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有地圖》閱讀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人生有地圖》

《如果人生有地圖》

因為最近密集的遭遇身邊親友生病或離世,面對變老、照護、送別,心中有很多的情緒和疑惑。剛好讀到這本書,覺得有些提醒,筆記一下。

作者卡爾・皮勒摩博士是一位社會學家及老齡人研究專家,本書用了五年的時間訪談上千位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也就是書中作者稱的「人生專家」。

書中涵蓋六個地圖:婚姻、工作、孩子教養、從容老後、如何無悔、面對病痛喪親,試圖歸納這麼多時光累積的人生體悟,是否有共通處?以及哪些經驗在經過了歲月長河,仍然歷久不衰,能給總有一天會走向人生終點的我們一些指引,讓人可以按地圖前進,少走一些冤枉路,少一些無效摸索。


書中盡量保留受訪者的原始對話,處處是金句。以下是我閱讀當下最有感、最有被敲腦袋提醒的幾句,分享給大家。


1. 不要再拿「我不在乎能活多久」當作生活習慣不良的藉口。

諸如抽煙、飲食習慣不佳,和久坐不動等行為,不會輕易讓你早死,而會讓你蒙受數年甚至是數十年的慢性病。

2. 沒有通往大峽谷底的輪椅坡道,所以如果你想下去那裡,你必須趁你還能用兩隻腳走路的時候去。

3. 不要為了「打翻的牛奶」哭泣。如果你弄的一團糟,清理乾淨就是了。如果你弄壞了,就去修理。如果你犯了錯,就去改正。

4. 懷抱著改變伴侶的目標走入婚姻,是傻人做傻事——婚姻還沒開始,就已經被你破壞殆盡了。

5. 如果伴侶的人生方向和態度和你南轅北轍,要維繫婚姻就困難得多。相似的核心價值觀,就是防止爭吵的預防針。

6. 無論來自何種社經背景、宗教、種族或政治傾向,他們全體同意:找到教養方式、總體方向和價值觀類似的人,是維持長久、美滿婚姻的不二法門。

7. 有沒有哪種行動方針,既能營造慈愛的親子關係,又能充當問題警示系統,讓你和孩子一輩子緊緊相依呢?「有,多陪陪孩子。」

現在父母總是尋找各種課程、甚至是療法來增近和子女的關係,但長者告訴我們:「要一輩子關係親密,有一個重大因素無法取代——你的時間。」

8. 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盡量避免數據分析,但在閱讀關於「快樂工作的處方」這個課題資料時,最驚人的一點是,有幾句話一千多位專家完全「沒說過」。

「要快樂,你就該盡可能地努力工作賺錢,來買你想要的東西。」

「起碼和你周遭的人同樣富裕很重要,而如果你比他們有錢,那就是真正的成功。」

「你應該依據你的期望收入來選擇你的工作。」


9. 從20歲起,我們有長達40餘年的工作歷程,一天至少八小時,每年至少四十八週。專家們說,沒有任何財務報酬,可以彌補被無聊乏味的工作所剝奪的時間。

10. 快樂是選擇,不是狀態。

-

人生是個迷宮,life is a maze。

年輕的時候不覺得,滿手的青春,無限的未來。人到中年,好像進入一團迷霧,很多事情不在預料之中,也感覺無能為力。前人的經驗或許可以參考,但是沒有人的人生完全一樣,中間的路,還是只能自己走一遍呀…

