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9|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Andaction|自我成長教練學-學習筆記02_破除思考框架

raw-image

思考框架

那些被社會定義為成功樣貌的人,就是因為那些外界不斷給予的正面回饋, 為他們的思考潛意識建立起成功人該有的框架,最後,他們就會在普世的框架中看不見自己的選擇。

框架形成的三階段

  • 自我標籤化 嘗試將自己塑造成符合外界期待的形象,忙著成為別人想要的樣子,卻失去了看到自己的原有成長可能性。
  • 行為應該化 當你為了要一直維持某個形象或是標籤,逼迫自己所要做的「應該行為」。 除了讓自己失去了選擇的權利,也讓自己越來越不了解自己。而且,還會產生因為自我壓迫所產生的迷惘、焦慮等負面情緒。甚至,你還會將自己行為上的應該,轉為對於他人行為的應該. 更進一步,讓自己離真實世界越來越遠,並給自己創造更多的壓迫情境。
  • 思想絕對化 總結了自我標籤化的形象認知,與行為應該的壓迫與負面情緒所形成不能動搖的絕對思想。 潛意識將對於世界的認知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進一步讓自己與現實脫節。

破除框架的四個題問法

💡 從檢驗外界資訊到察覺內心的過程。 你越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就越不會被外界資訊干擾,越能突破思考框架的限制。

  • 相反證據提問法 提出跟當事人認定的事實相反的問題,引導自己想法可能有謬誤,動搖他原本的絕對思考.
  • 重新解讀提問法 提出其他面向的客觀問題,用不同視角看原本的問題,讓關注的角度,更貼近事實.
  • 關注進展提問法 用上面兩個方式,把問題拉回理性、與外在現實後,開始 為現況創造進展提問,試著創造原本在框架中沒有看見的可能性。
  • 行動察覺提問法 要真正的突破思考框架的限制,不單只是進行思維上的突破,看到原本沒有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接下來要創造的新的可能性,是必須貼近自己的內心的。

💡 思考與反思

你覺得你被貼著怎樣的標籤? 這些標籤都是你想要的嗎?

傳統家庭長大就要結婚生子,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年老的時候不會孤單無依. 我想,「穩定」就是我父母希望我走的道路.無論是生活或是工作,他們都希望我能平凡而穩定. 我並不全然否定這觀念,畢竟如果在穩定的路上,也不會太有高低起伏.但也因為不太會有高低起伏,所以內在的自己,偶爾也會懷念年輕時的自己,常常一無反顧的往前衝. 而提問的,這些標籤是我想要的嗎?好像是默默的,時間就讓一些標籤貼在我身上,我也不急著撕掉.但我知道,很內心的我,其實有對生活及生命更豐富的想像.

你有沒有覺得某些事依直覺就應該如此? 但你卻從沒想過是為什麼?

有,像是上班下班,假日休息這些事情.好像長大了就會走進一個馬拉松式的隊伍裡頭.身旁的人走著走著,有些突然結了婚帶著小孩回來,繼續走.有些邊走邊覺得累,不知道為何不停下來?是因為這個人流沒停所以不能自己喊停? 最近看一本書「人類大歷史」裡寫到,遠古的智人生活會感受很多事情,上午出門狩獵,把需要的食物帶回家,大約中午就結束工作,下午可以和其他族人一起聊八卦.我們的祖先需要的很簡單,就是讓生命延續的食物,及一起生活一起照顧彼此的的群體. 現在的人們,當然也包括我,在現代社會的體制下,我們有很多形式制度必須遵守.教育、工作、法律……,人們用無形的線畫在我們的世界裡,而我們被啟動生命之後,彷彿也啟動了這些制約. 看到這兩個比較,也許自由血液還躺流在我身體裡,總希望過著看的到山看的到海的日子.我要說的是,過的是能夠自己導演的生活吧!

還有沒有一些做事所習慣的原則? 那有想過為什麼你要堅持這個原則嗎?

在工作上,我習慣讓事情能夠做的「有所交代」,不論是對工作或是對自己.我認為我的名字及做的事,就代表我這個人給別人的感覺.而我不想要讓人覺得我不好,所以我的確會表現出更好的自己,那個像是成熟大人應該有的型態.用另一個方式說,我也在演繹一個給特定觀眾看的角色. 我為什麼有這個原則?我想是因為我要生存,我要在工作中取得別人的信任,我必須扮演好該有的樣子.回到上一題我說的,這是現代社會所演變的約束嗎?可能是吧.

回想一下你過去的某個重要決定(例如選擇大學專業、選擇工作等),這些決定是否受到了「行為應該化」的影響?如果可以重新做這個決定,你會有什麼不同的考量?

從國中到高中再到大學,我的確沒有太多的想法,是順著我的成績以及父母的決定而決定.兩次重要考試都有一樣的情形,我都考得不好,兩次我都讓父母嘆了很大一口氣.記得當時的感受,是自責且沒有自信,父母認為我不行所以草草決定了學校讓我去讀.現在回想,我帶著一種「反正我就是成績不好,就照著別人說的話去做吧!」 這裡出現了「行為應該化 」,因為我不夠好,所以我應該照著父母給建議的去做. 如果讓我重新做這個決定,我會考量的是,我真的很差嗎?真的應該「將就」嗎?我可以找其他有經驗的師長、學長姐討論,聽多一點有建設性的建議,最後再做判斷.也許最後一樣是讀原本設定好的學校,但是求學的過程肯定會不一樣.因為出發時的思想已經改變了,變得是「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被複製貼上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