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5|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第五天 為什麼你需要大量閱讀

以前還在職場工作時,不知是否因為被工作需要閱讀的大量稿子塞滿,有段時間我不太讀得下小說。當時跟一些作者見面,總是慚愧於他們讀的書比我多好多。大多數的創作者也都是狂熱的讀者,閱讀對創作有什麼關聯呢?


我曾經當過資深創作者張國立的編輯。記得每次跟他見面討論新作主題時,他必然會拿出一個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字,每次見面,他都有至少三個故事構想跟我討論。我有時驚嘆於某個點子真好,有時會建議他修改某個點子,但下次見面他又會根據我的建議,再生出三個全新,或舊瓶裝新酒的故事來,有些舊點子修改後,以讓人驚喜的面貌重生。



在文本中找出自己的守備範圍

我問他,為何能有那麼多靈感,他說當他決定專心寫推理小說後,第一件事便是讀書。他搜尋這個類型最重要與經典的小說,將沒看過的全都找來讀。這樣看了幾百本後,對於該類型小說在東西方怎麼寫,有哪些流派,大致有了概念。


但他不只讀,重點是每一本都做筆記。筆記只簡單載明劇情、特色與與眾不同處(可能是詭計,或特殊的敘事方式)。之後要是有想寫的題材或靈感,會先翻閱筆記,避免在不知情的狀況下,用了別人寫過的題材與形式。再者,他會思考自己的點子是否可能在改造前人點子上予以結合,以新的面貌問世。這完全是詩人T.S 艾略特說的:「不成熟的詩人模仿,成熟的詩人偷竊。(Immature poets imitate; mature poets steal)」,艾略特指的是,成熟的詩人不是模仿前人作品,而是從中借鑑,轉化成獨具一格全新的創作。


要怎麼偷得像是自己的原創,那當然得要有獨特的觀點,經典公式或套路嫁接上來後才能培育出新枝。張國立的創作方法,就是大量閱讀與筆記,從自己原本的興趣得到靈感,試著融合兩者,最後產出原創故事。


卜洛克的方法也差不多,他說一旦決定要寫什麼類型的小說後,先大量閱讀。他稱此為「市場調查」,他認為大量閱讀該類作品可以研究出成功要素,訓練自己產出更多有創意的點子。而且不是以讀者的角度閱讀,而是以創作者的身份來讀,並拆解它們。卜洛克說,其實他並未從大量閱讀導出什麼公式,而是讀一定的量之後,就自然有些直覺,理解什麼可以用,什麼不能用。



閱讀除了尋找導師,也尋找同儕 

你也可能從小就喜愛文學,原本就有讀書習慣與偏好。江鵝年輕時喜歡簡媜、吳念真、張曼娟,他們的語言讓她很有親和感。年紀漸長後,她發現自己比較喜歡文字中帶有陰暗面或女性視角的作家,像是辛波絲卡、黃麗群、柯裕棻。


但她也讀網路上名不見經傳的發言,這些稱不上是文學,江鵝卻認為,「是整個時代的聲音,這對我的吸引力遠​​大於被認為是文學的東西,因為是最即時的,人類對於生命的感觸與觀看。」她如同在江水中汲取許多瞬間流逝的即時感受,這些碎片雖屬於無名的說話者,卻見證這個時代。


閱讀不僅是為了找到導師,還為了尋找同儕。江鵝說她讀黃麗群與柯裕棻的文章會產生「啊!原來我有同儕」的感受。熱愛閱讀與創作的人應該懂她說的「始終都有種孤獨感,不容易理解主流,也不容易被主流理解」是什麼意思。與這些文學上的同儕不必很親近,只要知道她們存在著,就能緩解她的孤獨感。寫稿有痛苦之處,但不得不寫,因為其甜美之處在於「可以讓你連結到時代同儕,這是很靈魂層面的碰觸。」


從經典與重要作家入門

如果你很清楚自己想要創作的類型,善用圖書館資源,花點時間多讀幾本,一定能為你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如果當中有很喜歡的作品,建議你直接買書,好一讀再讀。閱讀經典的好處是,除了見識到跟當代流行作品截然不同的時代氣氛、東西方作家說故事的風格、各地迥異的文化,你可能會驚訝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或者原來有些戲劇與小說是從這些經典延伸出來的。


