態度來面對;這很難沒錯,但
光師傅說心經4 作者 慧光法師/菩薩寺廟 IBS 總住持 2022 維摩舍文教 ❍ ❍ ❍ ❍ ❍❍ ❍ ❍ ❍ ❍❍ ❍ 斷煩惱更是如此,唯有靠自己努力,自己的苦才有辦法超越。 愈認識煩惱,你就愈有動力去消滅它;愈不認識煩惱,你就愈可能認敵為友、任它擺布。所以要精進,要主
Thumbnail
困難中蘊含的機遇 專注於解決問題,不是埋怨問題,這句話充滿了智慧和啟示。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這時候,我們的決定反應了克服這些困難,以及最終的結果。有些人習慣抱怨,他們看到的只是問題所帶來的困擾和不便,而忽略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而另一些人則擁有解決問題的心態,他們看到的是困難中蘊含
Thumbnail
焦慮時,我們往往沉浸在過去和未來的擔憂中,忽略了現在。正念,是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當下,不加以評價。從感官和情感出發,透過有意識的練習,正念可以幫助降低焦慮,憂鬱,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為我們在焦慮的狀態中帶來平靜。
活動說明: 透過禪的智慧,超越表象,洞悉生命的奧妙,找到心靈的寧靜。 在書裡老禪師說道:「有了問題,面對問題;沒有問題 ,何苦製造問題?!」 白雲老禪師的著作如同智慧的指南,引領我們發現生命中深層的安寧和滿足。 徵文主題 閱讀白雲老禪師著作《老僧常譚》讀後心得。 可以透過「千佛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這時候的首要工作,是從刺激你的對象那邊,把注意力收回來,注意你自己的呼吸,然後注意自己的心念,那麼你的心馬上會平靜和安定下來。接著再以平常的呼吸,注意自己一呼一吸之間的感覺和感受。你的心情放鬆下來,身體也會隨著放鬆,這時候,人家要你生氣,你也氣不起來了;人家要你反擊,你也不會反擊了。
Thumbnail
戒行常存時省身 慎思明辨自清心 恐無常一旦現前 懼其無備災禍臨
Thumbnail
逃避問題,不是智慧的選擇,因為恐懼只會讓我們的困境愈加深重。勇敢面對,才是智者的態度。 每一個問題,都是一個潛在的機會,只有正視它,才能找到解決之道。 面對問題,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唯有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 害怕和逃避,只會讓問題更複雜,真正的智慧在於直面挑戰,迎難而上。 困
● 如何維持內在和諧(穩定)?●如何抵抗現代生活中的焦慮和沮喪? Ans: 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把意志放在自己可控制、可努力的地方,我們要全心專注進入心流,不讓慌亂、雜念進入意識中干擾。 跟人有關的,用各種溝通技巧想辦法協調; 不能控制的部分,放寬心,用隨遇而安的態度來面對;這很難沒錯,但
光師傅說心經4 作者 慧光法師/菩薩寺廟 IBS 總住持 2022 維摩舍文教 ❍ ❍ ❍ ❍ ❍❍ ❍ ❍ ❍ ❍❍ ❍ 斷煩惱更是如此,唯有靠自己努力,自己的苦才有辦法超越。 愈認識煩惱,你就愈有動力去消滅它;愈不認識煩惱,你就愈可能認敵為友、任它擺布。所以要精進,要主
Thumbnail
困難中蘊含的機遇 專注於解決問題,不是埋怨問題,這句話充滿了智慧和啟示。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這時候,我們的決定反應了克服這些困難,以及最終的結果。有些人習慣抱怨,他們看到的只是問題所帶來的困擾和不便,而忽略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而另一些人則擁有解決問題的心態,他們看到的是困難中蘊含
Thumbnail
焦慮時,我們往往沉浸在過去和未來的擔憂中,忽略了現在。正念,是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當下,不加以評價。從感官和情感出發,透過有意識的練習,正念可以幫助降低焦慮,憂鬱,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為我們在焦慮的狀態中帶來平靜。
活動說明: 透過禪的智慧,超越表象,洞悉生命的奧妙,找到心靈的寧靜。 在書裡老禪師說道:「有了問題,面對問題;沒有問題 ,何苦製造問題?!」 白雲老禪師的著作如同智慧的指南,引領我們發現生命中深層的安寧和滿足。 徵文主題 閱讀白雲老禪師著作《老僧常譚》讀後心得。 可以透過「千佛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