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歲與60歲,人類快速老化的兩個時間點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這一篇重要研究,提醒我們許多重要的事情。

raw-image

研究人員追蹤108人好幾年,記錄他們的RNA、蛋白質、微生物組等分子的老化狀態,蒐集各部位微生物,以及關於代謝與脂質組成的各種數據。

結果發現,從基因與蛋白質的層次來說,人類並不是「慢慢老化」,而是在某個時間點,老化速度就會突然加劇,往下降一大段。

也就是說,老化的線圖會有兩個波峰,一個大約是44歲,一個大約是60歲。

科學上來說,「人到中年」,大概是44歲以後,代謝咖啡、酒精的能力開始下滑,脂質代謝變慢,脂肪容易堆積。「人到老年」則是60歲開始,免疫調節功能衰退,碳水化合物代謝能力變差,心血管功能加速惡化,然後肌少症漸漸出現。

這兩個變化,蛋白質都有參與。蛋白質負責將組織連結在一起,皮膚、肌肉、心血管加速變化,腎臟問題與糖尿病快速增加。

研究者做了許多不同模組的細胞層次功能分析,發現許多功能的下滑,都集中在44與60歲的兩個波峰。比如咖啡因的代謝能力,在44歲第一次下降,到60歲又再一次下降。

這樣的概念提醒我們:人要服老,年紀到了,就一定會有些身體變化。

這數字告訴我們的是:44歲之後,一定要加強足夠運動量的有氧運動。60歲之後,重量訓練更加重要。

之前我讀過的一些資料,也都提醒「運動要趁早」,不要等到60歲退休了才想要運動。不管工作多忙,44歲以前就要建立持續運動的習慣,才能減緩44歲這波老化的負面影響。

台灣老人不太有重訓的概念,其實對老人來說,重訓比慢跑還重要。許多老人因為脊椎、膝蓋問題,不太能跑步了,但這時依舊可以重訓。

40歲以後盡量少做需要熬夜、輪值班的工作,因為你的身體、大腦將會開始大不如前。

60歲以後要避免大量喝酒、太晚回家的社交,因為你的身體與大腦會漸漸受不了。

因為我們現在活得久,60歲之後通常還有十幾年壽命,所以更要注意能不能過個健康的晚年。

如果不缺錢,60歲以後就不要做壓力太大的工作了,除非這是你的興趣,那又另當別論。

這類老化波峰,過去也有類似研究。60歲跟75歲差不多是共識,這研究因為沒有75歲以上個案,所以無法驗證75歲的波峰。40歲前後的波峰,不同研究有不同結果,所以我們也可以記住40歲這年紀,就是第一階段老化的開始。

或許,人生到了一個階段,就是要「服老」、「認命」、「多運動」。多多運動,讓自己的「健康老年」能久一點,多享受現在高科技的生活,網路交友、加入社群、多一些人的互動,你就是人生的勝利者。


