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去內在幫你更精準定位主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先說結論,你的主角,與故事無關。

我說的你的主角,指的是內在身分。

當我們設想主角時,需要思考身分職業與動機,再將之分為外在與內在。

在人類認知界限裡,外在是主角為了滿足內在追求而驅動的外殼,以職業或身分去界定,人類不一定實際體驗過,但是可以理解;內在無非愛恨情仇與層次需求,只要是人類都能理解,只差異在心智年齡。

而一句話說故事的邏輯裡,不講內在。


請想像這個小故事:

你為了買東西而去超市,閒逛時看到一個商品,上面的圖案吸引了你的注意,那是新出的零嘴嗎?好奇的拿起來正面看看反面看看,盯著盒面上的介紹,試著想像一下會是什麼味道,思慮再三怕會被包裝給騙了,所以你不斷的看著說明確認與心中想像的差異應該不大,除了它號稱的新口感或新口味讓人期待又怕受傷害,最後再確認一下價格後,決定嘗試一下放進提籃裡。


在這段想像裡,你有曾試想過零嘴的心情嗎?你沒有。

誰會在乎零嘴的心情?包裝如果沒辦法吸引人購買,這零嘴連存在的價值都沒有了。

同樣道理,誰會在乎主角的心情?如果故事不吸引人,誰還在乎主角有愛恨情仇?

有人說主角的愛恨情仇是用來共鳴,說實話,有國仇家恨真情深愛的天選之人應該沒有時間看電影聽故事。

我想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主角們可能不想再體驗同樣的遭遇。

不要去寫主角的內在,在觀眾還未理解你的故事在講什麼之前。

主角的內在係為了建立動機與成長弧線,這兩點都是買票後才看的到。


因此,在一句話說完故事裡,我們只寫外在,為此你需要精準定位主角的身分職業,以達到產生類型與預測的效果。

舉例:當主角身分是媽媽或是爸爸時,就會產生一個對應者的身分叫做孩子,以及歸屬層次需求。爸爸媽媽不管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如果是寫爸爸,觀眾可以預測到是為了孩子。

當作者思考主角是誰,必須同時思考對應者,接著會產生為什麼,然後建立一個層次需求。

誰、對應者、為什麼、層次需求,結合起來幫助作者穩固主角,確認主角是"誰"。

接下來我會在一句話裡加上隱藏的第四點:為什麼


套用全面啟動的模式但是將主角變更以幫助說明:

這是原本的一句話,加了隱藏第4點為什麼:

  1. 誰:商業間諜
  2. 憑什麼:使用夢境機器
  3. 做什麼:給目標放入一個念頭
  4. 為什麼:完成商人的委託—獲得尊重層次需求

這是一個科幻犯罪故事

商業間諜的對應者商人,為了完成商人的委託

這是將誰換成爸爸的版本:

  1. 誰:爸爸
  2. 憑什麼:使用夢境機器
  3. 做什麼:給目標放入一個念頭
  4. 為什麼:孩子—獲得歸屬層次需求

變成一個科幻親情故事

爸爸的對應者是孩子,為了完成孩子的要求

有看過全面啟動的人可以知道,其實主角有多重身分職業,商業間諜、賊頭、夢境機器操作者、丈夫、爸爸


使用拆片表看,在第1章第5節與第7節的時候,主角有個爸爸的身分被揭露,他做這一切是為了回家當爸爸,主角的內在動機到這裡介紹完畢。

raw-image


以正常故事時間來算,已經是21分鐘之後(全面啟動全片達140分鐘之多,因此有遞延),而故事裡主角是誰,你只有12分鐘(片長90分)到15分鐘(片長120分)可以介紹,光介紹主角與外在動機就時間緊促,實在不應該將前15分鐘的精華時間分給內在動機。會讓觀眾混淆主角是誰,以及主角行動的核心動機與利益。

如果全面啟動一開始就讓觀眾看到他是爸爸又是賊又是丈夫,只會產生混淆,無法理解主角是誰,以什麼身分,為了什麼在前進。


最後,把全面啟動的主角內在職業抽調,從爸爸換成媽媽,可以發現其實完全不影響一句話,甚至完全不影響故事本體,如果要讓故事簡化,將丈夫這層內在身分完全抽掉(當然會實質影響故事深度與長度),將主角的內在換成一個兒子,對應者變成父母,或換成情人,對應者變成主角的另一半,一句話說故事的根本性還是沒有改變,當然也不會影響到logline。

