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吵鬧」這件事情和成人吵鬧有所不同。一方面來說,小孩的自我控制能力低於成年人,他們不像成年人那樣有辦法長時間忍受寂靜,需要讓自己有一個發聲的出口。另一方面,小孩子並沒有如成年人那樣多的「安靜地使用身體/時光」的方式。
有些孩子會選擇靜下來看書(無論是漫畫、或更多文字的書籍),但在他們的主要生命時刻,他們仍需要喊叫、需要身體活動,需要去直接用自己的身體和感官與世界互動。如今,多數的孩子之所以會突然保持安靜,多半是因為他的眼睛盯著螢幕,無論那是電視、還是手機。無論是在看影片、還是在玩手機遊戲。
對於一些僅僅是希望讓孩童保持安靜的長輩來說,「數位放養」是一種常見的作法。我們或許能夠透過這種方式得到一個安靜的孩童,但這個意義下的安靜非但不是某種沉澱,甚至是更加嘈雜、更加閃爍。更多的聲光刺激發生在一個並不實際運動肢體的身體上面,這令人身體癱軟,成為沙發上的馬鈴薯泥。
這裡面當然具有某種張力,因為在我們希望孩童充分發展自我的同時,我們也確實需要一點安靜的個人空間。譬如說,當我打算全心投入到文字的書寫、去進入某種「安穩的自己的領域」時,那種嘈雜就會被更加劇烈地放大。它們不只是對耳膜的疲勞轟炸,更讓本該可以流暢的思緒被切成數段。
在這種時候,你能做的事情是去協調。一個角度是和孩子們協調,譬如認真地告知自己的立場:「我想要/需要做一下工作」。你不見得需要接著說「不能打擾我」,孩子看得出來。他們可能還是會不時地發出較高的聲量,但會自己做出一定程度的收斂。否則,一方面是自討沒趣,另一方面,他們也會感受到繼續吵鬧會造成你的困擾或不開心。
另一個角度是跟自己協調,也是去讓自己接受挑戰。你要理解到,如果你認可的信念是「孩童需要那樣的聲音空間」,你就必須在一些時刻接受自己的寧靜空間被打擾。同時,為了回應這樣的「世界觀」/「環境」,你就要有辦法在這些嘈雜中維持你自己。
就像「心遠地自偏」,一種「積極的寧靜」被你落實。那些間歇的巨大聲響被轉化為一種類似於白噪音的「彩虹噪音」。那是世界的活力,是充滿畫面的彈幕。從這些「攻擊」的間隙之間穿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依然可能做到。
就像攀岩者在岩壁上紮營入睡,若這樣短暫的、迅速的「抽離」能夠被我們落實。我們將能夠在那些我們以為最為困難的地方得到喘息。這使得空間得以解放,讓我們得到更多自由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