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推薦|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導在教育的實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 書名: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
  • 作者: 謝依婷
  • 出版社:寶瓶
  • 出版日期:2020/09/28
  • 陳揚的小小介紹:

 不知道各位對於兒少精神科熟不熟悉?它是專門看兒童與青少年的專科醫師,是需要受過特別訓練的次專科。這本書紀錄了許多謝醫師的看診經驗,可以讓我們從醫師與孩子及家長們的對談間,看見療癒的展開。

  這本書很好讀,內容就在一個個故事間展開,時而會有一些療癒的小語令人暖心。裡面提到不管是自傷/自殺、亞斯、自閉等狀況的孩子,也述說著不同樣貌的家庭狀況,是可以幫助我們更瞭解這些孩子與家庭的狀態,從中獲得更謙卑的心去對待周遭的人。


● 重點句子:

  • 孩子的心裡其實很吵,可是說不出口。(P.25)
  • 你可能以為…「還是個孩子而已,會有什麼壓力。」(P.45)
  • 其實,不管是家長或孩子,單獨在我面前說的話,往往都是最想說給對方聽的,卻總是說不出口的。(P.49)
  • 人生不是電視劇。很多人以為像這樣「把話說開來就好了」,從此一家人就會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事實上,診間內的人生比較像一個螺旋,會重複一回又一回的循環;但日子拉得夠長,卻又看得見那緩慢的前進。(P.50)
  • 通常每個自我傷害的行為背後,可能都有一顆很想被看見、被好好礙著的心。(P.102)
  • 和亞斯的孩子溝通時,如果談到的是他有興趣的事情,會突然像廣播調準了頻率似的,此時你說的話,他才聽得清楚,否則你長篇大論,在他耳中很可能只是如同沙沙的雜音而已。(P.182)
  • 或許看似沒說出口的,其實行為已經說了;而沒被耳朵聽見的,只要心裡理解就夠了。(P.201)
  • 對於自閉症孩子的教學,常常必須倚重孩子現在特別感興趣的事物,才能誘發他們學習其他事物的興趣。(P.20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揚 諮商心理師
17會員
20內容數
我是一名諮商心理師。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被好好地承接、涵容,創造一個共好的世界。
陳揚 諮商心理師的其他內容
2024/08/23
在我服務許多孩子、家長與老師的經驗中,他們對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看法會因各自的期待而有所不同。
Thumbnail
2024/08/23
在我服務許多孩子、家長與老師的經驗中,他們對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看法會因各自的期待而有所不同。
Thumbnail
2024/08/22
...榮格心理學的作者總是能用簡單的字句,觸及你內心的深處,那種悸動很難用言語表達,就像那些字句化為真實形體刺進你的心,然後在你心中融化並擴散,仿佛某些東西被注入你的身體之中。
Thumbnail
2024/08/22
...榮格心理學的作者總是能用簡單的字句,觸及你內心的深處,那種悸動很難用言語表達,就像那些字句化為真實形體刺進你的心,然後在你心中融化並擴散,仿佛某些東西被注入你的身體之中。
Thumbnail
2024/08/08
我常和一些成人個案提到,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閉著眼睛在生活」,意思是即使我們知道生命當中有一些議題存在且需要處理,但只要我們能忍受或習慣那個議題所帶來的痛苦或不便,我們還是可以活得下去,而且可以活到老死都沒問題。
Thumbnail
2024/08/08
我常和一些成人個案提到,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閉著眼睛在生活」,意思是即使我們知道生命當中有一些議題存在且需要處理,但只要我們能忍受或習慣那個議題所帶來的痛苦或不便,我們還是可以活得下去,而且可以活到老死都沒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謝依婷醫師在兒童心智科執業十年,寫下這本的《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 看完其實心情有點複雜。 愛,是一個人長大的養分,但成長環境中帶來的傷,孩子往往也默默地承接吸收了。 父母關係的不和諧,同儕之間的人際困境,學業成績的考試壓力...等等,都是讓孩子深感焦慮與困住自己的議題。 一個個兒童心
Thumbnail
