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開頭難:讀者不懂我?如何讓讀者快速沉浸在世界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例如我過去學習社會學時,我們老師特別討厭我們講「套用理論」,而是指導我們「理論是幫助你思考的工具,不能看到現象、經驗和疑問就想著去『套用』。」。

  這點放在小說也是同樣的邏輯。

  就我所知,很少有小說家喜歡談自己用什麼劇情形式,除了《飢餓遊戲》的作者本身是劇作家,在討論自己的創作理念時有提到為了讓青少年輕鬆閱讀該作品,為此使用「三幕劇」形式之外。

  小說家和名演員一樣,特別忌諱自己被某種形式給框住。

  我希望所有新手期和中手期的創作者,在翻開寫作書時,是已經有不少寫作經驗才去看,而不是還沒開始就奢求去找一個完美解答。請記住:沒有實務和經驗根植的理論是沒有意義的。

  既然如此,今天為何我還要寫一篇討論「開頭」呢?

  我想,許多人會去翻寫作書,對「起轉合」或「三幕劇」有執念,根本原因在於「我不知道該怎麼寫」。開頭、鋪陳、埋線、收束、結尾……知道這層邏輯,但不知道該如何從哪裡開始下筆。

  今天我就以我的經驗,以及看同好、優秀的前輩和作家,再用一點別的領域的方法,給各位指引一些方向。

  很多人不知道開頭如何下筆,或者下筆後只有開頭。新手創作者很容易就只有「楔子」一章。會發生這種事的原因在於,青澀的創作者不清楚開頭的定位,但又想快速抓住讀者的眼光,所以會寫一個充滿懸念或衝突的場景,但這個場景卻和鋪陳故事沒有半點關係。

  其實小說的開頭通常就決定了一本小說的勝負,但很多人都沒搞好開頭,就想著劇情怎麼埋線,怎麼轉折,其實沒有意義。

  上述提到的「楔子」,很直接,但可能效果最好,所以新手很容易模仿,就是製造一個充滿懸念或衝突的場景,同時這也是困難的方法。因為這個懸念和衝突,跟整個故事大局有密切關聯,若你不是已經掌握全局,知道自己要幹什麼的創作者,寫了等於沒寫。對讀者來說,也真的不知道你在幹嘛,遑論後面理解你的故事。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發生,請創作者務必搞清楚你的開頭定位是什麼。

  小說的開頭擔負三種任務:

  

  任務1:故事主線的線索

  台灣作家星子的《乩身》,每一集的楔子幾乎都是當集反派犯罪的過程。反派可能在跟某個還沒現出真面目的幕後黑手對話、可能在叨念著讀者不知道的咒語、製造可疑的兵器或處置可憐的受害者。後續整個故事就是主角團隊要破解和推理出這些行為的內涵,以及反派的真正目的。

  任務2:介紹世界觀

  例如布蘭登.山德森的《迷霧之子》開頭就是反抗軍襲擊某位最後帝國的領主的過程。在戰鬥中順勢將讀者帶進這個世界觀,快速了解當前局勢。

  任務3:介紹角色/人際關係

  這一點在許多節奏較緩慢的翻譯文學會看到(這也是翻譯文學大約前三分之一會比較無聊的原因)。作家會安排許多小型事件、會面、交談場景介紹角色和人際關係。

  這三種任務是基本中的基本,如果這三者沒有搞好,請不要好高騖遠直接想「抓住讀者目光」、「埋下一堆自己事後都會忘記的伏筆」和「撒出一堆看起炫砲的專有名詞」。

  多數創作新手或者較遲鈍的作家很容易犯下一個毛病:「說明書」--平鋪直敘把世界觀和人物設定用旁白的手法寫出來,往往故事還沒開始,讀者就要先上幾頁課來搞清楚人物和世界觀,這是非常糟糕的開頭,請盡量避免這樣做。

  事實上,越是對自己世界觀沒有自信的創作者,越是依賴「說明書」,因為漏洞百出、前後矛盾、東缺西漏的世界觀,創作者腦袋冷卻後就很容易遺忘細節,也沒考慮到需要自圓其說的部分,沒辦法讓世界觀順利運行,自然也無法設計完美嵌合的導引劇情。這樣的焦慮就會體現在寫作上:「我要怎麼讓讀者懂我?」

