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3|閱讀時間 ‧ 約 33 分鐘

讀經簡要:《耶利米書》與《耶利米哀歌》

這是過去幫某教會在讀經之外,幫助信徒能更明白聖經相關背景所寫,
力圖用字精簡,外加少許的信仰反省。
至於未來是否還會繼續更新,尚不得知……
所有相關內容的的標籤,都會加上「讀經簡要」。


《耶利米書》簡介

  耶利米書的寫作背景,主要發生在猶大王國被滅國前,以及被擄時期的初期。它同樣也有編輯過的痕跡,以及重複的內容,如:七1~15、廿六1~9;卅九、五十二。雖然耶利米書不算是申記學派的作品,但可能在寫作與編輯的過程中,難免受到影響。因此在詩歌神諭散文的文體上,確實都有申命記學派所常用的詞彙。1 故,在閱讀《耶利米書》時不要過度的看重耶利米,而是要適時的回到作品本身,去探究對於今天的我們,是否依然有值得提醒的重點?

  耶利米被呼召的經文,也同時貫穿了這本書的核心主題:

看哪,我今日立你在列邦列國之上,為要施行拔出、拆毀、毀壞、傾覆,又要建立、栽植。(1:10)

  如果單看文字敘述,可能會讓人感到詫異與驚嚇,但不要把文字只放在前半部份,而是看到後面的「建立、栽植」。我們常誤以為「審判」只有懲罰的那一部份,但其實「審判」是與「更新」連結的。

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些跟從我的人,到了萬物更新、人子坐在他榮耀寶座上的時候,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太19:28《和修》)

  如果不太容易理解審判與更新的觀點,那比較接近的觀點是:新陳代謝。只不過在聖經裡面,對象包含從個人、群體、世界都在內。你渴望被更新嗎?那你是否願意藉著聖靈「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16:8)呢?


《耶利米哀歌》簡介

  哀歌雖然是一些簡短的選集,但所運用的文學題裁,卻是將耶路撒冷擬人化,哀悼耶路撒冷過世的輓歌。這當中又混雜身為猶太子民理當實行律法,卻忤逆律法的悔恨,並在一些片段碎裂的言語中,又盼望著上帝的救贖;但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期待與適切的行動。因此似乎只有透過眼淚去宣洩心中的苦悶、激烈、矛盾又複雜的情感。

  哀歌可以說是一篇極致的懺悔詩,雖然篇幅不長,但卻把人類集體心靈深處的懊悔,表達地一覽無遺;因此當人們尚年輕時,不太容易體會哀歌所要表達的懊悔之情。但對於生命閱歷豐富以及認識自己靈魂深處陰暗面的人來說,或許哀歌可以引起較多的共鳴。

  如何將哀傷、悔恨、懊悔等強烈的情緒,尋找一個在信仰裡面可安放的位置呢?或許,哀歌為我們示範了一個方法與進路。這也是在我們文化裡面極為陌生的作法,但它依然被保留在聖經裡面,並佔了一個篇幅。

  因為,在信仰裡面,我們相信藉由萬有,包含自己的情緒,都可以指向著祂。


《耶利米書》分段(以和合本為主)2

  1. 一~廿五:本書的核心;主要由針對猶大、耶路撒冷、當地居民,和統治者所發的神諭組成。很多學者已經指認出這個選集是耶利米要巴錄抄寫的「第一卷書」(卅六4)。
  2. 廿六~廿九:幾篇日期可考的散文式敘述,記錄耶利米和各種不同的當權派的衝突,尤其是和其他的先知。
  3. 卅~卅三:和其他早期的先知一樣,耶利米書也包含對未來希望和安慰的經文。這部分有很多都和主前第六世紀後期的第二以賽亞書的神諭有關連。
  4. 卅四~四十五:散文式的敘述,時間大多可追溯到西底家在位期間和主前586年耶路撒冷淪陷後。
  5. 四十六~五十一:針對列國的神諭。和阿摩司書,以賽亞書,以及以西結書一樣,這些針對列國的神諭被收錄在一起。這些神諭所指的列國有埃及、非利士、摩押(ch46~48),亞捫、以東、亞蘭—大馬士革(ch49:1-27),約旦河東岸的阿拉伯支派的基達和夏瑣、以攔(ch49:28~39),以及巴比倫(ch50~51)。
  6. 五十二:本書的附錄,來自申命記學派的觀點(見王下廿四18〜廿五30),來描述耶路撒冷的淪陷與後果。