raw-image

這本書中文版再版為《如果人生重啟:1000位人生專家教我的生命功課,那些不做會後悔的事》,也有電子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工程師媽媽Mia的躺平人生
2會員
11內容數
生平胸無大志只想躺平的女子,莫名其妙當了10幾年的工程師。身為中年婦女,地方媽媽,職場夾心餅乾,可以用甚麼姿勢躺平呢?職場、家庭、科技、閱讀、生活,隨意聊~
2024/02/26
Phyllis的《零雜物裝修術》分享了她對於居住品質的要求和裝修的心法,包括清除雜物、裝修前的準備、營造簡約風的居住氛圍,以及裝修後如何維持屋況。文章中提到裝修前的準備和如何計算裝修費用,以及選擇設計師、統包或自行發包的選擇。此外,書中也分享了營造簡約風的技巧和如何讓房屋久住不亂的使用手冊。
2024/02/26
Phyllis的《零雜物裝修術》分享了她對於居住品質的要求和裝修的心法,包括清除雜物、裝修前的準備、營造簡約風的居住氛圍,以及裝修後如何維持屋況。文章中提到裝修前的準備和如何計算裝修費用,以及選擇設計師、統包或自行發包的選擇。此外,書中也分享了營造簡約風的技巧和如何讓房屋久住不亂的使用手冊。
2024/02/21
《45招贏得職場躺平權》書中教導職場人士如何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工作,並提出如何度過職場低潮和工作與生活平衡。
2024/02/21
《45招贏得職場躺平權》書中教導職場人士如何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工作,並提出如何度過職場低潮和工作與生活平衡。
2024/02/20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堂線上課程《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的分享和心得。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引導思考個人的「願景」和「優勢」,以及從經營公司的五個面向來重新整理生活。作者分享了為什麼決定購買這門課程,以及課程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和難以執行的部分。
Thumbnail
2024/02/20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堂線上課程《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的分享和心得。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引導思考個人的「願景」和「優勢」,以及從經營公司的五個面向來重新整理生活。作者分享了為什麼決定購買這門課程,以及課程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和難以執行的部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常和一些成人個案提到,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閉著眼睛在生活」,意思是即使我們知道生命當中有一些議題存在且需要處理,但只要我們能忍受或習慣那個議題所帶來的痛苦或不便,我們還是可以活得下去,而且可以活到老死都沒問題。
Thumbnail
我常和一些成人個案提到,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閉著眼睛在生活」,意思是即使我們知道生命當中有一些議題存在且需要處理,但只要我們能忍受或習慣那個議題所帶來的痛苦或不便,我們還是可以活得下去,而且可以活到老死都沒問題。
Thumbnail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Thumbnail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Thumbnail
隨著時間流逝,年歲不斷增長、父母也漸漸老去…。此時,除了要好好鍛鍊自己的身心健康、為即將到來的老年做預備之外,學習如何在忙碌、壓力等因素下找到自己的生活平衡,也是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學習的功課。 準備照顧父母的心態 看到父母體力衰退、變老的樣子,難免會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開。「變老的勇氣」一書作者岸見
Thumbnail
隨著時間流逝,年歲不斷增長、父母也漸漸老去…。此時,除了要好好鍛鍊自己的身心健康、為即將到來的老年做預備之外,學習如何在忙碌、壓力等因素下找到自己的生活平衡,也是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學習的功課。 準備照顧父母的心態 看到父母體力衰退、變老的樣子,難免會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開。「變老的勇氣」一書作者岸見
Thumbnail
生老病死,每個人必定會面臨。 隨著年紀增長,回想人生的歷程與相遇的人事物, 不禁想到,是何緣分才讓這些人互相靠攏? 身體一天一天老去,身體的退化逐漸超越自己原本認知的狀態, 疾病也就慢慢地浮現,身體出狀況、前往醫院檢查看診,孤獨與淒涼的感受縈繞心頭,生病、衰老,使人們反思這一生所為何來?
Thumbnail
生老病死,每個人必定會面臨。 隨著年紀增長,回想人生的歷程與相遇的人事物, 不禁想到,是何緣分才讓這些人互相靠攏? 身體一天一天老去,身體的退化逐漸超越自己原本認知的狀態, 疾病也就慢慢地浮現,身體出狀況、前往醫院檢查看診,孤獨與淒涼的感受縈繞心頭,生病、衰老,使人們反思這一生所為何來?
Thumbnail
40歲可算是步入中年的開始,工作也發展到一個階段了,很多人在這個年紀已經有了另一半與小孩,父母也邁入退休的年紀了,可能很快的就要變成所謂的三明治族,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很大。 我一看到這本書名的時候,就對這本書的內容非常有興趣,不管是關於子女、自己的健康、職場發展、人際關係與退休金的
Thumbnail
40歲可算是步入中年的開始,工作也發展到一個階段了,很多人在這個年紀已經有了另一半與小孩,父母也邁入退休的年紀了,可能很快的就要變成所謂的三明治族,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很大。 我一看到這本書名的時候,就對這本書的內容非常有興趣,不管是關於子女、自己的健康、職場發展、人際關係與退休金的
Thumbnail
書籍探討了三十歲時人生的轉捩點,提供了讓人重新詢問自己人生方向的方式和方針,挑戰傳統的生活模式,以及迎接未知挑戰的心態。
Thumbnail
書籍探討了三十歲時人生的轉捩點,提供了讓人重新詢問自己人生方向的方式和方針,挑戰傳統的生活模式,以及迎接未知挑戰的心態。
Thumbnail
因為最近密集的遭遇身邊親友生病或離世,面對變老、照護、送別,心中有很多的情緒和疑惑。剛好讀到這本書,覺得有些提醒,筆記一下。 本書總結了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訪談中的深刻智慧,並提供了關於婚姻、工作、子女教養、老化、面對疾病和喪親等議題的人生建議,以及對快樂工作和選擇生活態度的省思。
Thumbnail
因為最近密集的遭遇身邊親友生病或離世,面對變老、照護、送別,心中有很多的情緒和疑惑。剛好讀到這本書,覺得有些提醒,筆記一下。 本書總結了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訪談中的深刻智慧,並提供了關於婚姻、工作、子女教養、老化、面對疾病和喪親等議題的人生建議,以及對快樂工作和選擇生活態度的省思。
Thumbnail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中難免會經歷一些事件。每個事件都在告訴我們什麼⋯
Thumbnail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中難免會經歷一些事件。每個事件都在告訴我們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