謝依婷醫師在兒童心智科執業十年,寫下這本的《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 看完其實心情有點複雜。 愛,是一個人長大的養分,但成長環境中帶來的傷,孩子往往也默默地承接吸收了。 父母關係的不和諧,同儕之間的人際困境,學業成績的考試壓力...等等,都是讓孩子深感焦慮與困住自己的議題。 一個個兒童心
Thumbnail
剛翻開,就想看完。 《親愛的小孩,你今天有沒有哭》是一本兒少精神科醫師寫的書,裡面有著很多改編的案例,看著都忍不住鼻酸,也很想哭。 回想那段不知道如何發展的歲月;沒有人能詢問的日子;什麼時候能畢業⋯⋯⋯⋯ 很多時候大人用自以為是的對待方式,卻在不經意間又將小孩推入了深淵⋯⋯ 能夠好好陪伴小孩
Thumbnail
剛翻開,就想看完。 《親愛的小孩,你今天有沒有哭》是一本兒少精神科醫師寫的書,裡面有著很多改編的案例,看著都忍不住鼻酸,也很想哭。 回想那段不知道如何發展的歲月;沒有人能詢問的日子;什麼時候能畢業⋯⋯⋯⋯ 很多時候大人用自以為是的對待方式,卻在不經意間又將小孩推入了深淵⋯⋯ 能夠好好陪伴小孩
Thumbnail
朋友曾經說:「能不能請有意願成為父母的人都先接受測驗,通過了才能生小孩?」 我說:「如果這樣的話,人類早就滅絕了。」 看似幽默的對話,其實潛藏的是我們長期以來對於許多父母不適任的的悲憤與感嘆。身為長期關注孩童心智發展的我們總是很難理解,為何有人明明不愛小孩卻生了一堆?抑或是生了小孩卻視為所有物而任意
Thumbnail
朋友曾經說:「能不能請有意願成為父母的人都先接受測驗,通過了才能生小孩?」 我說:「如果這樣的話,人類早就滅絕了。」 看似幽默的對話,其實潛藏的是我們長期以來對於許多父母不適任的的悲憤與感嘆。身為長期關注孩童心智發展的我們總是很難理解,為何有人明明不愛小孩卻生了一堆?抑或是生了小孩卻視為所有物而任意
Thumbnail
這本書的作者是由韓國的幾位年輕精神科醫師所寫的,而且就像是《被討厭的勇氣》和《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那樣採用對話式的寫法,由精神科醫師和病患在問診當中發現問題,我覺得很有情境感,也因為對話都很日常,所以更容易讓讀者看懂,以及感同身受,畢竟一般人對於精神科總是跟精神異常、瘋子畫上等號,所以會本能地排
Thumbnail
這本書的作者是由韓國的幾位年輕精神科醫師所寫的,而且就像是《被討厭的勇氣》和《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那樣採用對話式的寫法,由精神科醫師和病患在問診當中發現問題,我覺得很有情境感,也因為對話都很日常,所以更容易讓讀者看懂,以及感同身受,畢竟一般人對於精神科總是跟精神異常、瘋子畫上等號,所以會本能地排
Thumbnail
理論、發展與多樣性。 主編:Sondra Smith-Adcock&Catherine Tucker,譯者:陳增穎。 2021年1月初版印刷。
Thumbnail
理論、發展與多樣性。 主編:Sondra Smith-Adcock&Catherine Tucker,譯者:陳增穎。 2021年1月初版印刷。
Thumbnail
基於相信「知識」的多元豐富性,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在去年度有個小小的嘗試,成立了訪談小組,想要訪談願意分享、又能反思自己照顧精神疾病家人心路歷程的照顧者,從他們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的照顧經驗裡,提煉出寶貴的實踐知識。在這樣的脈絡下,誕生了《我的孩子》這本書。
Thumbnail
基於相信「知識」的多元豐富性,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在去年度有個小小的嘗試,成立了訪談小組,想要訪談願意分享、又能反思自己照顧精神疾病家人心路歷程的照顧者,從他們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的照顧經驗裡,提煉出寶貴的實踐知識。在這樣的脈絡下,誕生了《我的孩子》這本書。
Thumbnail
書名: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 作者: 謝依婷 出版社:寶瓶 出版日期:2020/09/28 陳揚的小小介紹:   不知道各位對於兒少精神科熟不熟悉?它是專門看兒童與青少年的專科醫師,是需要受過特別訓練的次專科。這本書紀錄了許多謝醫師的看診經
Thumbnail
書名: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 作者: 謝依婷 出版社:寶瓶 出版日期:2020/09/28 陳揚的小小介紹:   不知道各位對於兒少精神科熟不熟悉?它是專門看兒童與青少年的專科醫師,是需要受過特別訓練的次專科。這本書紀錄了許多謝醫師的看診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