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例如我過去學習社會學時,我們老師特別討厭我們講「套用理論」,而是指導我們「理論是幫助你思考的工具,不能看到現象、經驗和疑問就想著去『套用』。」。
這點放在小說也是同樣的邏輯。
就我所知,很少有小說家喜歡談自己用什麼劇情形式,除了《飢餓遊戲》的作者本身是劇作家,在討論自己的創作理念時有提到為了讓青少年輕鬆閱讀該作品,為此使用「三幕劇」形式之外。
小說家和名演員一樣,特別忌諱自己被某種形式給框住。
我希望所有新手期和中手期的創作者,在翻開寫作書時,是已經有不少寫作經驗才去看,而不是還沒開始就奢求去找一個完美解答。請記住:沒有實務和經驗根植的理論是沒有意義的。
既然如此,今天為何我還要寫一篇討論「開頭」呢?
我想,許多人會去翻寫作書,對「起轉合」或「三幕劇」有執念,根本原因在於「我不知道該怎麼寫」。開頭、鋪陳、埋線、收束、結尾……知道這層邏輯,但不知道該如何從哪裡開始下筆。
今天我就以我的經驗,以及看同好、優秀的前輩和作家,再用一點別的領域的方法,給各位指引一些方向。
很多人不知道開頭如何下筆,或者下筆後只有開頭。新手創作者很容易就只有「楔子」一章。會發生這種事的原因在於,青澀的創作者不清楚開頭的定位,但又想快速抓住讀者的眼光,所以會寫一個充滿懸念或衝突的場景,但這個場景卻和鋪陳故事沒有半點關係。
其實小說的開頭通常就決定了一本小說的勝負,但很多人都沒搞好開頭,就想著劇情怎麼埋線,怎麼轉折,其實沒有意義。
上述提到的「楔子」,很直接,但可能效果最好,所以新手很容易模仿,就是製造一個充滿懸念或衝突的場景,同時這也是困難的方法。因為這個懸念和衝突,跟整個故事大局有密切關聯,若你不是已經掌握全局,知道自己要幹什麼的創作者,寫了等於沒寫。對讀者來說,也真的不知道你在幹嘛,遑論後面理解你的故事。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發生,請創作者務必搞清楚你的開頭定位是什麼。
小說的開頭擔負三種任務:
任務1:故事主線的線索
台灣作家星子的《乩身》,每一集的楔子幾乎都是當集反派犯罪的過程。反派可能在跟某個還沒現出真面目的幕後黑手對話、可能在叨念著讀者不知道的咒語、製造可疑的兵器或處置可憐的受害者。後續整個故事就是主角團隊要破解和推理出這些行為的內涵,以及反派的真正目的。
任務2:介紹世界觀
例如布蘭登.山德森的《迷霧之子》開頭就是反抗軍襲擊某位最後帝國的領主的過程。在戰鬥中順勢將讀者帶進這個世界觀,快速了解當前局勢。
任務3:介紹角色/人際關係
這一點在許多節奏較緩慢的翻譯文學會看到(這也是翻譯文學大約前三分之一會比較無聊的原因)。作家會安排許多小型事件、會面、交談場景介紹角色和人際關係。
這三種任務是基本中的基本,如果這三者沒有搞好,請不要好高騖遠直接想「抓住讀者目光」、「埋下一堆自己事後都會忘記的伏筆」和「撒出一堆看起炫砲的專有名詞」。
多數創作新手或者較遲鈍的作家很容易犯下一個毛病:「說明書」--平鋪直敘把世界觀和人物設定用旁白的手法寫出來,往往故事還沒開始,讀者就要先上幾頁課來搞清楚人物和世界觀,這是非常糟糕的開頭,請盡量避免這樣做。
事實上,越是對自己世界觀沒有自信的創作者,越是依賴「說明書」,因為漏洞百出、前後矛盾、東缺西漏的世界觀,創作者腦袋冷卻後就很容易遺忘細節,也沒考慮到需要自圓其說的部分,沒辦法讓世界觀順利運行,自然也無法設計完美嵌合的導引劇情。這樣的焦慮就會體現在寫作上:「我要怎麼讓讀者懂我?」
