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生命如此厚重,卻又輕如羽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是日本作家小島美羽所寫的書。小島美羽是一位從事遺物整理的工作者。在日本,隨著社會變遷,越來越多人面臨孤獨死的問題,也就是獨自在家中去世而無人發現的情況。小島美羽的工作就是幫忙整理這些逝者者的遺物,以及清理他們的住所。 這本書的日文原名是《時がとまった部屋》,也就是「時間停止的房間」。這個書名頗具詩意,也很符合現實狀況。而台灣的書名《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這個譯名更加直白,也帶了點哀傷的情緒,相對較能吸睛。 不過,雖然這本書談及遺物整理和孤獨死的話題,內容並不會讓人感到過於悲傷。小島美羽的寫作風格輕盈,不帶太多情緒渲染,他只是平淡地記錄事實。在書中,他詳細描述了各種不同的孤獨死場景,並以微縮模型的方式再現了這些場景,讓讀者更直觀地理解這種現象背後的社會問題。

每個孤獨死的亡者,都有他們各自的無奈

書中作者分享了七、八種孤獨死的類型,許多故事都讓我印象深刻。 其中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章節是關於「垃圾屋」。有些孤獨死死者的房間,裡面可能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垃圾,有時甚至高到和人的高度一樣。很多人可能會認為住在垃圾屋裡的人一定是有心理問題、或生活習慣不良,但小島美羽指出,很多垃圾屋的屋主其實在外表上非常整潔,也很多是光鮮亮麗的職業女性,如律師、護理師或藝人。這些人在職場上需要保持整潔乾淨的形象,回到家後已經疲憊不堪,根本無力整理環境,垃圾因此越堆越多。甚至有個案例,是女星被狂粉跟蹤後,回到家便不敢在外出,導致房內雜物垃圾越來越多。這不禁讓我覺得,這些垃圾的積累,彷彿也是內在壓力堆積的象徵。 書中還有一個章節專門探討自殺,也讓我頗有感觸。許多人常常會批評自殺的人太過任性,不負責任,沒有顧及到親友的感覺。但作者發現情況往往是相反的,自殺的孤獨死者很多是對自己要求高、對他人認真且負責的人。他們因為過於自我苛責,無法承受壓力,最終選擇了自殺。這些自殺的死者,常常在牆上或遺書中寫了滿滿抱歉的字語,甚至還在自殺現場做足了整潔的佈置,不想給屋主留下麻煩。 在處理遺物的過程中,雖然會看見許多孤獨死者遺憾的人生場景,但真正讓作者感到憤怒不快的情況卻往往來自他人。小島美羽透露,在整理死者遺物時,常常有不請自來的陌生人,藉口死者約定贈與遺物,不帶任何敬意的奪取死者的珍貴物品。面對人性的醜陋,作者認為這些人比屍體上的蛆蟲還不如。



