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是生活的一部分,舒服自在就是最美好的模樣。
先前我在許多文章中探討了關係中的經營,特別是「放下期待」。然而,這次我卻想討論「如何有技巧地提出期待」。正在動筆的此刻,我突然覺得臉有點腫腫痛痛的(捂臉)XD
在關係中,不期待對方「一定」要成為我們理想中的模樣,對我來說依然是我的信仰。無論對象是情人、家人還是朋友,我都堅持這一點。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對這段關係的發展「毫無想像」。
我們依然會希望對方如何對待我們,並和對方分享我們喜歡的樣子......等等。我要傳遞的信念不是「你如果不這樣愛我就不行」,而是「我想要和你一起經歷更多愛的可能」。
這是在進入正題以前,我必須好好澄清的細節。
提出需要是一種愛的邀請,讓愛在溝通中更加堅固
- 自我反思後的對話,更能引發真誠的對話
表達之前,第一件事情永遠回到「自我覺察」。
就像在邀請一場活動前,我們會知道這場邀請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我們要吃什麼樣的料理,先花點時間自我反思與整理情緒,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幫助對話的順暢,同時也避免詞不達意的誤解造成彼此更多的傷害。
在溝通的過程裡,最常造成關係的破壞的並非是需求的本身,而是眾多的詞不達意以及尚未釐清的需要。
例如想要看見對方更美好的模樣時,明明是覺得「因為對方很好看,我想看見他有更多美的可能」,但可能在還不足夠自我覺察的狀態下只理解到「覺得對方顏值不夠高」。
為了避免產生這樣的錯誤理解帶來的破壞,釐清自己的感受、目的、期待與渴望,是必不可少的過程,只有你才知道,你是為了什麼想發出這個對話的邀請,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的情緒怎麼了,你需要什麼樣的照顧。
是愛的話值得花時間去認識與理解
- 關係中只有雙贏和雙輸,誠實與溫柔是雙贏的開始
延續前段的內容,釐清這是愛之後,就是怎麼開啟與進行這個對話了。
在關係中做任何的表達時,誠實與溫柔都是至關重要的,但誠實並非要尖銳地說出自己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希望對方能心甘情願的回應並滿足我們,所有的前提都是「這是一場對話的邀請」。
發邀請函時會用精緻的信封信紙、溫和誠摯的語句、開放自信的心態 ; 一場活動也會提供舒適安全的環境、精心的場地佈置、適當的燈光與氣氛。
在關係中,我們就是用言語來傳遞這樣的意圖與需要,同時我們也做好「對方不一定要接下邀請」或是「對方可能在中途離開」的心理準備。
如果對方接下這個邀請,我們就有機會透過這個深層且真誠的交流,能將內在核心傳遞給對方,讓對方在這場對話中,更加了解我們的各方面訊息,使得關係變得更加緊密與信任。
目的不是要傷害對方,就不要以傷害作為對話的開頭。
- 越是重要的越要重複強調,是愛更要重複講
雖然我們開啟了一段溫和的邀請,但這並不代表對方就會毫無波瀾的接受。尤其當目的是「希望對方可以做出一些改變」的時候,即便目標是傳遞愛,但也可能讓對方感受到了挫折、失落、被嫌棄、被討厭、被指責等等的感受。
在關係已經發展了一段時間後,大概也能推測對方可能會有什麼樣的理解,這時候請不厭其煩地告訴對方:「這並不是指責或嫌棄!」,同時這如果是愛,也要好好地告訴對方:「我愛你,因此我想看見你更多的可能。」
在正式進入對話以前,要不斷地確認對方是否理解我們真正的目的。地點都搞不清楚的話,會讓目的地變得越來越遙遠的。
強調與重複,我們除了清楚知道自己真正的目的,也是不斷地核對對方的理解和確認對方的回應,這是不是出自於愛的對話,自己和對方都會感受得到的。
不厭其煩的、有耐心的、溫和的、友善的,將心底真正的渴望告訴對方吧!
出自於善意的對話,是可以被幾經考驗的。
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讓關係在成長的路上,能夠以善意與溫柔的方式來開啟對話,在關係中提出需要是一種愛的邀請,而誠實與溫柔是雙贏的開始。以上的方法都是為了讓對方更好也更正確的理解我們的內心。
同時還是要不斷地強調,我們需要先釐清這個期待是否合理、能不能為關係帶來更好的發展,同時尊重對方要不要接受對話的邀請以及對方願不願意配合我們的期待,才能為這場對話建立一個安全與舒適的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