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孩童的嘈雜中取得自由?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何在孩童的嘈雜中取得自由?〉2024-08-19

 

  「小孩吵鬧」這件事情和成人吵鬧有所不同。一方面來說,小孩的自我控制能力低於成年人,他們不像成年人那樣有辦法長時間忍受寂靜,需要讓自己有一個發聲的出口。另一方面,小孩子並沒有如成年人那樣多的「安靜地使用身體/時光」的方式。

 

  有些孩子會選擇靜下來看書(無論是漫畫、或更多文字的書籍),但在他們的主要生命時刻,他們仍需要喊叫、需要身體活動,需要去直接用自己的身體和感官與世界互動。如今,多數的孩子之所以會突然保持安靜,多半是因為他的眼睛盯著螢幕,無論那是電視、還是手機。無論是在看影片、還是在玩手機遊戲。

 

  對於一些僅僅是希望讓孩童保持安靜的長輩來說,「數位放養」是一種常見的作法。我們或許能夠透過這種方式得到一個安靜的孩童,但這個意義下的安靜非但不是某種沉澱,甚至是更加嘈雜、更加閃爍。更多的聲光刺激發生在一個並不實際運動肢體的身體上面,這令人身體癱軟,成為沙發上的馬鈴薯泥。

 

 

  這裡面當然具有某種張力,因為在我們希望孩童充分發展自我的同時,我們也確實需要一點安靜的個人空間。譬如說,當我打算全心投入到文字的書寫、去進入某種「安穩的自己的領域」時,那種嘈雜就會被更加劇烈地放大。它們不只是對耳膜的疲勞轟炸,更讓本該可以流暢的思緒被切成數段。

 

  在這種時候,你能做的事情是去協調。一個角度是和孩子們協調,譬如認真地告知自己的立場:「我想要/需要做一下工作」。你不見得需要接著說「不能打擾我」,孩子看得出來。他們可能還是會不時地發出較高的聲量,但會自己做出一定程度的收斂。否則,一方面是自討沒趣,另一方面,他們也會感受到繼續吵鬧會造成你的困擾或不開心。

 

  另一個角度是跟自己協調,也是去讓自己接受挑戰。你要理解到,如果你認可的信念是「孩童需要那樣的聲音空間」,你就必須在一些時刻接受自己的寧靜空間被打擾。同時,為了回應這樣的「世界觀」/「環境」,你就要有辦法在這些嘈雜中維持你自己。

 

 

  就像「心遠地自偏」,一種「積極的寧靜」被你落實。那些間歇的巨大聲響被轉化為一種類似於白噪音的「彩虹噪音」。那是世界的活力,是充滿畫面的彈幕。從這些「攻擊」的間隙之間穿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依然可能做到。

 

