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8|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書籍推薦|中年之路:穿越幽暗,迎向完整的內在鍊金之旅

raw-image


  • 書名:中年之路:穿越幽暗,迎向完整的內在鍊金之旅
  • 作者:James Hollis
  • 譯者:鐘穎(愛智者)
  • 出版社:楓樹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4/06/05
  • 陳揚的小小介紹:

我常和一些成人個案提到,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閉著眼睛在生活」,意思是即使我們知道生命當中有一些議題存在且需要處理,但只要我們能忍受或習慣那個議題所帶來的痛苦或不便,我們還是可以活得下去,而且可以活到老死都沒問題。

人生的議題有很多,可能是和父母親的衝突、可能是自我價值的不足、可能失去人事物的失落與執念、也有可能是受到巨大創傷的創傷反應,這些都有可能會讓我們心中有一塊變成無法碰觸的區域,它可能像是炙熱的岩漿會擴散燙傷心中其他的區域,或是擋在自由之地前的鋼鐵高牆,或是只有夜晚會出現的魔鬼擾亂你的心神。但人其實是很強大的,即使這些東西在我們心裡,我們還是可以存活下去。

《中年之路》提醒我的是,「中年」這個時期就如同青少年時期我們在尋找自我認同一樣,是一個重新建構自己自我的機會。青少年時期我們常會有許多夢想,要賺很多錢、要買房子、要環遊世界等,我們也是在實現與沒實現這些夢想的過程中,去建構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而到了中年時期,現實的狀況會讓我們變得更加務實,我們會可能會在長大的過程中犧牲與妥協許多事情,也可能會因為再追尋那些空泛的名利而失去自我,而在中年這個時間點,當我們已經沒辦法用青少年那些理想來支撐自我價值與概念時,我們能怎麼辦?《中年之路》這本書帶著我們去深刻地向內在探索,展開一個重新定義自我的機會,因為脫去在成年過程中所披上的許多「角色披風」(父母親、職員、科長、主管…等)後,我們還剩下的就是只有「自己」,我們需要去深刻的聆聽自己內在,才有機會重新在這個時刻定義自己,選擇自己想要過的後半人生。

推薦給你《中年之路》,那些不想再繼續避著眼睛生活的人,張開眼睛很痛苦,但當我們理解這些痛苦是人生必經的過程,我相信在這些痛苦的經驗中,你能體會到與自我靠近的悸動。

● 重點句子:

  • 這些生活的各種不滿與疑問經常指向容格心裡學所說的「中年危機」。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它,或許可以這麼說:你長大了,但卻沒有成為自己
  • 我傾向把中年危機稱為中年之路,它為我們提供了重新審視生命的機會,並提出了有時令人恐懼但經常能解放我們的問題:「除了我的過往以及我所扮演的角色之外,我到底是誰?」當我們發現自己一直以虛假的自我過日子,被不切實際的期待逼著扮演一個暫時的成人模樣時,我們就開啟了走向第二成年期的可能性,那裡有我們真正的人格。
  • 我們永遠無法確定自己有多自由或多受限,但正如存在主義者提醒我們的,我們都得像個自由人那樣去行動。這類行動恢復了人的尊嚴與意義,否則人就會不停覺得自己是個受害者,並因此受苦。
  • 為了讓自己得到必要的孤獨以便讓個體化能夠發展,人必須有意識地每天自問:「我有多害怕,以致於我一直逃避自己,逃避我的旅程。」共依附狀態的成人已經學會逃避自己的存在。有據老生常談叫「碰觸自己的感受」,它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是從內在現實來定義自己,而非外在的背景。我們必須進一步自問我們對他人的反應:「我們的父母前福在這裡的什麼地方?」我們才能出於個人完整性的前提下運作。孩童期的創傷越大,我們的現實就越幼稚。我們很難知道自己的現實,以及我們如何以它們很難知道自己的現實,以及我們如何以它們為基準線來運作。如果人想從中年之路存活下來,那麼,很重要的是,冒著孤單的風險來達到與自己融為一體的孤獨感。
  • 諷刺地是,正是失去才使我們獲得,因為放棄舊的自我會使人開啟更大的現實。如果我們是不死的,就不會有真正讓我們感到重要的事。但我們會死,所以每個選項都事關重大。藉由做出選擇,我們才能成為人類,也才能找到我們的個人意義感。而弔詭之處正在於,人類存在的價值與尊嚴、恐懼與希望,有賴於我們的死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陳揚 諮商心理師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