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9|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捨去內在幫你更精準定位主角

先說結論,你的主角,與故事無關。

我說的你的主角,指的是內在身分。

當我們設想主角時,需要思考身分職業與動機,再將之分為外在與內在。

在人類認知界限裡,外在是主角為了滿足內在追求而驅動的外殼,以職業或身分去界定,人類不一定實際體驗過,但是可以理解;內在無非愛恨情仇與層次需求,只要是人類都能理解,只差異在心智年齡。

而一句話說故事的邏輯裡,不講內在。


請想像這個小故事:

你為了買東西而去超市,閒逛時看到一個商品,上面的圖案吸引了你的注意,那是新出的零嘴嗎?好奇的拿起來正面看看反面看看,盯著盒面上的介紹,試著想像一下會是什麼味道,思慮再三怕會被包裝給騙了,所以你不斷的看著說明確認與心中想像的差異應該不大,除了它號稱的新口感或新口味讓人期待又怕受傷害,最後再確認一下價格後,決定嘗試一下放進提籃裡。


在這段想像裡,你有曾試想過零嘴的心情嗎?你沒有。

誰會在乎零嘴的心情?包裝如果沒辦法吸引人購買,這零嘴連存在的價值都沒有了。

同樣道理,誰會在乎主角的心情?如果故事不吸引人,誰還在乎主角有愛恨情仇?

有人說主角的愛恨情仇是用來共鳴,說實話,有國仇家恨真情深愛的天選之人應該沒有時間看電影聽故事。

我想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主角們可能不想再體驗同樣的遭遇。

不要去寫主角的內在,在觀眾還未理解你的故事在講什麼之前。

主角的內在係為了建立動機與成長弧線,這兩點都是買票後才看的到。


因此,在一句話說完故事裡,我們只寫外在,為此你需要精準定位主角的身分職業,以達到產生類型與預測的效果。

舉例:當主角身分是媽媽或是爸爸時,就會產生一個對應者的身分叫做孩子,以及歸屬層次需求。爸爸媽媽不管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如果是寫爸爸,觀眾可以預測到是為了孩子。

當作者思考主角是誰,必須同時思考對應者,接著會產生為什麼,然後建立一個層次需求。

誰、對應者、為什麼、層次需求,結合起來幫助作者穩固主角,確認主角是"誰"。

接下來我會在一句話裡加上隱藏的第四點:為什麼


套用全面啟動的模式但是將主角變更以幫助說明:

這是原本的一句話,加了隱藏第4點為什麼:

  1. 誰:商業間諜
  2. 憑什麼:使用夢境機器
  3. 做什麼:給目標放入一個念頭
  4. 為什麼:完成商人的委託—獲得尊重層次需求

這是一個科幻犯罪故事

商業間諜的對應者商人,為了完成商人的委託

這是將誰換成爸爸的版本:

  1. 誰:爸爸
  2. 憑什麼:使用夢境機器
  3. 做什麼:給目標放入一個念頭
  4. 為什麼:孩子—獲得歸屬層次需求

變成一個科幻親情故事

爸爸的對應者是孩子,為了完成孩子的要求

有看過全面啟動的人可以知道,其實主角有多重身分職業,商業間諜、賊頭、夢境機器操作者、丈夫、爸爸


使用拆片表看,在第1章第5節與第7節的時候,主角有個爸爸的身分被揭露,他做這一切是為了回家當爸爸,主角的內在動機到這裡介紹完畢。


以正常故事時間來算,已經是21分鐘之後(全面啟動全片達140分鐘之多,因此有遞延),而故事裡主角是誰,你只有12分鐘(片長90分)到15分鐘(片長120分)可以介紹,光介紹主角與外在動機就時間緊促,實在不應該將前15分鐘的精華時間分給內在動機。會讓觀眾混淆主角是誰,以及主角行動的核心動機與利益。

如果全面啟動一開始就讓觀眾看到他是爸爸又是賊又是丈夫,只會產生混淆,無法理解主角是誰,以什麼身分,為了什麼在前進。


最後,把全面啟動的主角內在職業抽調,從爸爸換成媽媽,可以發現其實完全不影響一句話,甚至完全不影響故事本體,如果要讓故事簡化,將丈夫這層內在身分完全抽掉(當然會實質影響故事深度與長度),將主角的內在換成一個兒子,對應者變成父母,或換成情人,對應者變成主角的另一半,一句話說故事的根本性還是沒有改變,當然也不會影響到logline。

  1. 誰:商業間諜
  2. 憑什麼:使用夢境機器
  3. 做什麼:給目標放入一個念頭
  4. 為什麼:完成商人的委託—獲得尊重層次需求

這依舊是一個科幻犯罪故事


請在思考故事的時候分清楚內外在,並且不要讓內在去影響到外在的故事,在觀眾對故事感興趣之前,不會有人在乎主角內在有多脆弱。


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助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