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師與學生間的情緒衝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外師跟我總是會在每天下課後,交流當天彼此上課的情況,是不是有碰到什麼狀況讓人很挫折或是某堂課上得超級開心!

不在預期內的衝突

有次練習聽力時,因為外師身體重心移動所以椅子發出聲音,學生當下暴怒指控外師干擾到他做聽力。外師做夢也沒想到,不過動個屁股,連椅子都沒移動,卻被這樣call out。即使下課後,外師依然覺得被小孩暴怒對待是不在預期且不被尊重的,對此感到非常生氣。

身為教育者,我們可以怎麼做?

以下是我給外師的建議:

1. 你需要跟他道歉,因為對小孩來說,你確實吵到他了。

2. 這孩子有情緒障礙,這件事情你是知道的,所以你可以教他用好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被打擾,並且請他為自己不恰當的表達方式跟你道歉。

3. 你能夠做的比你想像的多更多。


外師聽完後,緩和下來、找回自己的角色。

表示:這些建議給了他不一樣的視角


體認我們自身的局限性

即使已經有多年的教學經驗

即使是個情商很高幾乎沒有脾氣的人(aka外師)

即使清楚知道面對的是理性腦還沒長好的孩子

也都會在某些時刻被惹怒


但請永遠記得You can always do more than what you think.

