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仁本質是達爾文的適者生存 《仁字本義猜想》03

將從人類演化、特別是其中的人類行為演化的角度來思考春秋的仁。人是由動物演化來的,具體一點,是猿人演化成文明的現代人。猿人一開始只擁有動物的行為,表現的就像猴子或猩猩差不多。那麼猿人的動物行為如何演化成文明行為?猿人不知道文明人是什麼樣的人,那麼文明人只是剛好演化的嗎?如果不是碰巧,那麼演化的動力又是什麼?猿人如何朝文明人的行為這個方向不斷地一步一步演化?

raw-image

一、猿人行為的演化,猿人如何選擇行為?達爾文的自然選擇,適者生存。

  1. 稀樹草原﹢猿人﹢自然選擇:四肢爬行(100%→0) vs 直立行走(0→100%)
  2. 食物﹢猿人﹢自然選擇:生食 vs 加熱處理後食用
  3. 挖到甘藷﹢猿人﹢自然選擇:不洗就吃 vs 水洗乾淨後吃

(基因突變)能直立行走、喜歡吃加熱處理後的食物(約100萬年前,人類開始用火)、喜歡吃水洗乾淨的甘藷的那些猿人是很幸運的,因為碰巧這些行為有利於它們在當時環境下生存,為他們帶來競爭優勢,可能包括更健康的身體,更長的壽命,更多的繁殖機會,結果他們生存下來,淘汰了那些四肢爬行、吃生食、吃不干淨甘藷的猿人。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為猿人選擇適應它們生存的行為,是猿人行為演化的直接的根本的動力。在猿人演化時期,自然選擇是沒有方向的,如果四肢爬行有更好的生存機會,那麼即便已經直立行走的猿人又會演化回四肢爬行,或直立行走的猿人被四肢爬行的猿人完全替代。幸運的是,這件事最終都沒有發生。

結論: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為猿人選擇了它們的行為,如直立行走的行為、食物加熱處理後食用的行為、吃水洗乾淨的甘藷的行為。

環境﹢猿人﹢自然選擇適者 → 生存


二、現代人行為的演化,現代人如何選擇行為?基於科學知識。

  1. 喝水﹢人﹢科學選擇:自來水 vs 開水
  2. 牙齒﹢人﹢科學選擇:不刷牙 vs 刷牙(牙刷19世紀才廣為流行)
  3. 食物添加糖鹽﹢人﹢科學選擇:美味 vs 少糖鹽

現代人依賴科學知識做出行為選擇。這些都不必做解釋了。

環境﹢現代人﹢科學選擇適者 → 生存


三、過渡期(堯舜夏商週)的先民如何選擇行為?

我們現代人的行為的起點是動物行為,那麼從動物行為如何過渡到文明行為?而堯舜夏商周的先民正好處於這個過渡期。猿人僅憑自然選擇,是自然環境決定他們選擇行為,而現代人靠科學知識選擇自己的行為,那麼過渡期的先民,在還未發展出科學的情況下,又是如何選擇行為的?考察實例:

1、 太陽、曆法和農業

先民不懂得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規律,但透過觀察實踐,如山西陶氏遺址發現的古天文觀像台,他們確定出節氣和曆法,先王和智者做出選擇,不再隨機播種,按節氣和曆法(《論語》告朔章)來播種,以此提高農業產量。

播種﹢先民﹢人工選擇:隨機 vs 按曆法(禮)


2、同姓不婚(近親不婚)

近親不婚直到20世紀50年代DNA的發現,人們才知道其中的奧秘。但先民透過觀察,先王制定了同姓不婚的禮(《論語》昭公知禮乎章)

婚姻﹢先民﹢人工選擇:無姓氏限制 vs 同姓不婚(禮)


3、用筷子還是用手吃飯?

最初先民們只會用手抓飯吃,後來筷子出現,如今人人都用筷子吃飯。筷子剛發明時,只可能是某個部落中的一人或幾人開始使用,那麼其他人為何也選擇使用它,由於這是很久遠之前的事,我們已經無從知道先民們選擇筷子的具體過程,但是他們必然有觀察有實踐,最後人人都用筷子,成了明擺的事實。

吃﹢先民﹢自然/人工選擇:用手抓(100%→0) vs 用筷子(0→100%)


4、趙文子講信用

趙文子曰:武受賜矣!然宋之盟,子木有禍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是楚所以駕於晉也。今武猶是心也,楚又行僭,非所害也。武將信以為本,循而行。譬如農夫,是禱是蟬,雖有飢銻,必有豐年。且吾聞之:『能信不為人下。 ’吾未能也。 《詩》曰:『不僭不賊,鮮不為則。 ’ 信也。能為人則者,不為人下矣。吾不能是難,楚不為患。 《左傳》

趙文子選擇“將信以為本”,他依靠自己的推測“譬如農夫,是禱是蟬,雖有飢餒,必有豐年。”,也依靠流傳的前人經驗總結和選擇“能信不為人下」、「不僭不賊,鮮不為則」。

晉楚相爭﹢晉軍主帥趙文子﹢人工選擇:講信用 vs 不講信用


四、過渡期(堯舜夏商週)先民的行為選擇:

