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除了有一顆頭腦比其他動物厲害之外,跟任何一種動物比較,簡直就是輸到爆。我們比不上魚類能在水中游泳那麼久那麼快,也比不上四腳動物衝得快跑得久,更比不上鳥類能在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
也因為如此,在所有醫學或社會科學當中,研究這顆頭腦倒底是怎麼運作的,成為一門顯學。人體有設計精良的投入產出機制,我們吸氣然後呼氣,喝水然後排尿,吃東西然後拉屎。
頭腦呢?
在科學研究中,從五官感知進入頭腦記憶資料庫的程序,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學問。《這位台灣郎會說25語言:外語帶你走向一個更廣闊的世界》作者謝智翔的演講中,他將人類記憶區分為兩種,其中一種是會記得的,而且是永遠記得、不會忘記的,另一種則是會忘記的,而且是會記得一小部分、忘記一大部分。
前者永遠記得的,通常和肢體操作有關,例如騎腳踏車、游泳,一旦學會,除非頭腦受創,否則就永遠不會忘記。而語言所形成的記憶,則是後者,是會忘記的。以致於投入能有效產出的量,或投入而流失的量,會因為每個人頭腦結構不同而有所不同。
核心就在於「投入」。
這也就是我們循著Simon Sinek的黃金圈(Golden Circle),先搞清楚「為什麼要投入」,為何而戰(Why)?然後才來搞懂怎麼戰(How)?最後才會瞭解用什麼而戰(What)?
我們先前討論過,如果你只是純粹為了學校考試而學英文,那就在學校學、去補習班或請家教就好;如果你是為了你能出國留學、生活或在未來的工作上應用,那就得認知到語言在頭腦結構中,是會忘記的技能。所以你應該先搞清楚為什麼要學英文(Why),之後再來討論怎麼學。
我們必須要像每天吃東西喝水一樣地投入(聽、讀),頭腦在流失記憶的過程中,每天給它吃維他命補給品一樣,提供適當的能量,應用時機一到,頭腦才會透過感官而有一定功能性的產出(說、寫)。以穩定、持續地「投入」,幫助你的頭腦在關鍵時刻創造關鍵性的「產出」。
學校教育之下的投入與產出,通常是以測驗作為評估。但在《經濟學人》雜誌看到一段分析德國青少年學習評估的文章,或許能讓施教者省思。
Teachers, traditionally unquestioned masters of their classrooms in Germany, often resist evidence-based new methods or standardized tests that might “stigmatize” poor performers. Many see education not in terms of building core competences, but as a mission to create cultured citizens.
歐洲文化大國的思維,教育的目的不是學科測驗的表現,而是能教養出具有文化內涵的人民。這需要導向社會教育層面的思考,才能跳脫學校教育以考試成績為中心,卻苦於普遍英文成績不理想的困境。
那麼,到底要怎麼「投入」(How)?
7月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雜誌封面故事是”How to raise the world’s IQ”,提到飲食及金錢投入等二個方法。文章提到營養充足能提升認知的潛能,這樣的論述在過往的新聞話題不斷,但人體畢竟是一個奇妙的生物,因人而異的飲食習慣,造就大腦的運作模式,誰也沒辦法說得準。
金錢投入是一個立竿見影的方式。小至家裡爸媽提供零用錢的獎勵,大至國家政府大撒幣,如文化幣、動滋券。讓金錢化為行動,是自古以來蔚為奇觀的作為。或許,執行「2030雙語國家」政策的單位,可以考慮規劃「雙語幣」,但不是撒幣式的消費,而是讓青少年透過參與實體的聽說讀寫等活動,累積虛擬貨幣轉化成文化幣,進而促進文化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