對我來說有些話用英文說,是更有力量的。

avatar-img
1會員
4內容數
紀錄一些想說但更適合用文字說出來的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轉轉思考 的其他內容
#關於那些從分數上看不到的進步 小鬼蒐集貼紙希望可以跟我換寶可夢卡片 因此我們達成協議 每當小考考滿分就可以獲得一張貼紙 這個制度run下去之後 一開始在還算輕鬆的小考下他都游刃有餘 也順利跟我換到他朝思暮想的卡片 然後可怕的代誌就發生了 某次因為錯了一咪咪兒跟貼紙擦身而過
因為職業的關係,外出時總是會對於父母和孩子如何互動,特別留意。 有次看到一位爸爸帶著目測約兩歲的孩子走到戶外,爸爸拿起手機幫孩子拍照紀錄後,接著就埋頭於手機中,不再理會孩子。 孩子指著大樹,回頭呼喊爸爸,爸爸對孩子點頭示意後,又繼續回到他的手機世界裡,剩下愣愣站著的孩子一人。
你看見的,不是完整的我 真正的我,我連自己都不認得 零散地、一塊塊地 剛好又很不會歸納管理,那該怎麼辦呢? 若能將一塊塊的自己,歸納成自己舒適且容易取用的樣子那該有多好 原來,所以,我才 這麼對心理學著迷啊! 認識一塊塊的自己 就像 玩樂高那樣 堆疊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拆解、拼湊、拆解、
#關於那些從分數上看不到的進步 小鬼蒐集貼紙希望可以跟我換寶可夢卡片 因此我們達成協議 每當小考考滿分就可以獲得一張貼紙 這個制度run下去之後 一開始在還算輕鬆的小考下他都游刃有餘 也順利跟我換到他朝思暮想的卡片 然後可怕的代誌就發生了 某次因為錯了一咪咪兒跟貼紙擦身而過
因為職業的關係,外出時總是會對於父母和孩子如何互動,特別留意。 有次看到一位爸爸帶著目測約兩歲的孩子走到戶外,爸爸拿起手機幫孩子拍照紀錄後,接著就埋頭於手機中,不再理會孩子。 孩子指著大樹,回頭呼喊爸爸,爸爸對孩子點頭示意後,又繼續回到他的手機世界裡,剩下愣愣站著的孩子一人。
你看見的,不是完整的我 真正的我,我連自己都不認得 零散地、一塊塊地 剛好又很不會歸納管理,那該怎麼辦呢? 若能將一塊塊的自己,歸納成自己舒適且容易取用的樣子那該有多好 原來,所以,我才 這麼對心理學著迷啊! 認識一塊塊的自己 就像 玩樂高那樣 堆疊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拆解、拼湊、拆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該從何說起呢…… 偶爾在班級中,會遇到學生跟我抱怨其他老師,這種場合通常很尷尬……我承認我還蠻想知道那些同仁做了什麼被學生討厭的事?(八卦總是令人牽掛) 因為這樣,我才可以不要踩地雷,這是為了學生以及自己好 (這個理由夠冠冕堂皇)~~ 但是學生講得太嗨的話,那我好像眼睜睜地在看同仁的笑話?!這
暑假家教業務旺季,學生遇到挫折逃避上課。 老師耐心與他談話,但學生無回應。老師放下對學生的期望,堅守自己的教學原則。 這段經歷教會我適當付出,學會看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在校園裡 偶而就會有一些狀況發生 例如小朋友跑不見了 小朋友發脾氣 小朋友跟導師頂嘴 這時候 通常我們大人都會很急的想把事情處理好 於是就會變成指責的話語 讓小朋友就更加反抗 耳朵就關起來了 很多時候 這時的小朋友 會變得更難以克制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前陣子網路上瘋傳一段高中生與老師起衝突的影片,學校沒有告知代課老師班級與該學生的情況。 作為短期代課老師,為了避免上述的問題發生,該如何是好呢?
Thumbnail
某日午休,我在辦公室隱約聽見咆哮聲。 我到走廊查看究竟?發覺已有其他師生向某處張望。 原來"有老師與學生發生口角衝突"! 在職涯期間, 我曾見過不只一次的師生衝突場面。 我見過兩造在情緒激動的情形之下,大打出手。 我知道一旦"出手",那可以將事情小事化大、再大、又大的了!! 於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課堂失控的影片在網路瘋傳,如果你也點開了,就不要再傳了,因為名字很清楚地被說出來,這樣很傷所有人的隱私。 就像志恆心理師前輩說的,如果我們需要的是輔導特殊需求的孩子,那那我們可以來想想,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曾聽學生說,‘’老師‘’,就是會給人壓力,不管這個老師兇?還是不兇? 也曾經,納悶一位和藹可親的同仁,為什麼他的導師班學生會那麽‘’怕他‘’? 前幾日,班上一個孩子,英文課時,在走廊用手機錄自己的英文口說;我恰巧經過,便走去探望看看她在做什麼?她回頭發現我時,嚇了一大跳!驚慌失措的樣子!好像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該從何說起呢…… 偶爾在班級中,會遇到學生跟我抱怨其他老師,這種場合通常很尷尬……我承認我還蠻想知道那些同仁做了什麼被學生討厭的事?(八卦總是令人牽掛) 因為這樣,我才可以不要踩地雷,這是為了學生以及自己好 (這個理由夠冠冕堂皇)~~ 但是學生講得太嗨的話,那我好像眼睜睜地在看同仁的笑話?!這
暑假家教業務旺季,學生遇到挫折逃避上課。 老師耐心與他談話,但學生無回應。老師放下對學生的期望,堅守自己的教學原則。 這段經歷教會我適當付出,學會看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在校園裡 偶而就會有一些狀況發生 例如小朋友跑不見了 小朋友發脾氣 小朋友跟導師頂嘴 這時候 通常我們大人都會很急的想把事情處理好 於是就會變成指責的話語 讓小朋友就更加反抗 耳朵就關起來了 很多時候 這時的小朋友 會變得更難以克制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前陣子網路上瘋傳一段高中生與老師起衝突的影片,學校沒有告知代課老師班級與該學生的情況。 作為短期代課老師,為了避免上述的問題發生,該如何是好呢?
Thumbnail
某日午休,我在辦公室隱約聽見咆哮聲。 我到走廊查看究竟?發覺已有其他師生向某處張望。 原來"有老師與學生發生口角衝突"! 在職涯期間, 我曾見過不只一次的師生衝突場面。 我見過兩造在情緒激動的情形之下,大打出手。 我知道一旦"出手",那可以將事情小事化大、再大、又大的了!! 於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課堂失控的影片在網路瘋傳,如果你也點開了,就不要再傳了,因為名字很清楚地被說出來,這樣很傷所有人的隱私。 就像志恆心理師前輩說的,如果我們需要的是輔導特殊需求的孩子,那那我們可以來想想,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曾聽學生說,‘’老師‘’,就是會給人壓力,不管這個老師兇?還是不兇? 也曾經,納悶一位和藹可親的同仁,為什麼他的導師班學生會那麽‘’怕他‘’? 前幾日,班上一個孩子,英文課時,在走廊用手機錄自己的英文口說;我恰巧經過,便走去探望看看她在做什麼?她回頭發現我時,嚇了一大跳!驚慌失措的樣子!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