  1. 誰:商業間諜
  2. 憑什麼:使用夢境機器
  3. 做什麼:給目標放入一個念頭
  4. 為什麼:完成商人的委託—獲得尊重層次需求

這依舊是一個科幻犯罪故事


請在思考故事的時候分清楚內外在,並且不要讓內在去影響到外在的故事,在觀眾對故事感興趣之前,不會有人在乎主角內在有多脆弱。


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助益。

這裡寫的是個人多年來對於故事如何編寫的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將講述如何在18秒內,用一句話清晰地傳遞你的故事。通過使用「誰 + 憑什麼 + 做什麼」的結構,可以有效地吸引注意力,讓聽者迅速理解你的故事核心。這項技能不僅能提升你在創作和講故事方面的能力,也能在各種情境下助你一臂之力,無論是推銷劇本、介紹項目,還是建立聯繫。
本篇講何謂最終目的,個人認為是否正確設定最終目的,影響到一部片成功與否。觀眾期待看到最終目的,以及它是否能成功,作者如何說服觀眾這樣做能成功,是作者與觀眾的戰爭,也是一部片看點之一,因此如何正確的設計出最終目的,就是本篇的內容。
本篇介紹了反派和支線的定義,並提供瞭如何去界定反派和支線的規則和條件。作品中的反派必須帶來主角改變的契機,而支線則是輔助主角達成最終目的的具體行動。支線的作用有助於豐富故事內容、加深角色刻畫、增加情節複雜性和提供情感體驗。本文也提供了支線的類型和構建要素,並提供了相關的例子。
這篇文章討論了何謂合格的委託人,及如何設計一個合格的委託人,並且提到了觀眾對於任務的興趣、預判和壓力轉移等議題。文章內容包括對一些電影中的委託人的分析和觀察,以及對委託人和反派的差異的初步討論。
與太太孩子去看了加菲貓,看完三人感想各自不同——我個人是欣賞故事的完整度高沒什麼bug,孩子只在意畫面與人物的渲染,我太太看到打瞌睡。 追問感想後,這些意見可以打成幾篇與各位分享。 以下討論或有劇透,若想進影院看,請下檔再點閱。 本篇講套路 我太太覺得無聊的主因之一,其餘下篇討論 加菲
亂流型 不算是主流走法,但是偶有佳作會是亂流型,何謂亂流型? 最簡單的舉例,就是穿越。 亂流型的主角總是在原先的世界有著自己的強烈追求(注意),但是一場意外將主角帶到了意想不到的異世界裡,在異世界裡的配角們有著自己的煩惱,主角幫助他們,也是在幫助自己回到原先的世界,同時學習並且成長,最終回到原先
本文將講述如何在18秒內,用一句話清晰地傳遞你的故事。通過使用「誰 + 憑什麼 + 做什麼」的結構,可以有效地吸引注意力,讓聽者迅速理解你的故事核心。這項技能不僅能提升你在創作和講故事方面的能力,也能在各種情境下助你一臂之力,無論是推銷劇本、介紹項目,還是建立聯繫。
本篇講何謂最終目的,個人認為是否正確設定最終目的,影響到一部片成功與否。觀眾期待看到最終目的,以及它是否能成功,作者如何說服觀眾這樣做能成功,是作者與觀眾的戰爭,也是一部片看點之一,因此如何正確的設計出最終目的,就是本篇的內容。
本篇介紹了反派和支線的定義,並提供瞭如何去界定反派和支線的規則和條件。作品中的反派必須帶來主角改變的契機,而支線則是輔助主角達成最終目的的具體行動。支線的作用有助於豐富故事內容、加深角色刻畫、增加情節複雜性和提供情感體驗。本文也提供了支線的類型和構建要素,並提供了相關的例子。
這篇文章討論了何謂合格的委託人,及如何設計一個合格的委託人,並且提到了觀眾對於任務的興趣、預判和壓力轉移等議題。文章內容包括對一些電影中的委託人的分析和觀察,以及對委託人和反派的差異的初步討論。
與太太孩子去看了加菲貓,看完三人感想各自不同——我個人是欣賞故事的完整度高沒什麼bug,孩子只在意畫面與人物的渲染,我太太看到打瞌睡。 追問感想後,這些意見可以打成幾篇與各位分享。 以下討論或有劇透,若想進影院看,請下檔再點閱。 本篇講套路 我太太覺得無聊的主因之一,其餘下篇討論 加菲
亂流型 不算是主流走法,但是偶有佳作會是亂流型,何謂亂流型? 最簡單的舉例,就是穿越。 亂流型的主角總是在原先的世界有著自己的強烈追求(注意),但是一場意外將主角帶到了意想不到的異世界裡,在異世界裡的配角們有著自己的煩惱,主角幫助他們,也是在幫助自己回到原先的世界,同時學習並且成長,最終回到原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的主角又被讀者討厭了嗎? 人氣投票當中,主角再次跌落前三了嗎? 人人都說主角有他的功能在,但究竟是什麼? 我們作為讀者或觀眾時,可能多少有點感覺。不知道為什麼,最喜歡的角色好像通常不會是主角,很多時候,甚至會因為不討喜的主角而棄劇。
  一個故事優秀精彩與否,除了劇情是否別緻、文采是否斐然之外,角色的塑造是否成功、世界觀是否完善亦是相當重要的因素。雖然四者並無高下之分,然而文筆是裝飾,可以錦上添花,卻無法雪中送炭;劇情是驚喜,莞爾一笑有餘,拍案叫絕卻難矣;而角色與世界觀,才是真正引領觀眾一顰一笑的核心,以及身歷其境的關鍵。  
Thumbnail
