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媽媽,是家庭C E O》讀書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從古至今,整個社會對「媽媽」這角色充滿期待,媽媽没有照顧孩子就是罪過,爸爸偶爾照顧孩子,就是模範奶爸,真是如此嗎?


這都是來自媽媽的天性,因為辛苦懷胎十月將孩子生下來,對孩子的依附,本來就會比另一半來得多。


而身為人,最重要的角色其實是「自己」。其次才是做好妻子、媽媽及其他角色。


當我們把「自己」放在中心位置,我們會發現,自己曾經勞心勞力「照顧」和「配合」的對象,如孩子、先生、父母、公婆和孩子的老師,現在都是幫助自己綻放生命的資源。


而媽媽這個角色,不是犧牲的;不是沒有自我的。


這本書的作者張楊,是位心理諮詢師,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美國平和式教養認證講師。我相信她能為我們在育兒及照顧家庭上,給我們方向和力量。


現在我和大家分享,我從這本書上,得到特别有收穫的部分!


❤️對自己好一百倍,做位六十分的媽媽就好了


我們是不是常常想把許多事做到最好,因此常常過度反省自己,而使自己身心俱疲了呢?


小孩生病了,都認為自己没把小孩照顧好;小孩功課不好,也責怪自己没有時間好好陪孩子讀書。


我也曾經陷入這種懊惱和自悔中,讓自己的生活充滿者壓力,進而影響自己的情緒,全家也深受這種低氣壓。


書上提到,認為每位媽媽也要練習降低對自己所做事情的期望,把要求自己做到將近滿分,改為「做到60分」即可,如此一來,我們自己活得更輕盈、更放鬆。


和孩子相處時,要學會退一步,讓孩子學會面對自己不好的部分,像孩子考不好,就讓孩子自己知道,他要學習改進自己的不足。


在教養孩子時,不要攀比,量力而為。畢竟每位孩子不同;每個家庭都不盡相同,無需比較,別人家孩子讀名校,學習彈鋼琴,不需也把他人的做法,強加在自己孩子身上,造成彼此心理壓力。


做一個「60分但用心的媽媽」,我們的孩子就會很幸福,我們也會更從容淡定,把省下來的精力用來愛自己,讓自己陪伴孩子的能量更高,藉此更有能力「看見」孩子、鼓勵孩子。


❤️讓另一半成為神隊友,而不是絆腳石


有時我會照顧孩子時,覺得心累,因為覺得另一半,好像都沒有參與「育兒」這件事。


原因來自「我的感覺」,其實另一半不是不想幫忙,而是不知他如何幫忙。


書上提到,不要做個全能媽媽,讓爸爸這個角色有「被需要」的感覺,他們自然而然就會負起責任,扮演好他們的角色。


在家庭中,陪伴孩子成長,本身就是父母雙方的責任。對方不能積極參與陪伴,可能不是因為他不想,而是因為沒有察覺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長這件事情上的價值。


我們要適時放手,讓爸爸去陪伴小孩,不要過度擔心另一半做不好!如果沒有符合我們的期待,我們只要降低我們的標準,給予鼓勵就好,另一半才會喜歡陪伴孩子。


還有一個重點是,如果對方不是那麼容易改變,書上還教我們一招,就是「誰痛苦誰改變」不要一味的想改變對方,因為這樣,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製造問題。