理解亡者的生命重量,為命運的無常感嘆

這本書通過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們反思社會上存在的孤獨死現象。讀完這本書,我有矛盾的情感:一方面,從故事中可以感到每個生命都有其情感與掙扎,可以感覺到生命的重量。但同時,又可以感受到生命的無常,彷如羽毛一樣,一下就被吹散了。 我覺得小島美羽很好的以舉重若輕的筆觸,把每個死者的故事案例寫出來。每個故事都有他的溫情與無奈,卻不流於濫情,也沒有太多的批評,我覺得這是對每個已逝生命的體貼與尊重。 我推薦各位能翻閱這本書,我們會對孤獨死有更深入的理解,並且意識到孤獨死其實離我們並不遠。孤獨死,可能會發生在我們周遭的親友身上,甚至我們自身的未來都可能面臨到類似問題。或許平時對生命多點關照,我們在面對孤獨死時才不會措手不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七的沙龍
27會員
87內容數
洪七 隨意系部落客
洪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6
有時我們人單單一個念頭的反覆,好像就會創造出不同的人生支線。 例如當女生跟男生說自己懷孕了,男生的一個反應,也許是出於懦弱、不負責任、甚或相反的喜悅、嚴肅等等,好像都會創造出不一樣的未來。
Thumbnail
2024/09/26
有時我們人單單一個念頭的反覆,好像就會創造出不同的人生支線。 例如當女生跟男生說自己懷孕了,男生的一個反應,也許是出於懦弱、不負責任、甚或相反的喜悅、嚴肅等等,好像都會創造出不一樣的未來。
Thumbnail
2024/09/15
我們真的可能光靠內心有夢,用想的,就將夢想實現嗎? 這太不現實了,對不對?更多時候,其實是一堆一些奇想積在腦中,想法一直是想法,沒辦法落地。等過了一段時間,那些擱置在腦中的念頭就一個個沉入潛意識裡堆灰塵了。那麼,這些標榜靠書寫改變人生的書籍,他真正的意義為何?
Thumbnail
2024/09/15
我們真的可能光靠內心有夢,用想的,就將夢想實現嗎? 這太不現實了,對不對?更多時候,其實是一堆一些奇想積在腦中,想法一直是想法,沒辦法落地。等過了一段時間,那些擱置在腦中的念頭就一個個沉入潛意識裡堆灰塵了。那麼,這些標榜靠書寫改變人生的書籍,他真正的意義為何?
Thumbnail
2024/07/12
你是否有閱讀恐懼症,覺得看書無趣、浪費時間?是否常常覺看書抓不到重點?覺得書越讀越煩、閱讀越累?或是你很愛讀書,卻總覺得怎麼書都看不完? 如果你有這些症頭,或許是你讀書的方法錯了。也許你可以試試這本《零秒速讀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看書。
Thumbnail
2024/07/12
你是否有閱讀恐懼症,覺得看書無趣、浪費時間?是否常常覺看書抓不到重點?覺得書越讀越煩、閱讀越累?或是你很愛讀書,卻總覺得怎麼書都看不完? 如果你有這些症頭,或許是你讀書的方法錯了。也許你可以試試這本《零秒速讀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看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遺物整理和孤獨死的話題,內容並不會讓人感到過於悲傷。小島美羽的寫作風格輕盈,不帶太多情緒渲染,他只是平淡地記錄事實。在書中,他詳細描述了各種不同的孤獨死場景,並以微縮模型的方式再現了這些場景,讓讀者更直觀地理解這種現象背後的社會問題。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遺物整理和孤獨死的話題,內容並不會讓人感到過於悲傷。小島美羽的寫作風格輕盈,不帶太多情緒渲染,他只是平淡地記錄事實。在書中,他詳細描述了各種不同的孤獨死場景,並以微縮模型的方式再現了這些場景,讓讀者更直觀地理解這種現象背後的社會問題。
Thumbnail
[一個人] 一個人 只是 看起來孤單一點 想往哪裡 不用等待別人 有自己陪著自己 到哪都不寂寞
Thumbnail
[一個人] 一個人 只是 看起來孤單一點 想往哪裡 不用等待別人 有自己陪著自己 到哪都不寂寞
Thumbnail
將我的心湖 恢復一定的平靜假象 不想孤單的風 吹亂我故作平靜的心湖 將孤單的我 我的心湖 留下愛的回憶 在我這一生的時光 請不要在我的心湖 吹走我已迷亂的心湖 我不需要太多漣漪 不想戴著堅強的面具 (註明:這是出社會工作的詩作,有年輕的壯志和憂傷,以詩的形式記錄下來的
Thumbnail
將我的心湖 恢復一定的平靜假象 不想孤單的風 吹亂我故作平靜的心湖 將孤單的我 我的心湖 留下愛的回憶 在我這一生的時光 請不要在我的心湖 吹走我已迷亂的心湖 我不需要太多漣漪 不想戴著堅強的面具 (註明:這是出社會工作的詩作,有年輕的壯志和憂傷,以詩的形式記錄下來的
Thumbnail
作者在書中提到吸引力法則, 她親身經驗是捐棺,並舉出她碰到的種種好運。 她還補充說明, 其實辦後事要花很多錢, 如果有心幫忙,並不限於捐棺這一項。 我不迷信於捐棺。 我覺得,只要是捐給有需要的人,都有功德, 並不是捐棺的功德就比較大。
Thumbnail
作者在書中提到吸引力法則, 她親身經驗是捐棺,並舉出她碰到的種種好運。 她還補充說明, 其實辦後事要花很多錢, 如果有心幫忙,並不限於捐棺這一項。 我不迷信於捐棺。 我覺得,只要是捐給有需要的人,都有功德, 並不是捐棺的功德就比較大。
Thumbnail
孤獨不一定是負面的,它可以是一種自我反省和成長的機會。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強調,通過孤獨,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並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你嘗試將孤獨視為一種自我成長的機會,而不是完全負面的情感體驗。通過閱讀、寫作或其他個人活動,或有助於你在孤獨中找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從中獲得力量。
Thumbnail
孤獨不一定是負面的,它可以是一種自我反省和成長的機會。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強調,通過孤獨,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並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你嘗試將孤獨視為一種自我成長的機會,而不是完全負面的情感體驗。通過閱讀、寫作或其他個人活動,或有助於你在孤獨中找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從中獲得力量。
Thumbnail
我欽佩言叔夏對生活的刻畫,她要談的「沒有」並非指一無所有,而是被眾多事物包圍著的人生,仍有孓然一身的時刻。那種站在對立面的孤寂,凝望著這個世界,於是精巧的寫出了那些難以被注意到的角落與情緒
Thumbnail
我欽佩言叔夏對生活的刻畫,她要談的「沒有」並非指一無所有,而是被眾多事物包圍著的人生,仍有孓然一身的時刻。那種站在對立面的孤寂,凝望著這個世界,於是精巧的寫出了那些難以被注意到的角落與情緒
Thumbnail
即便是對死亡比較豁達的那群人,大概也會希望在大限來臨時可以看見自己一生所愛的人都在眼前,在他們的愛及不捨中嚥下最後一口氣,而不希望在那個時刻到來時只有自己一個人面對,甚至是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沒人援助而被迫提早面對死亡。那實在是慘到不言可喻。
Thumbnail
即便是對死亡比較豁達的那群人,大概也會希望在大限來臨時可以看見自己一生所愛的人都在眼前,在他們的愛及不捨中嚥下最後一口氣,而不希望在那個時刻到來時只有自己一個人面對,甚至是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沒人援助而被迫提早面對死亡。那實在是慘到不言可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