以上例子說明,先民在觀察實務經驗的基礎上,在可能的選項裡,人工選擇最有利的行為。某些選擇好、確定下來的行為,先民以禮的方式、習俗、立言傳播和傳承給後代子孫。

  1. 環境﹢先民﹢人工選擇適者 → 生存
  2. 環境﹢先民﹢(在觀察實務經驗之上)人工選擇有利的行為
  3. 環境﹢先民﹢禮、習俗、立言

在達爾文的進化論裡,適者是由自然選擇出來的。但在堯舜夏商周時期,適者是由人工選擇出來的。那麼由人工選擇出來的適者,就有可能偏離由自然選擇出來的適者,如此在多數時候人們也只是預測,人工選擇的適者應該是適者,也有可能不是真正的被自然選中的適者。但考慮到智人大約在4萬年前就來到東亞,而堯舜夏商周僅有3千年的時間,其間人類加速發展,開啟了文明,進入了文明的初期,那麼這種人工選擇和推廣適者(即有利的行為),即便它們不是真正的適者,但它所達到的效果和成就,遠遠超過了純粹的自然選擇在3千年裡能夠做到的。

小結:人類在其演化過程中,從猿人開始,經歷了包括堯舜夏商周時期,直到如今,人類通過不間斷地,在現有的可能的選項裡,選擇有利的行為,並以禮、知識、文化、習俗的方式傳承下去,完成了由動物行為演化成文明行為。行為選擇,選擇對人類有利的行為,貫穿整個人類演化的全部進程。


五、一個選擇的案例

思考一個基於先民的時代,考古發現和史書記載的史實,而虛構的案例:一個外來獵人,追趕一隻野豬進入了某個部落的領地,這時他射殺了野豬,但自己也受了傷,那麼部落的民眾將如何處置這個外來人?

外人進入部落﹢部落民眾﹢選擇:

  1. 殺他,如果食物嚴重匱乏,就吃了他(動物行為。智人進入歐洲後,尼安德特人就滅絕了。有考古學學者認為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2. 殺他,做祭祀、陪葬(商朝的人殉道)
  3. 殺他,再取走他的野豬、弓箭、衣服(例:《左傳》鄧南鄙鬱人攻而奪之幣,殺巴行人)
  4. 囚禁他做奴隸(例:百里奚逃到楚國,被抓為奴)
  5. 搶走他的野豬、弓箭、衣服,再趕走他(動物的行為)
  6. 搶走他的野豬,再趕走他(動物的行為)
  7. 不理會他,讓他帶著野豬離開(正常行為)
  8. 在他的傷已無礙後,讓他帶著野豬離開 (《論語》愛人、泛愛眾、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我們是文明人,在考慮這些選項後,我們的選擇會是「在他的傷已無礙後,讓他帶著野豬離開」。

而不同時期的先民,會有不同的選擇。依據《論語》裡孔子的教誨“愛人、泛愛眾、雖之夷狄,不可棄也”,我們能夠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向孔子問仁,孔子的選擇和回答必然類似於: 「在他的傷已無礙後,讓他帶著野豬離開」。

既然孔子和我們現代人有類似的選擇,而我們的行為已經代表著文明行為,那麼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把當時的人們在這一個方面的行為要求提升至文明人的水平。

環境﹢先民﹢《論語》所提倡的思想 → 文明


六、仁是適者生存

達爾文所揭示的生物演化的自然法則:

環境﹢生物﹢自然選擇適者 → 生存

先民以人工形式選擇適者:

環境﹢先民﹢人工選擇適者 → 生存

人工選擇適者的具體方法:

環境﹢先民﹢(在觀察實踐經驗之上)選擇有利的行為 → 生存

之後應用和推廣適者:

環境﹢先民﹢禮、習俗、立言 → 生存 ①

依據上一篇文章《與環境身份相符合的行為》在對具體的仁的行為的分析基礎上,得出的結論:

環境﹢先民﹢禮、習俗、立言 → 仁 ②

因為:式① 和式子②有相同的內容(環境﹢先民﹢禮、習俗、立言)

所以:仁 = 生存。意思是春秋先民追求仁所達到的結果就等同於人類演化的適者生存所達到的結果。

春秋時代,先民產生出仁的思想,要做到仁。而他們關於仁的一切所作所為,當從人類演化的角度來衡量,就是他們正在遵循人類演化規律,去應用和推廣適者,達到適者生存。可以認為春秋仁的思想吻合於堯舜夏商周時期人類行為演化的規律。類似於先民不知道天體運行,但他們透過觀察實踐制定出曆法,而曆法吻合於地球和太陽的運行機制。 先民不知道人類演化的機制,但他們在觀察實踐經驗基礎上,在不知情情況下,自覺遵循著人類行為演化的規律-適者生存,去人工選擇、應用、推廣適者。也許正是因為先民選擇出在各種環境下相應的各式各樣的適者,再以適者來指導人們的各種行為,結果加速了人類的發展。


作者:覃秋

2024年9月3日於新加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