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8|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劉禹錫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前言

葉嘉瑩(2008)在《葉嘉瑩說中晚唐詩》一書中,分析了柳宗元和劉禹錫處逆境時的不同。兩人的境遇其實相差不多,同年進士,都是一時之選,也一起致力於當時的政治改革工作,可惜不到一年就功敗垂成—主要原因是原有心於改革的皇帝突然不能視事,新皇帝受迫於宦官和藩鎮的壓力,將主事者賜死,其餘八個改革主力派全被貶到荒僻的外州去做司馬。年輕力壯的有為官員,一朝受挫,其痛苦和壓力可想而知。如何奮力從痛苦和壓力中掙扎脫困,就成了兩人的共同課題。


柳宗元處逆境

柳宗元嘗試著透過遊山玩水來擺脫內心的痛苦,如果你仔細閱讀他寫的遊記—例如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等—,就可以發現他一方面客觀刻劃山水形貌,一面以冷峭的反語故作歡娛、冷靜、超逸,然而,卻只是用來抑壓內心的悲慨和頹喪。他在給人的信上說:「時到幽樹好石,暫得一笑,已復不樂。」美景只能讓他暫時忘卻自己的處境,然而馬上又記起來了,馬上又快樂不起來了。他一直企圖用客觀、理性的說詞來說服自己,卻一直做不到。他在詩裡直率描述自己的痛苦,「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斷腸……」也因為他一直沒有方法來處理或解決自己的不幸遭遇,因此46歲就過世了。


劉禹錫看透世間

劉禹錫的遭遇和柳宗元類似,然而卻沒有一蹶不振,不但沒有早死,而且二十多年後還回到了長安做了高官,後半世甚至成為白居易詩文酬唱的好友。


初次賞花

劉禹錫等八人被貶十年後,曾短暫被招回京,當時京城玄都觀的桃花相當有名,是當時賞花的網紅景點,劉禹錫就此寫了一首詩叫《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大家為了趕得上時尚所以都去玄都觀看桃花了,也因此路上車水馬龍,激起的塵土迎面吹來,只是你們知道嗎?我當年在朝為官時,那些桃樹都還不知在那裡呢?最後一句還另有一意是:你們這些當朝得勢的新貴們,或許不大看得起我們這些貶謫歸朝的官員吧,問題是我當年在朝時,你們都還不知道在那裡呢(你們又有什麼好得意的?或許這個遭遇你也可能碰上也說不定。)


再次賞花

被貶十年後八人都被短暫召回京,接著又再次被貶,柳宗元再貶後四年就過世了,然而劉禹錫則活得好好的,又過了十三年,他再被招回京,井做到了太子賓客。第二次回來後,他又寫了一首詩《再游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天來

我第一次參觀玄都觀時那些眾人爭相前來觀賞的桃花怎麼都不見了?十多年前曾經來賞花的那個劉郎今天又來了。前次觀賞桃花時,那些桃花都是我離開京城後栽種的;現在我再來觀賞桃花,可是連一棵也看不到了,以前種桃花的園地不是荒蕪了,就是種了菜花了。那些我在第一次觀賞桃花時的顯貴們,你們是不是也像桃花一樣,已經因故被貶謫而落拓不堪了呢?如果用桃花比喻人生,一時的得失,一時的盛衰,又算得了什麼呢?


詠史《烏衣巷》

他還有一首著名的詠史詩《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晋朝的顯貴們所住的地方,怎麼變得如此寂寞荒涼了呢?人世的變遷竟然如是快速,如是巨大,什麼盛衰貴賤都是一時的,都是無常的,那我一時的失意,一時的困頓又有什麼好計較?又有什麼好沮喪的呢?


小結

劉禹錫對待逆境有一種傲岸的豪氣,有一種不縈於懷的不在乎。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那又如何?總有苦盡甘來,雨過天晴之時。即使苦盡甘來尚未到來,我也沒有灰心喪志的必要,因為我走後栽種的桃樹,再來觀賞時,已經人、物盡非,不復存在了。與其計較這些枝枝節節,不如盡情的享受當下,肆意的活在當下,不是嗎?


葉嘉瑩(2008)。葉嘉瑩說中晚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