avatar-img
1.5K會員
497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豐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一個追蹤超過20年,刊登在JAMA相關期刊上的研究,告訴我們如果是為了未來的健康,想要在年華老去之後還擁有比較健康的身心狀況,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最近有個研究在國外媒體引起大幅度報導,我們是應該注意一下,但也還沒有到需要恐慌的程度。
這是個老鼠研究,人類男性或許不用太緊張。不過,長期、巨大的慢性壓力,是否也有可能影響男人的精細胞呢?
三十年前,我曾經歷過在家樂福買雞蛋,一顆一元的時代。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雞蛋,還真是便宜又實用的營養補給品。雞蛋是精益蛋白質(lean protein)以及維生素B12、維生素D、A、B2、B5、碘、葉酸、磷和硒的優質來源。
有一些研究認為,就算每天只有喝一些些酒,但只要是長期持續性的飲酒,對大腦、對身體就一定會有一些傷害。 不過,喝酒還是有一些正面效果,比如心情變好、促進社交、讓一群人更快變成朋友。所以,適量飲酒,有可能有利有弊。但一旦飲酒過量,那可就會「利大於弊」,壞處遠多於好處了。 有個追蹤三十年的英國研究
訂閱、追蹤健康網紅,常收看他們節目,對粉絲來說是好還不好呢?正面、負面影響都有,最新的研究這麼說。
最近一個追蹤超過20年,刊登在JAMA相關期刊上的研究,告訴我們如果是為了未來的健康,想要在年華老去之後還擁有比較健康的身心狀況,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最近有個研究在國外媒體引起大幅度報導,我們是應該注意一下,但也還沒有到需要恐慌的程度。
這是個老鼠研究,人類男性或許不用太緊張。不過,長期、巨大的慢性壓力,是否也有可能影響男人的精細胞呢?
三十年前,我曾經歷過在家樂福買雞蛋,一顆一元的時代。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雞蛋,還真是便宜又實用的營養補給品。雞蛋是精益蛋白質(lean protein)以及維生素B12、維生素D、A、B2、B5、碘、葉酸、磷和硒的優質來源。
有一些研究認為,就算每天只有喝一些些酒,但只要是長期持續性的飲酒,對大腦、對身體就一定會有一些傷害。 不過,喝酒還是有一些正面效果,比如心情變好、促進社交、讓一群人更快變成朋友。所以,適量飲酒,有可能有利有弊。但一旦飲酒過量,那可就會「利大於弊」,壞處遠多於好處了。 有個追蹤三十年的英國研究
訂閱、追蹤健康網紅,常收看他們節目,對粉絲來說是好還不好呢?正面、負面影響都有,最新的研究這麼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一個追蹤超過20年,刊登在JAMA相關期刊上的研究,告訴我們如果是為了未來的健康,想要在年華老去之後還擁有比較健康的身心狀況,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Thumbnail
你是年過50的女性嗎?不只感受到體力不如以往,肌膚更加快老化嗎?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50歲女性常見的肌膚問題及改善方法吧!
Thumbnail
相信現在大家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經歷過在家或戶外,簡單徒手運動的過程。今天要來探討,比較輕鬆簡單的,室內或室外的徒手運動,為何對於身體抗老化的效果不佳? 一、便利生活的隱憂 : 身體退化失能潮 首先想說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超高齡少子化的社會,也就是說年紀超過60歲以上的長輩是越
Thumbnail
過去我們總認為老化是自然過程,無法避免,不過這本書卻說,老化是種疾病,可以預防,可以治療。
那到底,如何延長中年? 不需要求神問卜、吃齋念佛,但需要遠見,在三、四十歲時,願意為自己有品質的老後奮戰。 一、防止3種「殺手級」的老化 科學已經發現,健康不臥床的長壽,關鍵在於自理能力。 提前預防心血管、腦神經、肌肉骨骼的3種老化威脅,也就遠離腦中風、失智和骨質疏鬆與肌少症,就多掌握了獨
Thumbnail
原來過去的20年,我根本沒在認真生活。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走到變老的階段,無論是否有錢或沒錢,思考一下如果世界變成只靠一管10CC左右的血液,透過AI大數據分析,就能更準確的發現身體裡面所存在的遺傳疾病或癌症,大大的提高了存活的機率及年齡,想一想「長命百歲」可能會變成常態?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活太久可能不是一件值得開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
Thumbnail
隨著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衰弱與失能人口逐漸增加,我國已有400萬名老年人口,其中12.7%有失能狀況,17.5%有衰弱風險。為了預防延緩長者衰弱失能,我國參考世衛「長者整合式照護」(ICOPE)策略,發展出「長者量六力」,藉由認知力、行動力、營養力、視力、聽力、情緒力評估,及早介入,以預防或延緩長
Thumbnail
最近一個追蹤超過20年,刊登在JAMA相關期刊上的研究,告訴我們如果是為了未來的健康,想要在年華老去之後還擁有比較健康的身心狀況,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Thumbnail
你是年過50的女性嗎?不只感受到體力不如以往,肌膚更加快老化嗎?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50歲女性常見的肌膚問題及改善方法吧!
Thumbnail
相信現在大家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經歷過在家或戶外,簡單徒手運動的過程。今天要來探討,比較輕鬆簡單的,室內或室外的徒手運動,為何對於身體抗老化的效果不佳? 一、便利生活的隱憂 : 身體退化失能潮 首先想說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超高齡少子化的社會,也就是說年紀超過60歲以上的長輩是越
Thumbnail
過去我們總認為老化是自然過程,無法避免,不過這本書卻說,老化是種疾病,可以預防,可以治療。
那到底,如何延長中年? 不需要求神問卜、吃齋念佛,但需要遠見,在三、四十歲時,願意為自己有品質的老後奮戰。 一、防止3種「殺手級」的老化 科學已經發現,健康不臥床的長壽,關鍵在於自理能力。 提前預防心血管、腦神經、肌肉骨骼的3種老化威脅,也就遠離腦中風、失智和骨質疏鬆與肌少症,就多掌握了獨
Thumbnail
原來過去的20年,我根本沒在認真生活。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走到變老的階段,無論是否有錢或沒錢,思考一下如果世界變成只靠一管10CC左右的血液,透過AI大數據分析,就能更準確的發現身體裡面所存在的遺傳疾病或癌症,大大的提高了存活的機率及年齡,想一想「長命百歲」可能會變成常態?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活太久可能不是一件值得開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
Thumbnail
隨著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衰弱與失能人口逐漸增加,我國已有400萬名老年人口,其中12.7%有失能狀況,17.5%有衰弱風險。為了預防延緩長者衰弱失能,我國參考世衛「長者整合式照護」(ICOPE)策略,發展出「長者量六力」,藉由認知力、行動力、營養力、視力、聽力、情緒力評估,及早介入,以預防或延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