今天分享了三位作者建立人物的做法。你可以選擇你最有感、最想運用在自己作品的方法。接著請將你主要角色的設定寫在筆記本上,你甚至可以畫人際關係圖,檢視彼此是否有相互矛盾之處,是否有你覺得可以賦予人物新的設定之處,好比,給某個人物一個與其成長線有關的缺點或弱點。
Thumbnail
觀點是創作者對於故事有特定的想法,接著思考該用什麼樣的人物與事件來呈現的關鍵。同樣描寫愛情故事,你會發現每個作者的觀點或多或少都不一樣。當你有了觀點,對怎麼塑造人物,讓哪些人物出場,就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別急著下筆!寫劇本前,必須花時間找到自己的故事核心,並僅用一句話表述清楚。 本文提供「發展故事核心的 5 個步驟」以及諸多電影的故事核心作為範例
Thumbnail
因為喜歡著你,所以我偷偷地,讓你成為我故事裡的主角……
  貴安,從這個主題開始,就要正式進入與「故事」有關的環節了!太好了(?)   先來個申明:   圓型角色與扁型角色並沒有好壞之分,請勿過度吹捧、唾棄其中之一。   這個部分我有去給自己科普一下,整理資料,分析兩者的優缺點。(2024年的我已經很清楚認識這個部份了XD)   但,角色的個性真
Thumbnail
你有完整的故事構想,卻不知道該設計哪些角色嗎? 你設計很多人物,卻不知道該怎麼把他們塞進故事裡嗎? 明明寫了幾千字人設,角色卻還是活不起來,根本無法推動劇情? 那麼設計「角色定位」的時候到了!什麼是角色定位呢?在今天的文章中,會依照以下的脈絡介紹給大家:
Thumbnail
在別人的人生裡 就懂分寸做好陪考腳色 千萬別亂了別人的劇本 怎樣也奪不了主角戲份 那是主角該去演繹專注的戲份 在自己的人生裡 別做陪考腳色 沒有主角的人生 一齣有靈魂的戲是演不成 場內陪考從不是配角 只是入錯戲 走錯場 主角也不一定是主角 場內陪考心態上身 成
透過角色,我們更認識自己,更完整自己,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對待自己, 我們才是真正能夠定義自己的人。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的主角又被讀者討厭了嗎? 人氣投票當中,主角再次跌落前三了嗎? 人人都說主角有他的功能在,但究竟是什麼? 我們作為讀者或觀眾時,可能多少有點感覺。不知道為什麼,最喜歡的角色好像通常不會是主角,很多時候,甚至會因為不討喜的主角而棄劇。
  一個故事優秀精彩與否,除了劇情是否別緻、文采是否斐然之外,角色的塑造是否成功、世界觀是否完善亦是相當重要的因素。雖然四者並無高下之分,然而文筆是裝飾,可以錦上添花,卻無法雪中送炭;劇情是驚喜,莞爾一笑有餘,拍案叫絕卻難矣;而角色與世界觀,才是真正引領觀眾一顰一笑的核心,以及身歷其境的關鍵。  
Thumbnail
今天分享了三位作者建立人物的做法。你可以選擇你最有感、最想運用在自己作品的方法。接著請將你主要角色的設定寫在筆記本上,你甚至可以畫人際關係圖,檢視彼此是否有相互矛盾之處,是否有你覺得可以賦予人物新的設定之處,好比,給某個人物一個與其成長線有關的缺點或弱點。
Thumbnail
觀點是創作者對於故事有特定的想法,接著思考該用什麼樣的人物與事件來呈現的關鍵。同樣描寫愛情故事,你會發現每個作者的觀點或多或少都不一樣。當你有了觀點,對怎麼塑造人物,讓哪些人物出場,就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別急著下筆!寫劇本前,必須花時間找到自己的故事核心,並僅用一句話表述清楚。 本文提供「發展故事核心的 5 個步驟」以及諸多電影的故事核心作為範例
Thumbnail
因為喜歡著你,所以我偷偷地,讓你成為我故事裡的主角……
  貴安,從這個主題開始,就要正式進入與「故事」有關的環節了!太好了(?)   先來個申明:   圓型角色與扁型角色並沒有好壞之分,請勿過度吹捧、唾棄其中之一。   這個部分我有去給自己科普一下,整理資料,分析兩者的優缺點。(2024年的我已經很清楚認識這個部份了XD)   但,角色的個性真
Thumbnail
你有完整的故事構想,卻不知道該設計哪些角色嗎? 你設計很多人物,卻不知道該怎麼把他們塞進故事裡嗎? 明明寫了幾千字人設,角色卻還是活不起來,根本無法推動劇情? 那麼設計「角色定位」的時候到了!什麼是角色定位呢?在今天的文章中,會依照以下的脈絡介紹給大家:
Thumbnail
在別人的人生裡 就懂分寸做好陪考腳色 千萬別亂了別人的劇本 怎樣也奪不了主角戲份 那是主角該去演繹專注的戲份 在自己的人生裡 別做陪考腳色 沒有主角的人生 一齣有靈魂的戲是演不成 場內陪考從不是配角 只是入錯戲 走錯場 主角也不一定是主角 場內陪考心態上身 成
透過角色,我們更認識自己,更完整自己,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對待自己, 我們才是真正能夠定義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