而這就是災難的開始。
如果創作者沒辦法自然地說故事,仰賴說明書,讀者只會覺得你在上課,照本宣科,闔上書本。沒有首先,就沒有然後了。
通常一個好的開頭,會像遊戲的新手任務一樣,先安排一個簡單的狀況讓玩家學會排除,進而學習世界觀規則和參與感。這當中就考驗著創作者對自己筆下世界觀的掌握度。
有自信的創作者會直接拉近鏡頭,將成熟的世界觀以「切片組織」的方式呈現:主角正在進行什麼活動、某位重要角色的行為、描述某個動態/靜態景物、製造聲響和事件等等。
例如我一位朋友喜歡寫軍事小說,他特別喜歡以「任務前簡報」或在「隊員集合在前往任務地的交通工具」做為開場場景。
任務主官說明任務(介紹世界觀/故事主線)
隊員之間的聊天(介紹人物/人際關係)
這種安排非常忌諱創作者因害怕,擔心讀者不懂,又跑回上帝視角導致出戲。
如果你是想介紹主角,除了埋主線線索之外,也可以描述主角是怎麼「生活」的,藉此帶出我們上一篇文提過的「價值觀」。
例如電影《私刑教育》,開頭就用了大量鏡頭在呈現主角麥考極度規律簡潔的生活,帶出他一絲不苟、嚴於律己、凡事精準到位的價值觀,暗示他是頂尖特工出身,對後續「私刑教育」的行動設下伏筆。
如果你想介紹世界觀的運行機制,最好的辦法就是運行一次給讀者看,而不是直接行文解釋。
例如影集版《碳變》,開頭就讓主角武.科瓦奇的人格置換到一名身亡警探的義體上,並安排他在出院前目睹一位窮苦夫婦眼睜睜看著年幼女兒的「人格備份」被置換在一名老太太身上。直接帶出「人格備份」和「義體」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暗示「備份」和完美的「義體」是有極端的貧富差距的。
筆下的人物和情節全都活在你所設定的世界觀,他們不會沒頭沒腦就開始長篇大論說著自己「理所當然會知道的常識」。創作者必須循序漸進,從讀者能搞懂的地方開始,一點點帶著讀者進入世界觀,進而讓讀者對這個故事有所共鳴。
這也就呼應了我第一篇所提到的,為何創作者需要大量閱讀?只有在作者和讀者的身分反覆切換無數遍,才會知道讀者想先知道什麼,作者又應該先寫什麼--這其中的幽微處需要大量經驗才能體察。
那麼,這種開頭的功力是否能練習呢?
能。
第三篇我提到過世界觀的定位。如果你認為你的世界觀已經足夠成熟,可以先試寫「日記」,也就是假想一下活在這個世界的角色一天會是怎麼過的?三餐、廁所、入浴、娛樂、社交、教育、性愛等等。也可以自己給自己出題,例如「男/女人是怎麼過的?」、「廚師是怎麼過的?」、「軍人是怎麼過的?」、「老人是怎麼過的」……等等。不只可以驗收你的世界觀「沉浸度」,還可以透過「日記」的方法,更可以由下而上發現問題,debug你的世界觀。
總結:
聲明,以上這些方法自然不能「套用」到所有作品類型上,但希望可以成為新手創作者的一些指引。因為無論是何種類型的小說,在翻開小說前,讀者對你的世界和角色絕對一無所知,如何將讀者引進門,願意佇足停留,是一門學問。
許多人暢談安排情節的「奇技淫巧」,卻對基本功、基本認知、基本要求一無所知甚至嗤之以鼻--看過太多這樣的人了,所以今天才會寫下這篇文。
請記住,這個世界沒人有義務「懂你」,如果你希望讀者「懂你」,就得虛心檢視自己的故事門檻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