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日誌 113.07.03 可以開心的高年級 楊立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在上一份補習班老師的工作的一開始,我一直有個難以跨越的障礙,我很難跟高年級的學生建立如同中低年級學生般的信任關係,總覺得許多高年級學生在自己與外界中間都築起了一道牆,思考過後,我認為首先是自己在人際交流上,本身是比較慢熟的人,跟高年級孩子互動就更不能如跟中年級以下的孩子一樣自然,加上一開始較無教育經驗,沒有專業的方法與高年級學生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再來,就是體制內的環境,以及社會與家庭對一個十歲以上的孩子有不同的期待了,他們不能再像中低年級般奔放,應該更符合某些社會規範,成為一個所謂「更懂事」的小孩。


但跟高年級相處的問題,在我來到實人知後就沒有遇到了,一方面是累積較多與高年級孩子互動的經驗,一方面是高年級實孩跟其他高年級的孩子不一樣,這點相信有接觸過實孩的大家都是很清楚的,以下我想分享,在我的觀察下,體制內的高年級生,與實人的高年級生的不同。


體制內的高年級生

不同於中低年級,高年級生如同我前面提到的,經常會在自己與環境中間築起一道牆,來實人試讀的孩子也不例外,今天第一節課是運動英文,試獨生明顯放不開身體,跟享受在遊戲中的實孩形成對比,看得出來,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與安全感,才能打破自己與陌生環境中間的那一道牆。


當然,隨著年紀漸長,孩子們會漸漸社會化,甚至進入青春期後,理當會跟中低年級會有滿大的差別,但我總覺得,在體制內的高年級孩子,不管是在補習班或是試讀週遇到的,除了有些已成為「更懂事」的孩子之外,許多都已是被剝奪專屬於孩子的奔放與能量,變得相對拘束與壓抑,他們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敢自在的表現自己,不敢玩得「太開心」,擔心受到同儕與大人人的評價,擔心受會受罰。


實人的高年級生

然而,實人的高年級生,就完全沒有那份拘束與壓抑。


當然不同的孩子還是有不同的性格,實孩中也是有害羞的孩子與外放的孩子,但害羞的孩子是可以用自己舒服且屬於自己的方式參與著團體的,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六年級的阿妍,看得出來她是個內向的孩子,但在上課時,她通常會有很多的想法在的腦袋裡打轉,她或許會很小聲很小聲,但她肯定會積極的舉手,把她的想法說出來;同時,她也是充滿暖意的一個關懷者,當他發現有同學恍神或是不專心,她也會用溫柔的語氣提醒他,並用提問的方式讓同學再次進入狀況;在禮拜四的Party時間,阿妍會找上阿湘,或是自己一個人,在教室裡跳舞,動作小小的,但看得出來她是很享受的。