我是金庸迷。他的武俠小說我從小到大讀了好幾次。有些故事小時候讀只覺得讚嘆,「怎麼能想出那麼多奇特的人物與情節?!」後來我書讀得比較多,漸漸發現他好多作品中的「荒島漂流」、「主角被陷害而後復仇」、「死前留言」都有經典歐美小說與戲劇的影子,這疑惑在前陣子重讀《射雕英雄傳》的後記得到印證。


他自承當時看了大量歐美戲劇與理論,不知不覺受到影響。可是他揉合得真好。「單純的青年被陷害入獄、巧遇奇人、得到寶藏與復仇」看起來是老哽吧,但青年的個性是懦弱還是偏激,被陷害得有多慘?在什麼特殊情境下遇到奇人?這奇人的設定與故事背景有何關聯?他要如何復仇?只要你有自己獨特的人物設定與情節走向,就算是老梗也能嫁接在奇幻、懸疑、愛情故事中,長出屬於你的故事模樣。



建立你自己的創意家族樹

藝術家克隆在《點子都是偷來的》一書中提到「創意家族樹」的概念。他建議你選一個很喜歡的人(作家、藝術家,甚至鬥牛士都可以),找出他所有的作品研究。接著再找出這個人喜歡的三個人,研究他們。重複這個過程,直到這個「創意家族樹」越長越大。當然要將你自己放上去,你也是這家族樹中的一員。


克隆圖文並茂呈現,他的工作桌前貼著自已的創意家族樹,最下面是他自己,往上是一個又一個他喜歡的創作者,他說感覺這些前輩就像好心的鬼魂,照看著他。而他想學的一切都在這些可能已逝之人的作品裡。


怎麼跟這些大師偷學呢?他說,等到你這棵創意家族樹枝幹夠多,你可以混合某些人的特質,混和某些人的風格,再混和某些人的技巧,你創造出來的作品肯定獨一無二。只看一個人的作品,你的創作肯定一眼就看出有他的影子。但如果你看了十個人的作品,大家都會覺得你風格獨具。


套用他的概念到小說或漫畫創作,你可以先找出三位你很喜歡,但是強項各有不同的作者,A作者擅長描寫人物,B作者的情節曲折離奇,C作者的對白特別精彩......你有沒有可能從這三位創作者,各自學習他們怎麼塑造人物、情節怎麼發展,對白如何銜接上下文?你最好的老師往往就是你最喜歡的創作者。


如果現在的你還沒有想好要寫什麼類型,只是想從閱讀中得到養分,那也很好啊。閱讀是成本最低,也最超值的投資。你想想看,你周遭有那麼多創作者,有那麼多的人寫小說,如果你跟所有人看同樣的影集、追一樣的社群議題與流行話題,讀的書都一樣,是不是很有可能大家寫出來的都大同小異?


你能寫出與眾不同的作品,在於你平時想的、吸收的東西跟別人不同。而讀一本就能收到一本的收益。當你讀了十本,二十本,已經比別的創作者吸收到大量不一樣的寫作風格、敘事方法、結構安排與各種說故事技巧了。


在閱讀中豐富自己的創作宇宙

平時盡可能培養自己獨特的閱讀主題與領域,深入研究,找找看當中是否有什麼裂縫,可以讓你撐開它,從中創造出你的小宇宙。一本書往往能開啟好幾本書的入口。有可能是你喜愛的作者有私心喜愛的作者與書單,或者你原本就對某些主題有興趣,可能是某個神話系統、特定的歷史故事,或對特定真實人物的好奇,都很好。


讀你喜歡的、感到興奮的內容,我也建議盡可能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中往外拓寬,偶爾讀一些從未涉獵,但你可能滿好奇的主題,試試看,說不定你會很喜歡呢。


《跟莎士比亞學創作》這本書提到,莎士比亞三十八部作品只有兩本不知道來源,其餘都有跡可循:《羅密歐與茱麗葉》是改寫自中世紀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李爾王》、《理查三世》、《馬克白》和《亨利五世》都是取材自歷史真實人物。