  而這就是災難的開始。

  如果創作者沒辦法自然地說故事,仰賴說明書,讀者只會覺得你在上課,照本宣科,闔上書本。沒有首先,就沒有然後了。

  通常一個好的開頭,會像遊戲的新手任務一樣,先安排一個簡單的狀況讓玩家學會排除,進而學習世界觀規則和參與感。這當中就考驗著創作者對自己筆下世界觀的掌握度。

  有自信的創作者會直接拉近鏡頭,將成熟的世界觀以「切片組織」的方式呈現:主角正在進行什麼活動、某位重要角色的行為、描述某個動態/靜態景物、製造聲響和事件等等。

  例如我一位朋友喜歡寫軍事小說,他特別喜歡以「任務前簡報」或在「隊員集合在前往任務地的交通工具」做為開場場景。

  任務主官說明任務(介紹世界觀/故事主線)

  隊員之間的聊天(介紹人物/人際關係)

  這種安排非常忌諱創作者因害怕,擔心讀者不懂,又跑回上帝視角導致出戲。

  如果你是想介紹主角,除了埋主線線索之外,也可以描述主角是怎麼「生活」的,藉此帶出我們上一篇文提過的「價值觀」。

  例如電影《私刑教育》,開頭就用了大量鏡頭在呈現主角麥考極度規律簡潔的生活,帶出他一絲不苟、嚴於律己、凡事精準到位的價值觀,暗示他是頂尖特工出身,對後續「私刑教育」的行動設下伏筆。

  如果你想介紹世界觀的運行機制,最好的辦法就是運行一次給讀者看,而不是直接行文解釋。

  例如影集版《碳變》,開頭就讓主角武.科瓦奇的人格置換到一名身亡警探的義體上,並安排他在出院前目睹一位窮苦夫婦眼睜睜看著年幼女兒的「人格備份」被置換在一名老太太身上。直接帶出「人格備份」和「義體」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暗示「備份」和完美的「義體」是有極端的貧富差距的。

  筆下的人物和情節全都活在你所設定的世界觀,他們不會沒頭沒腦就開始長篇大論說著自己「理所當然會知道的常識」。創作者必須循序漸進,從讀者能搞懂的地方開始,一點點帶著讀者進入世界觀,進而讓讀者對這個故事有所共鳴。

  這也就呼應了我第一篇所提到的,為何創作者需要大量閱讀?只有在作者和讀者的身分反覆切換無數遍,才會知道讀者想先知道什麼,作者又應該先寫什麼--這其中的幽微處需要大量經驗才能體察。

  那麼,這種開頭的功力是否能練習呢?

  能。

  第三篇我提到過世界觀的定位。如果你認為你的世界觀已經足夠成熟,可以先試寫「日記」,也就是假想一下活在這個世界的角色一天會是怎麼過的?三餐、廁所、入浴、娛樂、社交、教育、性愛等等。也可以自己給自己出題,例如「男/女人是怎麼過的?」、「廚師是怎麼過的?」、「軍人是怎麼過的?」、「老人是怎麼過的」……等等。不只可以驗收你的世界觀「沉浸度」,還可以透過「日記」的方法,更可以由下而上發現問題,debug你的世界觀。

  總結:

  聲明,以上這些方法自然不能「套用」到所有作品類型上,但希望可以成為新手創作者的一些指引。因為無論是何種類型的小說,在翻開小說前,讀者對你的世界和角色絕對一無所知,如何將讀者引進門,願意佇足停留,是一門學問。

