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9|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台灣人為何每個人都要上大學?

唸大學的目的是什麼?

每年暑假指考結束後,高三的學生都在填志願,準備邁向大學之路,在台灣的大學錄取率,往年通常都是90%以上,而且只統計國內大學,出國留學的還不算,我相信只要你不是主動放棄,大學是一定可以讀的,只是學校好壞的差別。

但是大多的人,其實對唸大學的目的是什麼,其實並沒有很明白,大概就是認為,大學文憑在台灣,已經近乎普及成為義務教育沒大學畢業幾乎等於沒學歷,如此一來,怎麼可以沒有大學學歷呢?

但是,很少人真正想過,讀大學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上大學?如今大學還能夠幫助我們找到好工作,提升社會階層嗎?

大學學歷貶值,這是不爭的事實

從幾乎每個人,都有大學唸的角度,大學文憑實際加分效果,真的非常有限!這在台灣已經行之有年,而該怎麼辦呢?許多人的策略是繼續唸研究所,但是,讀完研究所,大概還是沒辦法讓你提升社會階層,難道要再考博士不成嗎?我的經驗看來,這條路是行不通的,因為找工作不論是當教授或是職場,博士並沒有比較吃香,"當教授不易,去職場更難",鮮有人要用博士的薪水,請一個沒職場經驗的人。

那看似讀也不是,不讀也不是,應該要怎麼辦呢?其實是背後思考的邏輯錯了,在台灣十大建設等蓬勃發展時期,真的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人才,因為需要基礎建設與產業發展,當時只要能考上大學,大學能畢業,幾乎就是社會的高層,就是社會的菁英。現在大材小用的時代來臨,唸大學的目的,已經不能跟社會階層的提升掛勾了,所以大學學歷就求職的價值來說,貶值是不爭的事實。

自行繪製

現在的人應該重新思考,唸大學的目的

所以唸大學,竟然已經沒辦法對起薪跟階層,有更高的幫助,那應該還要唸大學嗎?我的答案還是需要,只是目的需要更明確,我認為可以分成兩個方面去探討。

特定的專業職業,一定需要大學以上文憑,或在大學才能習得

如醫生、律師、教師或精算師等相關職業,那唸大學幾乎是你唯一且必要的選擇,這在國內外是一個比較主流的共識。

但是台灣有一個很特殊的地方,那就是本該是技職學校的科技大學,現在都技職化不足,學術也不足,成了四不像,導致真正對社會有需要的某些專業,技職科大畢業跟小白幾乎無差別,這的確也是台灣教育可惜的地方,反觀歐美,技職學校跟一般大學有明顯的分隔,技職學校就是要培養,把技術琢磨好的技職應用,而台灣這種人人都是大學生,其實現在看起來,反而是提高社會成本。

那沒有要走特定專業職業,唸大學的目的應該為何?

我認為是培養主動性,從凡事都有家長老師擦屁股的學生,進化為主動成熟的大人。有任何想法自行規劃、犯錯自行負責與修正、然後開始與人合作,縮小融入社會的適應期。

所以,我非常建議大學生,即便學校離家近,都要想自己住校或是租學生套房,然後自己選擇該選什麼課,要不要唸輔系,該不該打工,要不要參加社團,以及與室友相處,過一個主動選擇與負責的大學生活,如果只唸專業課本知識,在我看來你還是高中2.0,大學的學費與四年的光陰都浪費了。

最後給準大學生的幾個實際對求職有用的建議

成績單不能太難看

很多第一份工作,並不看你的科系,但是會看你的成績單,因為從成績單上,可以觀察到,你是不是會至少盡本份的人,即便難,或不甚喜歡的科系,也能學透基本知識,不要誤會不是要拚全部A+,這用掉入高中模式,而是必修基本要過,選修要找需要的,跟你喜歡的,這也是主動性的體現。

參加系上或是社團等活動

我身邊有領導力的人,通常在新鮮人三五年,就會有一個不小的分水嶺,據我所知,他們的領導力培訓,通常在大學就開始了(甚至高中),他們在大一學會服從大二學會合作與當助手大三大四學會當領導幹部,而這恰恰是社會職場的縮影

不要怕嘗識,因為年輕就是本錢

年紀越大,其實某方面來說,是越難改變現況的,有心理上的因素不說,最主要通常他們也背負了更多家庭、組織與社會的責任,其實年輕人更應該要有年輕人的朝氣。很多人到了大學,還是不敢追求,發現自己更喜歡某某領域,那就主動積極去旁聽去選課吧!現在大學換專業,比你家長轉職成本實在低太多,哪怕大學晚兩年畢業,對長遠的人生,那都是微不足道的,最後祝你們擁有開心又主動的大學生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Only Two 翁立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