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I 時代,企業應該選擇「封閉」還是「開放」的平台戰略?蘋果透過封閉的 iOS 系統獲得高利潤,而 Google 則利用開放的 Android 平台迅速擴展市場並助力搜尋業務。
然而,生成式 AI 技術的崛起是否改變了競爭格局?本文將從蘋果、Google、Meta 和雅虎的案例來思考,探討生成式 AI 如何改變數位平台的競爭本質。
相較於蘋果透過 iPhone 與獲利驚人的封閉 iOS 作業系統,Google 讓安卓(Android)系統成為開放平台快速擴大規模,幫助 Google 從 PC 過渡至一個和搜尋事業高度互補的平台。
換言之,愈多人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就有愈多人更常使用搜尋功能,即便 Google 還得付蘋果授權費,成為 iPhone 的預設搜尋引擎。
從新創事業的角度來看,「封閉」、「開放」兩條途徑都能獲得成功,但蘋果 iPhone 的成功和 Google 搜尋的成功一樣,都是基於一套不尋常的技術洞見,在一個快速成長的領域創造出明顯優異的產品。
延伸閱讀:
Google模式:ship and iterate、智慧創做者|經典書怪讀的@怪獸
因此有人會說,如果能用一個封閉系統來達成這樣的巨大影響,那就採行封閉系統吧,否則就採行開放模式。 但如今 AI 時代,採取「開放」的模式還是個好的策略嗎?
過往我們會說,開放有開放的好處——相較蘋果自成一家,Google 和 Meta 兩者壟斷了全世界的數位廣告市場,Google 主打的是搜尋,組織全世界的資訊;Meta 則主打社群,組織全世界人與人的連結。
多年來,兩家公司各自顧好自己的生態系,即便 Google 曾想發展社群
產品 Google+,藉此阻止 Meta 不斷壯大,但這個計畫變成了 Google 史上最大的災難,而 Meta 的搜尋
功能也難以打過 Google,兩者便形成了動態平衡,靠著廣告「相安無事」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不過,生成式 AI,打破了這個均衡。
延伸閱讀:
臉書和谷歌的愛恨情仇:當社群巨頭遇上搜尋巨頭|趕快tech我 EP4.2.4
入門Google Analytics:品牌型/成效型廣告、Google和Meta差在哪|使用者意見調查 EP3.3.2
Meta 於今(2024)年 4 月發佈了 Llama 3,並且特別強調:使用者可以透過無所不在的 Meta AI,在 Facebook、Instagram 等 Meta 旗下平台之搜尋找到他們要的資訊——而且這些資訊,還包含了網路上所有即時的資訊。
搜尋一直是數位戰爭中 Google 的強大優勢,即便是 OpenAI 或是搭載 AI 技術的 Microsoft Bing,都無能撼動 Google 的搜尋霸主地位。
然而,這次 Meta 的 Llama 3 打造出的搜尋引擎相當不一樣,尤其 Meta 擁有的,是 OpenAI 沒有的緊密生態系。
過去,Meta 的 app 大致獨立且難以整合(想想 Meta Business Suite),如今透過 AI 組織資訊和搜尋的能力,Meta 期待連「搜尋」這件事情,都直接在 Meta 的生態系裡完成,不要跳出,突顯出 Google 和 Meta 對於搜尋截然不同的態度和戰略。
Google 並不是第一家做搜尋引擎的公司,但和以往搜尋引擎都是大型入口網站的附屬品不同,它設計搜尋引擎的初衷,不是讓使用者停留在他們的網站上,反倒是盡快把使用者送到對的地方,得到他要的資訊——而且著重用戶的使用體驗。
也因此,Meta 試圖與 Google 採取相反的策略,更希望透過生成式 AI,有機會端走 Google 的金雞母。因為 Meta 有不可能逃走的流量,更能讓使用者在 Meta 生態系可以找到所有需要的資訊,盡可能延長使用者留下來的時間。
如此一來,使用者在 Meta 就可以看更多廣告,這與 Google 對於使用者體驗的核心想法完全相反。
要挑戰一個既有強大對手的真正方式,不是去跟他做一模一樣的事情正面火拼,而是想出個聰明的方法,讓他正在做的事情變得無關緊要。
雖然 Google 的強大帝國不太可能一夕之間被瓦解,但 Google 因為生成式 AI 帶來的矛盾,確實相當難解——到底是要盡快送使用者到正確的地方,還是讓搜尋徹底結合生成式 AI Gemini 綁住使用者,別讓他們去訪問其他網站了?那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廣告和搜尋引擎生態系該怎麼辦呢?
但不論如何,除了產品外,由蘋果、Google 掌握的「通路」也是生態系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在商場的無限賽局中,有時候蘋果做出更好的產品,有時是別家公司的產品更勝一籌。以 iPod 為例,就算微軟也推出類似競品,但蘋果的目標不是擊敗微軟,而是勝過自己,發明 iPhone 重新定義整個市場,讓 iPod 也走入歷史。
確實成功是源自於好點子帶來了新發明,但很多人總以為成功的唯一關鍵,在於蘋果的創新或是賈伯斯對於完美的要求。
不過蘋果成功更關鍵的因素,在於團隊平衡地具備了「把事情實現的能力」。終究需要有人能整合團隊、控制風險並降低系統發散的趨勢,不然系統會自然地發散、混亂並導致專案失敗。
企業經營都有一個循環或週期存在,就像一個人的一生,會經歷高峰與低谷。重點在於,我們是否清楚了解自己的公司位於哪個循環階段,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持續成長。
人一旦心志變低,就很難提升自己,讓自己走到越來越高的層次。當一個人的心思放在撿芝麻上,就永遠失去了撿西瓜的可能。
若專注於眼前的小利,就無法追求更大的機會。不過在工作中,人們常常重複低價值的任務,避免困難和挑戰,但這種習慣會讓人失去創造性,無法進行真正有價值的工作。
公司也面臨同樣的挑戰。以雅虎為例,這家公司曾經是全球最大的網路公司,但因為過於分散於多個小產品,沒有一個產品成為市場的領導者,最終收益也不如專注於少數產品的公司。
反觀蘋果,賈伯斯回歸後,剔除了大量低價值的專案,專注於少數幾個重要產品,最終讓蘋果重回巔峰。
在職場中,與其把精力放在賺小錢上,不如練就追求大機會的能力。有人說沒遇到大機會,其實是因為過於專注於小利。若能提升視野,將注意力放在長遠目標上,便有機會練就追求大機會的能力。
🤖 怪獸科技公司旗下五大版圖
最懂你的 #科技入門:一起培養在快速變化社會的超強適應力!
🗣️ 節目|怪獸科技公司 Podcast(每週日晚上 9 點各大平台首播)
✍️ 專欄|怪獸科技公司 vocus 沙龍
🎥 影音|怪獸科技公司 YouTube:來賓焦點訪談✖️重點短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