  許多人暢談安排情節的「奇技淫巧」,卻對基本功、基本認知、基本要求一無所知甚至嗤之以鼻--看過太多這樣的人了,所以今天才會寫下這篇文。

  請記住,這個世界沒人有義務「懂你」,如果你希望讀者「懂你」,就得虛心檢視自己的故事門檻是否合理。

avatar-img
31會員
6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夏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一篇〈寫小說的成長路徑2:創作者的新手期、中手期、老手期該做什麼?〉的最後,我談到設定這件事最好等到老手期再開始做。其實這樣說並不精準,因為我這邊的「設定」其實是指「設定集」--很多人故事還沒開始寫就先急著寫設定集,一來滿足自己的想像,二來相當有成就感,但沒經過故事的淬鍊,這些都只是紙上談兵。
  前言:原文可在PENANA上找到,是我在蕉園上點閱率最高的系列文。雖然說教了好幾篇,但本人的小說作品從未得到什麼實質的肯定(得獎OR出版),自己也沒有去驗證,僅憑多年來的直覺與經驗寫的,並不一定是正理。
  2022年-2023年年中寫的兩篇文章併在一起。閱讀議題通常是因為書市經營問題跑出來的;寫作議題通常是有老人家出來說教而跑出來的。這兩篇文章大致涵蓋我對台灣人閱讀與寫作的看法。
  前言:本文寫作於2021年9月,有篇貼文被瘋傳。宅圈的求偶焦慮和困境被提出來討論。多數人指出動漫設定的男女關係過於單純且獎勵化,導致這種日系霸總(?風格。不過,同樣是看動漫長大的,我是看到完全不同的風景。給同樣是宅圈,有求偶焦慮的朋友一盞明燈。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上一篇〈寫小說的成長路徑2:創作者的新手期、中手期、老手期該做什麼?〉的最後,我談到設定這件事最好等到老手期再開始做。其實這樣說並不精準,因為我這邊的「設定」其實是指「設定集」--很多人故事還沒開始寫就先急著寫設定集,一來滿足自己的想像,二來相當有成就感,但沒經過故事的淬鍊,這些都只是紙上談兵。
  前言:原文可在PENANA上找到,是我在蕉園上點閱率最高的系列文。雖然說教了好幾篇,但本人的小說作品從未得到什麼實質的肯定(得獎OR出版),自己也沒有去驗證,僅憑多年來的直覺與經驗寫的,並不一定是正理。
  2022年-2023年年中寫的兩篇文章併在一起。閱讀議題通常是因為書市經營問題跑出來的;寫作議題通常是有老人家出來說教而跑出來的。這兩篇文章大致涵蓋我對台灣人閱讀與寫作的看法。
  前言:本文寫作於2021年9月,有篇貼文被瘋傳。宅圈的求偶焦慮和困境被提出來討論。多數人指出動漫設定的男女關係過於單純且獎勵化,導致這種日系霸總(?風格。不過,同樣是看動漫長大的,我是看到完全不同的風景。給同樣是宅圈,有求偶焦慮的朋友一盞明燈。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序章:有沒有一種經驗 ,每一次故事開頭都是很難想,即便想破頭,還是沒有頭緒,總是把自己逼到絕境了 ,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哈哈哈 與自己發牢騷對話 ⋯ 進入正題前麻煩大大給愛心支持一下 感謝大家們 有沒有一種感覺, 當自己陷入沈默的時候 腦袋是不是陷入一種短暫的空白,很無助, 也不知道自己
只寫給自己看的企畫書 關於小說的企畫書,一開始先是腦中有想法後,在開始寫企劃書與小說,接著設定故事的大綱與事件的內容,有感覺的話就先寫出來,還有小事件的思考,再來是人物角色設定的關係圖以及角色的設定,事件的時間等等,每個時間線都很清楚的話,更能知道怎麼做,怎麼去寫。
Thumbnail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嗯,這部分不僅限於小說,也可能會有影視的影子。這邊是我科普來著。   前面幾個主題都是在認識「文字」,這邊總算進入到「文章」了,那麼文章的鋪排呢?   我們分兩個主題:「記敘順序」、「開頭」。   一般而言,這兩者都與小說牽扯薄弱,因為小說是「進行式」的,很難完美運用記敘文與論說文的手法。
有時候不需要等到有觀點、概念、理論
Thumbnail
這篇記錄小說組成的幾個基本概念,包括大綱、人物、性格的設定。
