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生叩問——約伯的心路歷程08】

傳統中的一種上帝觀


約伯記文本:
叔亞人彼耳達得發言說:
這些話你要講到幾時?你口中的話像狂風要到何時?
主豈能違背公道?全能者豈能屈枉正義?
若你的子女得罪了他,他必將他們交於罪過的權勢下。
你若急切尋覓天主,哀求全能者;
你若純潔正直,他必親來守護你,恢復你正義的居所。
你起初雖然微小,今後必要興隆強大。
請你查問上一代,細想祖先的經驗;
因為我們由昨日纔有,本來一無所知;我們在世上的日月,好似影子。
他們必訓誡你,指教你,向你說出內心的話:
蒲草不在池沼內,怎能長大?蘆葦沒有水,怎會長起?
在茁壯中,尚未砍下,已先百草而枯萎。
凡忘記天主的,他的末路也是這樣:惡人的希望必化為泡影。
他的依靠好似游絲,他的憑藉有如蛛網。
他倚恃自己的家,但它卻站立不住;他要依附自己的住所,住所卻不能久存。
它在日光下而青蔥,枝蔓爬滿了園囿,
根盤據在石堆上,纏繞在石屋上。
若有人從原處把它拔除,那地必否認說:「我未曾見過它。」
看,它要腐爛在路上,必從地上生出另一棵。
天主決不棄捨完善的人,也決不支援惡人的勢力。
你的口角必再洋溢着喜悅,你的唇邊必再充滿歡笑。
憎恨你的必蒙受羞辱,惡人的帳幕必化為烏有。
(聖經思高譯本約伯記第八章)


這段有關「敬虔者」彼耳達對上主的知識論的默想: 

每種宗教信仰,都必定有其悠久(不一定優良)的傳統,這種傳統奠基於創教者的言行,也傳承信眾不斷對信仰內容的詮釋。猶太教信仰範圍的經書約伯記,正是猶太傳統的信仰表達。而在信仰的傳統中,不都是在同一陣線系統上,有可能因著時代演進、物換星移、典範轉移等作用,而有不同的信念。約伯記是一卷信仰理念對話辯答的詩歌,作者(不一定只有一位)藉著思辯,探討信仰的對象本體。藉著彼耳達的口,作者提出猶太上主信仰傳統的一個觀點,就是一位賞罰分明、仇惡親善、保佑信眾的神。 

「細想祖先的經驗;……他們必訓誡你,指教你,向你說出內心的話……」基督新教(意指「基督教」)信仰核心之一是「唯獨(新教)聖經」,不太講教會歷史傳統遺產;然而傳統大公教會(天主教)除了高舉聖經,也注重信仰先賢教父的言行傳統。天主教比較像他們(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母親猶太教般注重傳統,細想祖先的經驗。但傳統不必然是最佳指導信仰原則,相反的可能阻礙信仰在當代的活化而成為活化石。基督教史學家、神學家雅羅斯拉夫•帕利坎說過:「傳統是死人留下的活信仰,傳統主義是活人的死信仰。」這「主義」二字就是不肯變通的信仰認知。 

以約伯記作者的寫作邏輯,是否定彼耳達的「傳統主義」,也就是否定(至少是懷疑)猶太(也包含天主教及基督教)信仰的神只是一位賞罰分明、仇惡親善、保佑信眾的神。這是一個信仰認識論的方法論:人所信的神只是他自己認知的神,是神本體的一部分而非全部。由這個觀點而言,信仰應有群體關係,藉著群體不同的認識而讓神的本體知識多而又多,但即使如此仍無法得知神自身全部的真理。 

基督徒應持開放的心胸,除了自己讀聖經研究聖經,也該探出頭看看自己教會外的其他基督徒(由古至今、由東方到西方)分享他們所認識的上帝。如此,就不會像彼耳達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