我想,這就是所謂用舒服且屬於自己的方式參與團體,拘束與壓抑是不必要的,學校應該是一個可讓以所有特質的孩子都能夠自在參與的場所。

raw-image


avatar-img
11會員
3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立騰實習日誌 的其他內容
何謂教育?又何謂真正的學習?今天實孩們帶著試讀生的模樣,著實讓我看見了兩者。
夥伴的力量,是我在實人實習期間體會到最有價值的事情之一,求學階段的我,並不覺得團體戰比個人戰還好;出社會後,試圖讓自己融入團體,但嘗試效果有限;帶來到實人練習生團隊,我明確的感受到何謂「夥伴的力量」。
今天是特別的一天,實孩們到軟橋進行全天的援農與食農課,原本預期會有許多衝突的我,被團結的實孩們驚艷到了!今天的他們開啟100%的能力,展現出實人文化中的團結、溝通及化解衝突與自我審視,可以看見,所謂實人的文化是一天比一天穩固的。
今天在將軍村上課對我以及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這幾週在實人我不斷對教育有突破性的認識,這種感受是很興奮、很舒暢的,把自己打碎再重建,期許自己能保持這樣的循環,建立起一個全新且更理想的自己。
今天在阿聿身上,分別發生了被別人誤會,以及誤會別人而發生的衝突,而這樣的衝突在這學季是發生在許多孩子身上的,因此今天藉由阿聿的誤會事件集,來思考未來該如何與孩子們展開這個議題的對話。
會寫這個主題,是因為這本是亮師在今天要讓我們思考的問題,加上剛剛在思考今天日誌內容時想到:的確,在實人的日子所剩不多,是該統整究竟想從實人帶走什麼能力,所謂帶走,更準確的意思是「內化」,我覺得有必要將我想內化的能力一一文字化,才能更清晰地將此能力放進腦袋中提醒自己,並透過不斷的練習真正的把它內化。
何謂教育?又何謂真正的學習?今天實孩們帶著試讀生的模樣,著實讓我看見了兩者。
夥伴的力量,是我在實人實習期間體會到最有價值的事情之一,求學階段的我,並不覺得團體戰比個人戰還好;出社會後,試圖讓自己融入團體,但嘗試效果有限;帶來到實人練習生團隊,我明確的感受到何謂「夥伴的力量」。
今天是特別的一天,實孩們到軟橋進行全天的援農與食農課,原本預期會有許多衝突的我,被團結的實孩們驚艷到了!今天的他們開啟100%的能力,展現出實人文化中的團結、溝通及化解衝突與自我審視,可以看見,所謂實人的文化是一天比一天穩固的。
今天在將軍村上課對我以及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這幾週在實人我不斷對教育有突破性的認識,這種感受是很興奮、很舒暢的,把自己打碎再重建,期許自己能保持這樣的循環,建立起一個全新且更理想的自己。
今天在阿聿身上,分別發生了被別人誤會,以及誤會別人而發生的衝突,而這樣的衝突在這學季是發生在許多孩子身上的,因此今天藉由阿聿的誤會事件集,來思考未來該如何與孩子們展開這個議題的對話。
會寫這個主題,是因為這本是亮師在今天要讓我們思考的問題,加上剛剛在思考今天日誌內容時想到:的確,在實人的日子所剩不多,是該統整究竟想從實人帶走什麼能力,所謂帶走,更準確的意思是「內化」,我覺得有必要將我想內化的能力一一文字化,才能更清晰地將此能力放進腦袋中提醒自己,並透過不斷的練習真正的把它內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升上五年級開啟人生新篇章卻遇到學校一連串的改革,再度看孩子們如何發揮搞怪天份活出精采人生! ※此故事只著重在校園革命部分。
Thumbnail
我想小朋友大概也看出我的手忙腳亂了,我總是在想自己到底什麼時候能看起來像個從容的大人呢 ? 但同時我也會告訴自己,第一次難免生疏,不需要要求自己在第一次就做到100分。
因執行一個研究計畫的機緣,進入一年級班級觀察學童,短短七日的觀察,與可愛的孩子們的互動讓我格外深刻,因為過往工作,我接觸的多為成人與長輩,因為工作關係和一群孩子相處還是頭一次,感覺很新鮮,加上自己距離國小的時代已久遠,有種重返校園時的感受。
臉書跳出三年前在教學工作上與亞斯孩子互動的感思。望著三年前的隻言片語,驚詫自己此際的熱情減了。有嗎?還是非常認真工作的吧,心裡很清楚熱情還在,但也很明確有什麼不同了。 應該是對人的態度不若以往了。環境教導我、改變我成了今日模樣。 無關優劣,應該吧。但知,能有回顧從前的憑靠,在流逝的日子裡,是好的
Thumbnail
學生時期的青澀漸漸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在情感的挫折和迷茫中不斷尋找自己的模樣,而愛情似乎也是人生一堂必修課。
Thumbnail
這兩年開始發現到「害怕犯錯、失敗」的年齡下降了不少,不過也因為孩子年紀小就進到團體,正向肯定的鼓勵很快就起了作用。
Thumbnail
如果「小時候」的樣子一定比「長大後」可愛, 那這個原則應該適用於一個人的人生各個階段吧? 所以即使現在是令人有點喜歡又討厭的、 有點叛逆又還算肯服從的、 有點傲驕又有時呆萌的『高中生』, 應該也比他(她)長大以後(例如變成大學生,或一個大人)的時候可愛吧? 看到自己都還不太會照顧自己
Thumbnail
下個星期就要月考了,準備好怎麼複習功課了嗎? 高年級的課業和中年級有很大的不同,了解學生的發展後,找到合適的方法, 就會事半功倍唷!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升上五年級開啟人生新篇章卻遇到學校一連串的改革,再度看孩子們如何發揮搞怪天份活出精采人生! ※此故事只著重在校園革命部分。
Thumbnail
我想小朋友大概也看出我的手忙腳亂了,我總是在想自己到底什麼時候能看起來像個從容的大人呢 ? 但同時我也會告訴自己,第一次難免生疏,不需要要求自己在第一次就做到100分。
因執行一個研究計畫的機緣,進入一年級班級觀察學童,短短七日的觀察,與可愛的孩子們的互動讓我格外深刻,因為過往工作,我接觸的多為成人與長輩,因為工作關係和一群孩子相處還是頭一次,感覺很新鮮,加上自己距離國小的時代已久遠,有種重返校園時的感受。
臉書跳出三年前在教學工作上與亞斯孩子互動的感思。望著三年前的隻言片語,驚詫自己此際的熱情減了。有嗎?還是非常認真工作的吧,心裡很清楚熱情還在,但也很明確有什麼不同了。 應該是對人的態度不若以往了。環境教導我、改變我成了今日模樣。 無關優劣,應該吧。但知,能有回顧從前的憑靠,在流逝的日子裡,是好的
Thumbnail
學生時期的青澀漸漸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在情感的挫折和迷茫中不斷尋找自己的模樣,而愛情似乎也是人生一堂必修課。
Thumbnail
這兩年開始發現到「害怕犯錯、失敗」的年齡下降了不少,不過也因為孩子年紀小就進到團體,正向肯定的鼓勵很快就起了作用。
Thumbnail
如果「小時候」的樣子一定比「長大後」可愛, 那這個原則應該適用於一個人的人生各個階段吧? 所以即使現在是令人有點喜歡又討厭的、 有點叛逆又還算肯服從的、 有點傲驕又有時呆萌的『高中生』, 應該也比他(她)長大以後(例如變成大學生,或一個大人)的時候可愛吧? 看到自己都還不太會照顧自己
Thumbnail
下個星期就要月考了,準備好怎麼複習功課了嗎? 高年級的課業和中年級有很大的不同,了解學生的發展後,找到合適的方法, 就會事半功倍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