就好比「洗碗」,究竟誰來洗呢?是誰看不下去,誰就去做。而不是一直催促另一半去做。造成雙方你來我往,產生摩擦和找不到臺階下台。


或者我們可以試著,從小訓練孩子做家事,不要因為擔心他們做的沒有自己好,而把所有的家事都攬在自己身上做,做久了,他們會漸漸習慣變成理所當然。


所以在家庭中,身為媽媽的我們,要懂得放手和放下執著,讓自己成為家庭C E O懂得管理一個家,而不再只是個「媽媽」。


❤️愛自己不是自私,愛自己是給自己力量


書上提到,愛自己的意思是,在照顧對方感受的同時不迷失自己,不忽略自己的感受,不為了迎合對方而把自己的成另外一個人。



大家不知有沒有聽過一個故事,有位女孩,小的時候,家裡很窮,好長時間才吃一次魚,並且還是小魚。


每次吃魚的時候,她發現媽媽碗裡總是放著魚頭,自己的碗裡總是放著魚肉。


有一天,吃魚的時候她,不解的問媽媽:「你怎麼不吃魚肉啊?」媽媽搪塞說:「你吃肉吧,媽媽只喜歡吃魚頭。」「從那兒以後,她真的以為媽媽喜歡魚頭,每次吃魚,媽媽也就是吃魚頭。」