  就像攀岩者在岩壁上紮營入睡,若這樣短暫的、迅速的「抽離」能夠被我們落實。我們將能夠在那些我們以為最為困難的地方得到喘息。這使得空間得以解放,讓我們得到更多自由的可能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8會員
935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些種種的反應可能是在試探大人下一秒的界線是否和此刻的界線是一致, 這些種種的反應也可能是孩子在自我調適讓面對大人的要求和活動帶來的壓力。 所以當大人冷靜、穩定地觀看著孩子的不同反應, 接著,就會發現孩子慢慢也穩定下來了 接著,孩子也會被大人渲染著穩定感,進而發展出自我成就感、自我學習的動力。
Thumbnail
這些種種的反應可能是在試探大人下一秒的界線是否和此刻的界線是一致, 這些種種的反應也可能是孩子在自我調適讓面對大人的要求和活動帶來的壓力。 所以當大人冷靜、穩定地觀看著孩子的不同反應, 接著,就會發現孩子慢慢也穩定下來了 接著,孩子也會被大人渲染著穩定感,進而發展出自我成就感、自我學習的動力。
Thumbnail
在充滿好奇心與生命力的孩子世界中,不時會出現不聽話的情況,這似乎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常見篇章。然而,背後的原因千差萬別,孩子可能因為各種情緒、需求或發展階段而呈現出不同的行為。
Thumbnail
在充滿好奇心與生命力的孩子世界中,不時會出現不聽話的情況,這似乎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常見篇章。然而,背後的原因千差萬別,孩子可能因為各種情緒、需求或發展階段而呈現出不同的行為。
Thumbnail
#Dilemma15 安靜一點 🍎情境 常會叫小孩安靜一些,但又說要讓他們勇於表達,怎麼抓那個分寸? 都已經叫了很多次「安靜一點」說完之後只安靜幾秒,孩子還是一樣吵,是發生什麼事情? . 如果這兩條你有中任何一條,這篇文章是適合你看的。 🍎怎麼了 #你想過孩子大聲的可能原因嗎? 儘管看起來都
Thumbnail
#Dilemma15 安靜一點 🍎情境 常會叫小孩安靜一些,但又說要讓他們勇於表達,怎麼抓那個分寸? 都已經叫了很多次「安靜一點」說完之後只安靜幾秒,孩子還是一樣吵,是發生什麼事情? . 如果這兩條你有中任何一條,這篇文章是適合你看的。 🍎怎麼了 #你想過孩子大聲的可能原因嗎? 儘管看起來都
Thumbnail
當小孩擁有自主支配的時間,他會學到與自己共處,學會為這段時間負責任,更重要的是,他可以紓壓。 有時候小孩的電不是放不完,而是放過頭了,大腦靜不下來。或者是因為他還沒有做夠他真心喜歡的事。
Thumbnail
當小孩擁有自主支配的時間,他會學到與自己共處,學會為這段時間負責任,更重要的是,他可以紓壓。 有時候小孩的電不是放不完,而是放過頭了,大腦靜不下來。或者是因為他還沒有做夠他真心喜歡的事。
Thumbnail
「當孩子情緒失控,但趕著出門、趕著重要事情時,怎麼辦?」 這是我在工作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孩子亂發脾氣時,孩子卡在情緒中,找方式,讓孩子動一動,讓孩子練習不卡在當下情緒裡,運用這個原則: 「動起來可讓孩子穩定下層情緒腦,並開始連結上層理性腦」 協助孩子一次又一次建立調節情緒的大腦迴路。 比如:
Thumbnail
「當孩子情緒失控,但趕著出門、趕著重要事情時,怎麼辦?」 這是我在工作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孩子亂發脾氣時,孩子卡在情緒中,找方式,讓孩子動一動,讓孩子練習不卡在當下情緒裡,運用這個原則: 「動起來可讓孩子穩定下層情緒腦,並開始連結上層理性腦」 協助孩子一次又一次建立調節情緒的大腦迴路。 比如:
Thumbnail
如果身為家長的您發現,自己都是用3C產品與孩子共處,面對孩子螢幕時間逐漸增加時,應該及早教育孩子如何節制,可以採取以下作法:
Thumbnail
如果身為家長的您發現,自己都是用3C產品與孩子共處,面對孩子螢幕時間逐漸增加時,應該及早教育孩子如何節制,可以採取以下作法:
Thumbnail
對於未來的規劃不同於家長的期望,在我們身邊常常可以聽到類似的例子,諸如因為升學、科系、就業等等的選擇,演變成親子衝突的開端,尤其當孩子是特殊兒,從小父母需花費更多心力陪伴、也有更多的擔憂,本能地想保護孩子不受傷害,一時間要放手實在不容易。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開始學習獨立、面對挑戰……
Thumbnail
對於未來的規劃不同於家長的期望,在我們身邊常常可以聽到類似的例子,諸如因為升學、科系、就業等等的選擇,演變成親子衝突的開端,尤其當孩子是特殊兒,從小父母需花費更多心力陪伴、也有更多的擔憂,本能地想保護孩子不受傷害,一時間要放手實在不容易。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開始學習獨立、面對挑戰……
Thumbnail
規律生活型態可以讓小孩的情緒處於穩定的情況,因為小孩通常還沒發展出高能的應變能力,太多的變化容易造成他們情緒亢奮與焦慮,長時間的亢奮與焦慮會再次影響到小孩的作息與情緒。
Thumbnail
規律生活型態可以讓小孩的情緒處於穩定的情況,因為小孩通常還沒發展出高能的應變能力,太多的變化容易造成他們情緒亢奮與焦慮,長時間的亢奮與焦慮會再次影響到小孩的作息與情緒。
Thumbnail
其實學齡前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就是玩耍,自由自在地在安全的環境裡玩耍,以雙手去探索世界,以五官去感覺周遭,有歌可以唱,有故事可以聽,有同伴可以聊天一起玩遊戲。 因為疫情,社區的小公園與兒童遊樂區封閉,我相信這段時間,為了避免與「不特定」的其他人有接觸,公共場所可以供兒童自由活動的空間也都進行不同程度的管
Thumbnail
其實學齡前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就是玩耍,自由自在地在安全的環境裡玩耍,以雙手去探索世界,以五官去感覺周遭,有歌可以唱,有故事可以聽,有同伴可以聊天一起玩遊戲。 因為疫情,社區的小公園與兒童遊樂區封閉,我相信這段時間,為了避免與「不特定」的其他人有接觸,公共場所可以供兒童自由活動的空間也都進行不同程度的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