主,你是陶匠

耶和華的話就臨到我說:「耶和華說:以色列家啊,我待你們,豈不能照這窯匠弄泥嗎?以色列家啊,泥在窯匠的手中怎樣,你們在我的手中也怎樣。我何時論到一邦或一國說,要拔出、拆毀、毀壞;我所說的那一邦,若是轉意離開他們的惡,我就必後悔,不將我想要施行的災禍降與他們。我何時論到一邦或一國說,要建立、栽植;他們若行我眼中看為惡的事,不聽從我的話,我就必後悔,不將我所說的福氣賜給他們。(耶18:5-10《和修》)

  耶利米書宣告了很多嚴厲的審判訊息,包含了「拔出、拆毀、毀壞」。但在這裡,卻用窯匠與陶土的比喻,再次像世人說明真正在掌權的是誰。這裡也同時說明,上帝會因為人的悔改,而重新「建立、栽植」。但同樣地,並不是所有的災難都是上帝的審判,同理,並不是所有來自世間的祝福,都是出自於上帝。

  要分辨確實是困難的,因此,更核心的方法是,當我們遇到這一切時,是否有使我們更靠近上帝,或是更遠離上帝?比如說:同樣是領受財富的賜福,我是更感激上帝,並乞求智慧來管理我的財富?又或者是落到驕傲裡面,以為這是出自於自己的才能,並運用這些財富讓自己落入到更奢華的生活裡呢?

  財富是中性的,但是它卻可以顯露人們內在的性情。而我們自己,是否有清楚與洞察我們內在真正的樣貌呢?當我們看見自己內在的樣貌後,是否願意更多地將自己交在神面前,被祂的愛來光照呢?並同時願意降服在祂面前,讓祂用祂自己的旨意,來調整我們呢?

主,你是陶匠,我是泥土,模我,塑造我,是我的懇求。
更新我心意,使我能像你,更新我心意,使我能像你。1

耶利米的埋怨

  既使是神的先知,依然有埋怨耶和華的時候(20:7-18),可我們感謝神,祂並沒有因為我們的埋怨而棄我們於不顧。在我們的文化裡面,我們很少將負面的情緒,如:哀傷、沮喪、憤怒,給於正面的價值或是給予恰當的安放位置。然而,這些情緒卻赤裸裸地被書寫在聖經裡面。當以色列人背棄上帝時,先知是怎麼描述上帝的情緒呢?是冷淡、還是激烈的?是無感,還是憤怒的?

  情緒是中性的,它沒有好壞之分,它也是讓我們理解自己內在的一面鏡子。但要留意的是,我們該把我們的情緒安放在哪裡?許多人把他們的情緒向旁邊的人來發洩,造成更多不必要的傷害,但是耶利米卻選擇將他的情緒向神來發洩,而神也願意承擔這一切。

  願我們皆有智慧,知道該如何正確的排解與安放自己的情緒,而當我們走過自己的情緒低潮時,也才能有對等的智慧來陪伴那些需要的人。


不孤單的耶利米

  37:21 提到在西底家王的下令下,耶利米被關在護衛兵的院子裡,並且一直待在那裡直到耶路撒冷被攻下亡國。這方面的背景資料並沒有在前面的經文脈絡被提出,所以當看到32:2 時,耶利米突然被被囚在護衛兵的院子時,會有點錯愕。這也是因為在26章之後,編排的方式並沒有按照時間來排序。而這也是在閱讀耶利米書時常會感受到的挫折。

  耶利米書除了耶利米自身的觀點外,還有其他與耶利米相關的人物與團體的觀點,其中一項被大多數人接受的觀點,就是文士巴錄的角度,經文內證如下:

於是,耶利米又取一書卷交給尼利亞的兒子文士巴錄,他就從耶利米的口中寫了猶大王約雅敬所燒前卷上的一切話,另外又添了許多相彷的話。(36:32)

  雖然耶利米書有著耶利米自身的聲音,但也同時是一部耶利米與友人一同合力著作的思想評論。雖然整卷耶利米書都讓人感受到,耶利米是一個人跟當時的主流思想再做抗衡,但其實,他身旁還有文士,同心協力地把耶利米的講論留下來。而當耶利米被投到枯井時,也有太監古實以伯‧米勒,替他哀求離開枯井。

  有一句諺語提到:德不孤、必有鄰。耶利米是孤獨的嗎?看起來他是因為傳遞上帝的話語而遭遇許多苦難,但他依然忠心,而他身旁也有許多支持他的人。你覺得,耶利米給你什樣的典範?又或者,他周遭的朋友又帶給你什樣的激勵與反思?