第三、設定世界觀 如果在這裡設定的好? 那你就等同於「創世神」了... 如果設定的不好... 也不用太氣餒 畢竟大家都有第一次... 即便失敗也沒關係... 那... 如何設定世界觀呢? 設定世界觀的方式,通常都是去參考過去的歷史(查資料)... 菜鳥或是新手建議,都
在講內容前... 這是我個人的方式!! 如果覺得我講的不夠專業啥的? (請去找專業老師) 第一、如何起頭? (需要有靈感!!)或是(一個事件或是各種可能觸發故事的內容)。 靈感的部分...(應該不用多解釋) 後面講的事件或是可能觸發的部分,通常需要自我體悟。 例如:今天出門,
在講主要內容之前要先說明!! 第一 我本來不想去講這些...(畢竟會變成像是老師或是老媽那樣的存在...) 第二 之所以要講這些...(是大部分的人對於「世界」都不了解...) (第二點我後面會補充說明!!) 第一 所有的世界的形成,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的。 這有點像是在玩網路遊戲
每天持續的書寫,是給自己的一個任務、一種生活記錄,是將自己的所學的內化及輸出。 隨著自我探索及生活重心的轉變,發現以前讓自己有所感悟的書籍、自我成長的影片已經不再受用、也不再那麼的有共鳴,不是因為厭煩或別人的創作沒有新意。 而是那些道理自己都懂了,不再會因為那些情緒或問題困擾了。但也因為這樣讓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序章:有沒有一種經驗 ,每一次故事開頭都是很難想,即便想破頭,還是沒有頭緒,總是把自己逼到絕境了 ,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哈哈哈 與自己發牢騷對話 ⋯ 進入正題前麻煩大大給愛心支持一下 感謝大家們 有沒有一種感覺, 當自己陷入沈默的時候 腦袋是不是陷入一種短暫的空白,很無助, 也不知道自己
只寫給自己看的企畫書 關於小說的企畫書,一開始先是腦中有想法後,在開始寫企劃書與小說,接著設定故事的大綱與事件的內容,有感覺的話就先寫出來,還有小事件的思考,再來是人物角色設定的關係圖以及角色的設定,事件的時間等等,每個時間線都很清楚的話,更能知道怎麼做,怎麼去寫。
Thumbnail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嗯,這部分不僅限於小說,也可能會有影視的影子。這邊是我科普來著。   前面幾個主題都是在認識「文字」,這邊總算進入到「文章」了,那麼文章的鋪排呢?   我們分兩個主題:「記敘順序」、「開頭」。   一般而言,這兩者都與小說牽扯薄弱,因為小說是「進行式」的,很難完美運用記敘文與論說文的手法。
有時候不需要等到有觀點、概念、理論
Thumbnail
這篇記錄小說組成的幾個基本概念,包括大綱、人物、性格的設定。
第三、設定世界觀 如果在這裡設定的好? 那你就等同於「創世神」了... 如果設定的不好... 也不用太氣餒 畢竟大家都有第一次... 即便失敗也沒關係... 那... 如何設定世界觀呢? 設定世界觀的方式,通常都是去參考過去的歷史(查資料)... 菜鳥或是新手建議,都
在講內容前... 這是我個人的方式!! 如果覺得我講的不夠專業啥的? (請去找專業老師) 第一、如何起頭? (需要有靈感!!)或是(一個事件或是各種可能觸發故事的內容)。 靈感的部分...(應該不用多解釋) 後面講的事件或是可能觸發的部分,通常需要自我體悟。 例如:今天出門,
在講主要內容之前要先說明!! 第一 我本來不想去講這些...(畢竟會變成像是老師或是老媽那樣的存在...) 第二 之所以要講這些...(是大部分的人對於「世界」都不了解...) (第二點我後面會補充說明!!) 第一 所有的世界的形成,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的。 這有點像是在玩網路遊戲
每天持續的書寫,是給自己的一個任務、一種生活記錄,是將自己的所學的內化及輸出。 隨著自我探索及生活重心的轉變,發現以前讓自己有所感悟的書籍、自我成長的影片已經不再受用、也不再那麼的有共鳴,不是因為厭煩或別人的創作沒有新意。 而是那些道理自己都懂了,不再會因為那些情緒或問題困擾了。但也因為這樣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