更有意思的是,《李爾王》還結合入一樁發生在一六零三年的著名爭議事件:老紳士阿奈斯利公園有三個女兒,兩個想方設法想讓法律判定老人精神錯亂,小女兒則維護父親利益。(如果你剛好是英文系學生或者讀過莎士比亞劇本,你會看出這真實事件與莎士比亞劇本驚人的相識度。)對於厲害的創作者來說,素材到處都是,他們採集、挑選、轉化,並與自己的原創元素結合。


電影影視也是靈感來源

創作靈感除了可從小說中汲取,多看經典與流行的電影、影集也能刺激靈感。謝東霖說​​他看很多作品,熱門題材的電影劇集或小說都看,若意識到自己感到「這裡好好看喔」時,他會停下來​​思考,為什麼覺得這裡好看?進一步想著有沒有可能在自己作品中複製這種好看的感覺。


不僅如此,特殊的劇種如《西方極樂園》也能帶來靈感,刺激他思考自己可以怎麼混合不同類型在自己作品中。張國立也說,他創作時,閱讀與看電影影集的量也很大,就是為了不停吸收到別人作品的精華,可以​​​​得到刺激,「原來可以這樣寫,可以有這樣的構想。」


我自己的經驗

我起心動念要寫這系列文章時,便知道只根據我過去的編輯經驗是不夠的。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量閱讀所有創作相關的書:虛構或非虛構、漫畫或記者採訪、回憶錄與傳記,連導演與編劇的看法我也參考。從中的收穫是:


一、不同作家有不同的方法,與他們的作品相印證,得知他們的人物是怎麼「生」出來的,讓我對於這些作者與他們筆下的故事有進一步理解,我將他們的人物與他們的寫作策略結合,成為我可以使用的例子。


二、有些作家看似有相同的方法,但仔細一看又略有不同。像是對於人物描寫,知名小說家瑞蒙・卡佛的啟蒙老師約翰・加德納認為,作者要能跳脫出自己的身份,觀察與感覺其他所有人類的觀點。卜洛克說自己就像演員,穿梭扮演他筆下的人物。村上春樹說主角就像他從小被綁架的雙胞胎兄弟,兩人雖有幾乎一模一樣的外表與遺傳基因,卻有不同的性格,而創作就像他幻想著雙胞胎弟弟在過著什麼樣的人生。你看,儘管都談創作,但每個作家都不一樣,如果你只參考一個人的,很可能會感到挫折,因為覺得並不適用自己。


三、當我有意識地閱讀並做筆記,等於將整個世界與書庫都納入自己的資料庫,我讀取某些訊息或資訊時,很快能找到與正在研究或關心的題目相關之處。儘管有些書乍看與我的主題無關。但大量閱讀並做筆記之後,腦子會加乘,產出新的靈感。甚至是從實務上印證到,有一些創作者的困擾,無法在經典或知名作家的分享中找到解答。而這或許就是我能近一步探索,並試著解惑的。


今天的練習:

練習一:翻翻看前幾天的筆記,從第一天你的生命事件與第二天你在生活中搜集的素材,到目前為止,是否有哪些關鍵字、題目、事件或人物重複出現,你會想進一步探索看看嗎?你的書架上有沒有哪幾本書符合你關心的關鍵字?重新意識到這主題始終迴旋在你生命中,重看一次或許會有不同的體會。


練習二:試著搜尋你想創作的領域中,最經典的幾本書來看。請找範圍最大的領域,好比如果你寫的是愛情主題的BL,那就在「愛情」這個大海中搜尋。先列出清單,找一下這些作者作品的評價與內容,先從你最有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開始。你的清單上請盡可能包括東西方各國作者,不要只侷限在某個國家與年代。


如果你喜歡某個作者,可以讀個至少兩三本,也可以找找看他是否有喜歡的作者與作品,放入你的讀書清單中。試著拉開你的閱讀肌肉,跨出舒適圈,某些書若年代距離你現在有點遠,或者翻譯口吻讓你不適應,給自己多一點時間,慢下來,感受一下這個作者描繪的情景與氣氛。然後請記得一定要做閱讀筆記!


「寫給沒有編輯陪伴的創作者」是我的一個寫作計畫,在卸下近二十年的編輯正職工作後,想替不一定有編輯的創作者提供一些經驗,希望讓更多創作者獲益。你可以由此進入完整的目錄。
若你想要找我討論,可以在方格子搜尋「林比比鳥」進到我的討論區,或於本篇文章留言,與我分享你看完的想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