這就是媽媽愛吃魚頭的故事,可能每個人聽的故事內容不同,但故事最終要表達的意思,都是媽媽對我們無私的愛。


可是我想表達的是,身為「媽媽」的人,不要總選擇「單向犧牲」要關注自己的感受,在陪伴孩子的同時,自己也得到滋養,使自己獲得更高的生命能量。


最後,想對自己和大家說:「媽媽們,生活中別只有家人,卻少了自己!」


「對自己好100倍,勝過每件事做100分。」


讀完這本書,對於生活又再度獲得力量,育兒這條路,不再孤單,而是讓全宇宙都來幫助我們。


誠摯邀請大家閱讀這本《我不是媽媽,是家庭C E O》好書,讓我們的家庭更幸福美滿。


🌹附註:感謝幸福文化的邀請,讓我可以心想事成的讀到這本好書,讓我的家庭生活更加美好。


#張楊

#我不是媽媽,是家庭C E O

#幸福文化

#珍妮老師真心推薦的好書

#2024第63本閱讀筆記

#珍妮閱讀筆記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夙愚-avatar-img
2024/08/01
珍妮老師,我小時候爸爸也曾經告訴我~他喜歡吃魚頭,魚肉給我們吃的事。長大後他才誠懇的說~那是要把魚肉多給我們吃的用意啊!
珍妮老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1
夙愚 好有愛的爸爸❤️謝謝你的分享!
安立格-avatar-img
2024/07/27
好的廚娘,就是天生出色的CEO👍
珍妮老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7
安立格 謝謝你的喜歡💕
avatar-img
珍妮老師的沙龍
39會員
137內容數
大家好! 我是珍妮閱讀筆記坊粉專經營者 我是珍妮老師 熱愛閱讀 熱愛寫閱讀筆記 興趣是唱歌、看電影、畫畫、聊天……. 歡迎大家多跟我交流
珍妮老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停止不開心:在善變的世界裡,從容的笑著》讀後感分享,探討如何正面看待生活中的挑戰與不如意,並以自身經驗和教學心得,闡述接納自己、微笑面對困境的重要性,鼓勵讀者成為自己人生的黑馬。
Thumbnail
2025/04/23
《停止不開心:在善變的世界裡,從容的笑著》讀後感分享,探討如何正面看待生活中的挑戰與不如意,並以自身經驗和教學心得,闡述接納自己、微笑面對困境的重要性,鼓勵讀者成為自己人生的黑馬。
Thumbnail
2025/04/14
繪本《許願瓶》故事敘述索索兔將夢想裝進瓶子,與朋友們一起實現願望,過程中經歷夢想遺失與重拾希望,學習放下與轉身。故事適合親子共讀,也啟發大人重新思考夢想與人生。
Thumbnail
2025/04/14
繪本《許願瓶》故事敘述索索兔將夢想裝進瓶子,與朋友們一起實現願望,過程中經歷夢想遺失與重拾希望,學習放下與轉身。故事適合親子共讀,也啟發大人重新思考夢想與人生。
Thumbnail
2025/04/13
這是一篇關於黃大米《人生就是一次次的得到與放下》的讀後感。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原生家庭中經歷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她如何學習放下與和解。文章也包含一些書中金句,例如「不要花時間追究問題,要花時間解決問題」和「人生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最後,文章誠摯推薦這本書,並分享了閱讀心得。
Thumbnail
2025/04/13
這是一篇關於黃大米《人生就是一次次的得到與放下》的讀後感。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原生家庭中經歷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她如何學習放下與和解。文章也包含一些書中金句,例如「不要花時間追究問題,要花時間解決問題」和「人生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最後,文章誠摯推薦這本書,並分享了閱讀心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幫助媽媽們成為家庭CEO的幫手。從滿足自己的需求、將爸爸也視為育兒高手、讓孩子學會自己成長、利用外部資源,提出了幫助媽媽們更輕鬆愉快地過日子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幫助媽媽們成為家庭CEO的幫手。從滿足自己的需求、將爸爸也視為育兒高手、讓孩子學會自己成長、利用外部資源,提出了幫助媽媽們更輕鬆愉快地過日子的建議。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包括自我照顧, 家庭角色和應對親子困境的指南。作者張楊是心理諮詢師和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建議放下理想,讓自己成為家庭C E O。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包括自我照顧, 家庭角色和應對親子困境的指南。作者張楊是心理諮詢師和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建議放下理想,讓自己成為家庭C E O。
Thumbnail
透過《我不是媽媽是家庭CEO》,瞭解如何將角色從「保母」變成「CEO」,讓家庭照顧者學習如何鬆一口氣與善待自己,並為您分享如何在工作、夢想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透過《我不是媽媽是家庭CEO》,瞭解如何將角色從「保母」變成「CEO」,讓家庭照顧者學習如何鬆一口氣與善待自己,並為您分享如何在工作、夢想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各自當媽媽與孩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作父母與小孩好嗎?」
Thumbnail
「各自當媽媽與孩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作父母與小孩好嗎?」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為了成為一位好媽媽,許多媽媽經常感到情緒不穩定、緊張、懷疑自己價值與意義。本文分享瞭如何建立育兒支持系統、保持身心健康、與孩子建立連結等方法,幫助媽媽更輕鬆地應對育兒挑戰。提供了尋求專業支持、培養自己的興趣等建議,讓父母可以享受育兒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就像妳一樣的媽媽》是一本送給成人的繪本,在探討母親角色與自我認同之間的關係。作者陳渝淇鼓勵每位母親在忙碌與疲憊中找到舒適自在的空間,並肯定自己獨特而美好的存在,值得被尊重和珍視。
Thumbnail
《就像妳一樣的媽媽》是一本送給成人的繪本,在探討母親角色與自我認同之間的關係。作者陳渝淇鼓勵每位母親在忙碌與疲憊中找到舒適自在的空間,並肯定自己獨特而美好的存在,值得被尊重和珍視。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
Thumbnail
★糾纏的親子關係,如何解脫? 正視問題,是修復的開始。
Thumbnail
★糾纏的親子關係,如何解脫? 正視問題,是修復的開始。
Thumbnail
本文分享對於家庭敘說的參與以及對書籍『家是個張力場:歷史視野下的家庭關係轉化』內容的理解和回憶。文章中描述了家庭的經歷和轉變,以及時代、社會和經濟等脈絡對家庭的影響。透過分享和敘說,讓人感受到生活中各種複雜和豐厚的樣貌,並試圖以文字記錄和反思這些體會。
Thumbnail
本文分享對於家庭敘說的參與以及對書籍『家是個張力場:歷史視野下的家庭關係轉化』內容的理解和回憶。文章中描述了家庭的經歷和轉變,以及時代、社會和經濟等脈絡對家庭的影響。透過分享和敘說,讓人感受到生活中各種複雜和豐厚的樣貌,並試圖以文字記錄和反思這些體會。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身為父母,我們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身為父母,我們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