變幻無常的西底家

  37章是極具張力的一章,一開始西底家祈求耶利米為他代禱(37:3),但到後來,卻把耶利米關在監獄裡。很多人一定不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聖經紀錄這件事,也只是剛好說明人性的軟弱。人的軟弱不會因為他換了一個位置,就會變得比較剛強,

  直到耶路撒冷陷落前,耶利米總共經過四位國君的更替,因此西底家在上位前,對於耶利米理當是不陌生的。甚至對於國家政權來說,耶利米應該是個麻煩人物,王室家族又怎麼可能對於類似於烏鴉嘴的存在,毫無所知呢?

  所以當西底家向耶利米求助時,其實西底家知道耶利米確實是上帝的發聲筒,但另一方面,他又不甘心只是當個巴比倫王的傀儡。西底家渴望權勢,卻又不甘心被操控。所以他在國際政治上玩兩面手法,在信仰上也是如此。

  人的私心與驕傲,總是會蒙蔽他自己的良知,進而做出更錯誤的決定。能夠無時無刻被光照,進而能隨時調整自己方向的人,是多麼地有福啊?


絕處逢生的盼望

  當耶路撒冷破城後,雖然有巴比倫的官員邀請耶利米前往巴比倫,但被耶利米拒絕。耶利米選擇留在猶太地,與被遺留的居民住在一起(40:1-6)。但過了不久,卻發生政治的暗殺事件,使得這群移民決定遷往埃及。於是他們又前來詢問耶利米是否聽到上帝聲音,但同樣地,耶利米傳達了上帝的警告,但卻不被這些移民所接受,甚至強行擄走耶利米到埃及(43:1-7)。在以色列的傳說中,耶利米最後是在埃及被眾民以石頭打死,並葬在埃及。

  耶利米是否知道他的命運呢?顯然地,或許他無法知道細節,但可能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耶和華指示我,我才知道;你將他們所做的給我指明。
我像柔順的羔羊被牽去宰殺,並不知道他們設計謀害我:
  「我們把樹連果子都滅了吧!把他從活人之地剪除,使他的名不再被記得。」
按公義判斷、察驗人肺腑心腸的萬軍之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得見你在他們身上報仇,
因我已將我的案件向你稟明了。(11:18-20《和修》)

  耶利米的自述,也讓我們想起以賽亞書也有相似的書寫,這段寫在「僕人之歌」裡:

他被欺壓受苦,卻不開口;
他像羔羊被牽去宰殺,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
因受欺壓和審判,他被奪去,誰能想到他的世代呢?
因為他從活人之地被剪除,為我百姓的罪過他被帶到死裏。
他雖然未行殘暴,口中也沒有詭詐,
人還使他與惡人同穴,與財主同墓。(53:7-9《和修》)

  直到今天,我們依然無法想像耶利米是何等地忠誠與信實,他至始至終堅守他所領受的使命。耶利米並不像其他先知,能行神蹟、被君王器重、能自由進出宮殿、被眾人愛戴。他比邊緣人還要邊緣,可他認識上帝的話語,並願意將神的信息傳達給祂所愛的百姓。在神視(異象)裡面,他能分辨真實與虛假,以至於他能忠誠地走上受苦的道路。他內在對於上帝的的信任,超越環境所帶來的困難,雖然環境有許多的逼迫,可他依然忠誠與信實,直至見主面。若我們要選擇舊約典範的信心人物,耶利米絕對是榜上的前三名。

  很多時候,傳講真理並不會被眾人所喜悅;甚至更多時候,宣揚真理不會帶來教會在人數上的復興。那麼,我們是要選擇成為傳遞上帝話語的忠誠者,又或者成為那譁眾取寵的一員,散播那歡樂卻無生命氣息的欺騙者呢(參:37:19 對你們預言巴比倫王必不來攻擊你們和這地的先知,現今在哪裏呢?)?

  耶利米用他的生命為我們指向一條我們難以想像的道路。或許,當你下次感到困惑時,給自己一點時間注視著十字架、思考一下永恆、並想想耶利米給我們的榜樣。或許,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思路與答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